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Robert K. Merton)总结提出了马太效应: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这也就就是赢者通吃。马太效应来自一千多年前开始出现的圣经。圣经里,上帝说,越富有的,还要加倍给你;越贫穷的,还要把你手里仅有的剥夺去; 比西方更早认识马太效应的两千多年前的道家创始人老子,老子在道德经中说,自然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补有余。
社会之道,或者说人之道大家都明白。自然之道的损有余补不足是怎么回事?主要表现在自然风化作用方面,风化这一缓慢而又坚韧的过程将地球上的高山大川夷为平地,将谷壑填平。风化的产物经过流水和风力的侵蚀、搬运与堆积三个过程才实现削高填洼的。侵蚀是在地表岩石在日晒冻融风吹和流水作用下不断化整为零的过程,风吹日晒流水拍打将大的岩石研磨成小的颗粒,然后随风而去(你是风儿,我是砂,缠缠绵绵到天涯),随水流走(水往低处流),这就是搬运过程。当风力减弱,风速下降时,当水流不再湍急时,风水裹挟的颗粒就在低洼处沉积起来,这就是削高填洼的自然之道,黄土高原就是这么形成的(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这首歌告诉我们,黄土高原的形成,风的力量功不可没)。
上面是物质循环过程,地球表面的能量分布是怎样实现损有余而补不足呢?主要通过大气环流作用。在南北纬23.5°之间的区域是太阳能够直射的区域,获得的太阳热量最丰富,而在南北两极及其附近区域由于太阳高度角小,而且还有漫长(极点上有半年)极夜,获得太阳的能量严重不足。为了平衡获得太阳辐射最丰富的热带地区和获得太阳辐射最少的寒带之间的能量,赤道地区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地面形成赤道低气压带。受热气流来到高空后,在气压梯度力、重力、地球自转偏向力影响下,先是向南北分流,然后在南北回归线附近下沉,在地面形成了副热带高气压带。来到地面的高气压继续向南北运动,分别形成信风带(从回归线附近吹响赤道)和西风带(从回归线附近吹响高纬度)。西风和从极地南下的气流在纬度60°左右区域相遇,相会抬升(主要是较温暖的西风被抬升)到高空,地面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高空相反。来到高空的气流有一股向极地运动,这样经过三次运动,形成三个环流(低纬度、中纬度和高纬度)实现了能量的削高填洼(图片来自网上)。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陈永金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00380-942753.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