科学文化足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vnaiji 邮箱:naijilv@gmail.com

博文

[转载]袁隆平 释义学 科学技术哲学

已有 1676 次阅读 2021-5-23 22:15 |个人分类:人文|系统分类:科研笔记|文章来源:转载

吕乃基

22日刚过13时,几乎在同一时间,中国大地上接连走了两位院士,袁隆平与吴孟超。人们为之哀悼。

与此同时,对两位院士及其成就的各种介绍和评论见诸于各种媒体。这种状况,可以说是释义学的某种扩展和延伸。

1.

释义学(或解释学)是关于对文本的内容和意义的解释的哲学探讨,其一是基于语义分析,其二基于人本主义。至于“文本”,可以是一切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文献,特别是有影响者,西方如古希腊哲人的作品、中世纪、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以及现代和后现代各个时期的哲学、文学和艺术作品。这样的解释不断进行,譬如“回到某某某”等等,有些新的解释影响了当时社会的走向。例如路德对圣经的重新解释推动了宗教改革。

在中国,对唐诗宋词的解释,对四大名著的解释,这种解释本身早已成为一门学问,如“红学”。

狄尔泰把文化现象中的“理解”看作是一个生命(作品解释者)“进入”另一个生命(作品创作者)的过程。

海德格尔认为,所有“解释者”都带有不同程度的先入之见或“前结构”,这些一环扣一环的关系就构成了“解释学循环”。

伽达默尔对释义学做了综合。人文科学不可避免地具有历史相对性与文化差距性。人的存在局限于传统和语境之中,其认识会有不可避免的“偏见”。

2.

释义学可以扩展到科学技术哲学领域,先是把释义学中的“文本”扩展到“事实”,也就是把对文本的解释,扩展到对事实的解释。在这样扩展过程中进而与科学哲学观察负有理论等观点相结合,如,观察什么,如何设置场景进行观察,仪器设备的影响,误差和记录,等等,无不渗透理论。因而不存在纯粹的事实,一切事实都经过了解释,而解释本身具有“前结构”。

杂交水稻、生命科学、农业、人物形象、社会背景,等等,随着时间的流逝,已经沉淀为一个综合体,多少创作者和解释者的生命居于其间,带着形形色色的“己见”,构成大大小小的循环,难以辨析其中的科学、技术、产业、政策等因素。

释义学与科技哲学有交叉,也有区别。释义学的对象是文本,科技哲学的对象是作为整体的自然界(自然哲学),科学家的活动与成果(科学哲学),工程技术人员的活动与成果(技术哲学),以及科技与社会的关系。释义学在不违背逻辑和基本事实的基础上求异;而在科技哲学中,事实在学科的活动和成果上具有更大的广度与厚度,以及对于解释的约束力。

虽然如此,以往的一切解释,都将被再解释。其中的一些将被保留和强化,出格的部分将被清除。

3.

这样不断的解释过程,就是文化的存在、延续与演化。

不存在终极解释。因为解释的终点,也就是文化的终点。

个体可以参与解释,也就是在某种程度上介入重重叠叠循环反复的纷争,也可以坐看云卷云舒,观察各色人等对同一事件或文本所做的形形色色的解释,由此揭示各种背景和立场。

沉痛哀悼袁隆平院士与吴孟超院士!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10844-1287961.html

上一篇:[转载]六实六虚
下一篇:[转载]信息茧房与哺乳动物知行系统
收藏 IP: 49.74.76.*| 热度|

3 康建 吴国林 周忠浩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0: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