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选择博士后导师和研究领域
唐凌峰
我还记得五年前快要博士毕业时候的情形:一方面是毕业论文进展缓慢,答辩日期一再推迟,另一方面是博后工作没有着落,需要抓紧时间“套磁“将来的博士后导师。对于将来进入哪一个实验室做博后,既有无限的憧憬,又有大量的问题:我应该去一个大牛的实验室还是去一个助理教授的实验室?欧美教授好还是华裔教授好?我应该去做热门的干细胞,还是更感兴趣的神经环路?我应该继续做果蝇研究,还是换成小鼠?所有的问题,大概可以归纳为两大类:怎样选择导师和怎样选择研究领域。
毫无疑问,怎样选择博士后导师是学术生涯最重要的选择之一。马臻老师在《慎重选择博士后(或博士生)导师》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71964&do=blog&id=237087 一文里,详细地归纳了一些不好导师的表现,估计很多掉入“火坑”的人读后很有同感。不过,很多的细节只有亲历或通过可靠的内部消息才能得知。
幸运的是,在进入实验室之前依然可以通过一些公开的资料来粗略判断实验室或导师的好坏,其中最关键的指标就是这个实验室以往博士后的出路。好的导师,不仅学术水平高,还会支持博士后的职业发展,在这里做了博后以后,就容易找到教职,成为PI。很多实验室的网页上都会列出实验室以往成员名单及其去向(例如Previous members,Alumni)。根据列出的博后及其离开实验室之后成为助理教授(或者与之类似的科研机构研究员)的比例,大略就能判断出在这个实验室做博后的“就业前景”如何。一般来讲,如果有20%以上的博士后能在欧美当上PI,就是一个不错的实验室了,如果超过40%就已经很高了。这个数目在全美的平均值大概是10%。
如果实验室没有列出以往博后的去向,但是有以往博士后的名单,那就需要一个一个地去检索他们的去向。例如输入“姓名+Lab/Professor/实验室/教授/博士“等作为关键词就可以基本找到后来成为PI的博后。
如果连以往博后的名单都没有,那就有点麻烦了。这时候,需要从实验室发表文章的共同作者(主要是第一作者)里面找出所有在实验室呆过并且发表过文章的人,然后再判断是在读的研究生还是博士后,最后用上述方法找出其中成为PI的博后。
很多过来人给过一个建议:在欧美选择博士后导师,不要选择中国助理教授。我无法判断整体的情况,但是因此就把所有或大部分中国助理教授排除在外是不明智的。至少,我的亲身经历说明也有一些中国助理教授是很不错的,因为我的第一个博士后老板正是一位中国助理教授(康奈尔大学的Chun Han)。与大部分人的成见相反,老板虽然自己工作很努力,但是并不push学生和博后,每年都带全实验室去参加果蝇年会,也非常鼓励学生和博后参加系里及学院各种seminar。因为老板人不错,Han lab也成为许多轮转博士生想要加入的实验室。因此,选择博士后导师时,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宜因为整体的口碑把一个群体完全排除掉。
我当时还有一个疑问:加入一个大牛实验室更好还是刚起步的新实验室更好?后来陶瓷了不少大牛之后发现自己完全是多虑了:因为博士期间没有论文发表,没有一个大牛对我的申请感兴趣。选择大牛实验室做博后有很多优点也有一些缺点。显然,大牛学术眼光更好,可以给予高屋建瓴的指导;大牛实验室成员众多,不可能给予每一个博后非常具体的指导,因此博后可以更好地锻炼自己的独立科研能力;大牛也有更广泛的人脉资源和更大的影响力,因此他们的推荐信在找教职时更有分量。各种优点相加,大牛实验室的博后成为PI的比例往往更高。但是换一个角度考虑,能够进入大牛实验室的博士后往往自己已经很优秀了,很多人甚至在博士期间就有CNS发表,最后成为PI,自己的优秀和博士后导师的帮助到底哪个更重要已经难以说清。此外,由于大牛实验室博士后众多且基本上都在同一个大的领域里面做研究,研究课题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想要从中找到一个别人没有做过且有发展前途的一个小方向其实并不容易。
选择助理教授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得到手把手的培训。我的经历和多数人不一样,在读博阶段,导师采取的是“放养式”培养。这种培养方式一方面锻炼了我的独立科研能力,保护了科研兴趣,但是另一方面也留下了基础知识和技能欠缺的不足。当我进入Han Lab之后,才意识到自己的这些不足。幸运的是,导师非常有耐心地教我。从他那里,我学会了怎样设计和做分子克隆,怎样用Confocal得到高质量的图像,怎样做in-vivo time-lapse iamging。不到两年,我们发表了第一篇论文(我作为共同一作),在世界上首次报道了连续10个小时以上的果蝇幼虫体表感觉神经元的in-vivo time-lapse成像(文章及视频链接:ttps://www.pnas.org/content/114/38/E8062 )。与之对照,我读博5年半期间,虽有结果,但是论文一直没有投递出去。所以,选择助理教授实验室做博后的第三个好处是可以更快地发表文章,因为他们往往有了好的初步结果,且又有尽快发表文章的动力。
随着近年来国内科研水平和博士后待遇的提高,在国内做博后也成为了一个选择。那么去国外(主要是欧美)做博后更好,还是在国内做博后更好呢?对此的答案是非常明确的:从整体上来说,如果能够去国外,尽量去国外。国外做博士后,不仅整体科研水平更高、待遇更好,而且可以开阔视野,提高英语水平。但是,具体到特定的实验室和导师就不一定了。事实上,5年前(2014年)当我快博士毕业时,就曾经认真考虑过回国做博士后。当时我联系的是中科院神经所的胡海岚(后来去了浙江大学)并专程回国去她那里面试,因为觉得她学术水平不错而且研究领域是我非常感兴趣的。由于种种原因后来并没有加入她实验室,但是这几年里,她们实验室光CNS就发表了3篇,已经超过了美国一流大学的多数教授。
选择导师固然重要,但是进入一个合适的研究领域却更为关键。如果将科研人员比喻成树,研究领域就相当于一片土地,不同时期进入这个领域的科研人员就相当于不同时期种下的树。毫无疑问,一片同样大小的土地能够容纳的大树是有限的。研究领域刚开辟出来时,土地一片空白,此时进入这个领域的,占尽天时地利,自然容易长成参天大树。随着时日增长,土地里面的树越来越多,新种下的树也就越来越难以存活和长大了。
如同人一样,研究领域也有生命周期,而这个生命周期大约是20年。简单来讲,可以将一个研究领域的发展阶段分为初始期、快速发展期、饱和期和衰退期。在初始期,领域刚刚出现,领域内研究人员很少,尚有大量容易解决的重要问题,所以特别容易发表好的研究论文和提出新的研究方向。这一时期进入领域的人,往往很容易就能能够当上PI。在快速发展阶段,领域内人员快速增加,依然有比较多的容易解决的问题,但是重要性开始下降,发表文章难度增加,这个阶段进入的科研人员依然比较容易找到教职。当进入饱和期以后,领域内人员开始过剩,越来越难以找到好的研究问题,这个时期进入领域的博后往往难以找到教职。当进入衰退期后,领域开始萎缩,已经进入的研究人员被迫转变研究方向或者离开科研领域。
怎样判断一个研究领域处于哪一个发展阶段?一个简单粗暴的方法是利用关键词在SCI数据库里检索,按照每年SCI论文发表数做成曲线图。一个完整的研究领域生命周期曲线图,在初始期每年论文发表数很低,在快速发展期直线上升,在饱和期曲线每年论文发表数基本持平,衰退期则开始下降。之所以说这是一个简单粗暴的方法,是因为总有例外的情况存在。例如,科研领域有大有小,可能大的领域已经进入饱和期,其中某一个小的领域却才进入初始期。而且正如股票的K线图一样,在饱和期出现一段时间之前,你很难判断一个领域是依然快速发展期还是马上要进入饱和期。
如果只想知道一个领域是否处于初始期或者快速发展期,则有一个更简单粗暴的方法:如果很多人都知道这是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了,那它肯定过了初始期或者快速发展期。当一个研究领域处于初始期的时候,绝大多数人是不会知道的。
对于研究领域,毫无疑问最好的进入时机是初始期,例如2005-2010年的光遗传学,2012-2015年的CRISPR。这样的机会多少有些可遇而不可求,毕竟研究领域在初始期时往往不为大众所知,且能够容纳的科研人员也非常有限。退而求其次,只要不进入处于饱和期或者衰退期的领域就不错了。然而如同选择导师一样,选择研究领域依然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正如老树可以长新芽,而这个新芽依然可能长成另一棵参天大树一样,一个老的科研领域里面也可以成长出新的科研领域出来。
文章的最后为自己打一个广告:我们(深圳市脉唐生物有些公司)正在招聘博士后,以细胞和小鼠为模型研究线粒体功能障碍与疾病和衰老的关系。待遇:1. 年薪20-30万。如果能够获得深圳市或广东省的人才计划资助,收入将会更高。2. 提供住宿,五险一金。3. 表现良好者将获得包括公司期权在内的额外奖励。另外,对于将来有志于在学术界发展者,我们承诺五年之内,如果不能在排名前100的境外大学(以该年度US News排名为准)找到助理教授的位置,公司赔偿100万元人民币(可以签订合同)。 要求:1. 最好有SCI论文发表或者专利申请经历。2. 熟练掌握细胞培养或者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3. 具备独立的设计实验和撰写论文的能力。需要说明的是,这个博士后位置更类似于美国的博后,因为我们目前没有经过批准的企业博士后流动站,博后经历在国内不会被认可,但是也因此免除了繁琐的进站和出站手续,且论文、专利及科研经历从理论上来说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被认可。联系方式:唐凌峰 博士 (脉唐生物科技创始人),邮件:LingfengTang2020@163.com,初次联系无需推荐信或者推荐人,发送简历即可。
(说明:本文请勿转载,谢谢)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唐凌峰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068-1209563.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