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信人: TonyBlue (蓝色), 信区: Love
标 题: 父母反对,还想坚持下去,怎么办
发信站: 水木社区 (Wed Jul 28 02:36:58 2010), 站内
恋爱是两个人的世界,而婚姻则需要两个家庭的和谐
我没有想过,还没有走入婚姻的我,会这么早开始面对这样的问题。而更感意外的是,压力却是来源于我的父母。
我和MM是研究生的同学,不过两个人真正在一起,却是最近几个月的事情。时间匆匆流逝,转眼间我也开始步入奔三的行列。
先说一下我俩的情况。
我,标准IT工科男,家在北方某城市,父母都是工薪阶层,应该说就是最普通的工薪家庭。我目前做技术研发,收入尚可。
MM,为人处世比较成熟、稳重,性格很温柔,脾气很好。毕业后在国字号事业单位,工作不算很忙,比较懂得生活。
尽管在一起只有几个月,但是MM的细腻、温柔和体贴无时不刻不在打动着我。尽管北京今天的工作生活充满了压力,特别是在北京购房只能依靠我们自己来努力,父母不太可能帮上忙。但是我们两个人依然在憧憬着未来,努力筹划着我们自己的小窝。
就在我准备带MM见我父母的时候,父母却突然告诉我反对我和MM在一起。而这一切只是源于MM来自农村。。。
爸妈聊了很多,总结了一下大概这么几点吧:
1、MM父母年岁已大,没有医保而农村医疗设施不健全,认为这个负担比较重;
2、MM有兄弟姐妹,文化程度一般,所处职业不稳定,有失业风险;
3、MM家境不理想,未来可能会对我们有过多的经济需求,会影响我们在北京的发展。
可能还有别的,我也记不清楚了。爸妈责怪我,应该先谈家庭后谈恋爱。而我更看重的还是MM本人。北京那么大,能遇到彼此合适的,还是需要一些缘分和运气的。
我一直很珍惜今天的这份感情,而MM也确实很关心我。很多次我加班比较晚没有陪MM。
MM没有怪我,反而担心我夜里会饿,不定期的去超市给我买一些食品让我加餐。加班时好几次没有接MM的电话和短信。12点多回去时才想起,而MM总是说“没事儿,我知道你不方便,别太累了。。。”周围的同事同学都开始陆续购房置业,而我手里只有两年攒下来的十几万存款干着急。MM总是宽慰我说“没事儿,别急,慢慢会有的”……
这样的细节,一幕幕的浮现在眼前。一边是自己深爱的MM,而另一边却是父母坚决的反对。MM还不知道爸妈的态度,但是跟爸妈几次沟通都无功而返。前几天爸妈还给我写了一封超长的邮件,表达他们的担心和关心。爸妈说我不冷静,让我静下心来好好考虑。
大家怎么看,夜里实在睡不着发到版上,请过来人给点建议吧
--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newsmth.net·[FROM: 58.31.249.*]
——————————————————————
Neil反面教材:
1、在一段婚姻关系中,真正重要的不是钱,不是所谓的“经济基础”,而是感情。因为经济状况如果不好,可以通过个人努力来改善。但如果感情有裂痕,则是无论如何都没有办法弥补的。
这段话不是一个单纯的理论,在现实生活中有太多例子来支持。北京的离婚率很高,特别是在40岁左右的人群中。但在离婚的人中,只有极少数是因为经济问题。这个信不信由你咯。
2、北京这个城市很大,单身的年轻人很多。所以每一个人都有很多的选择余地,大家可以给自己制定一些标准,挑来挑去,选选看看。
但遗憾的是,真爱和买菜不一样,它从来都不是根据条件挑选出来的。
你不信,那你迟早要悲剧。这话是我说的,别怪我乌鸦嘴。
3、我认为一个真正成熟和独立的人,首先应当是一个能在个人问题上战胜自己父母的人。如果你的工作,你的前途,你的爱情都不是由你自己做主,而是由你父母说了算的,那么你还不是一个真正能够为自己的生活负责,真正独立的人。
一个人连独立都谈不上,他还只是一个小孩子,有什么资格谈爱情和家庭?谁嫁给他谁倒霉。
4、我是一个从小就固执己见的人,所有有关我的一切都必须由我自己决定,我的父母可以提建议,但是他们说了不算。也就是说,我的生活完全构筑于我自己判断力的基础之上,如果我的决定是对的,那么受益人是我自己,如果我的决定是错误的,那么我也要为自己的判断失误而承担所有的后果。我认为这样的生活才叫做独立。
正因为我的生活遵循这种独立的基本原则,所以我从小就有独立思考的习惯,而也正因为我从小喜欢独立思考,所以我的政治课考试成绩总是非常糟糕。
咦?跑题了?
总之,我定义的“三十而立”,指的就是“独立”。在当今社会,一个年轻人在三十岁的时候能够做到思想和生活上独立,那么他便已经完成自己人生修炼的基本任务,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成熟的人了。
5、所以,假如我是文中的主人公,这个mm我一定会娶回家。爸妈反对就让他们反对去吧,反正是我娶老婆,又不是他们娶。
你说呢?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15 18: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