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向军的科学研究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冯向军 在本博客中专门从事以统计力学为核心的理论物理研究。

博文

一首作为冯向军泛有序对的电脑半自动诗作《秋景》

已有 2026 次阅读 2017-11-16 06:55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冯向军泛有序对, 《秋景》

一首作为冯向军泛有序对的电脑半自动诗作《秋景》

美国归侨冯向军博士,2017年11月16日写于美丽家乡


电脑半自动诗作《秋景》】

 本诗乃喻家山电脑书法诗歌创作艺术作品之一【1】,是人脑和电脑相结合的半自动诗作,以清华大学九歌计算机古诗词创作系统为工具经人脑优选获取主题句,并由九歌自动生成全诗草稿,再经人脑修改定稿。相对于九歌草稿只改了一个字,从海改成潋。那是因为湖南无海有江的缘故。从海改成潋平仄关系不变。


船在青山顶上行

夕阳斜照潋波平

秋风万里芙蓉国

橘柚黄时露始晴


《秋景》电脑书法】


【赋比兴】【2】

 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主要表现手法。是中国古代对于诗歌表现方法的归纳。它是根据《诗经》的创作经验总结出来的。最早的记载见于《周礼·春官》:“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后来,《毛诗序》又将“六诗”称之为“六义”:“故诗有六义焉:风、赋、比、兴、雅、颂。”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对此解释说:“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

 赋:平铺直叙,铺陈、排比。相当于如今的排比修辞方法。比:类比,比喻。(这里有两种说法,分别是类比和比喻。而在“比兴”中,“比”为“比喻”之意。)兴: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相当于如今的象征修辞方法。兴就是以情寓于象中,此象乃是意象也,故兴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秋景》的赋比兴》】

 《秋景》的赋是描述我们湖南家乡秋天美丽的景色。芙蓉国自古就是湖南的雅称。相对于湘江中青山的倒影,船的的确确是在青山顶上行。傍晚,湘江中的船儿相对于青山的倒影在江中前行,夕阳斜照在平静的江面上。早上,芙蓉国里则是秋风万里。橘子和柚子都熟黄了。正当此时,霜露也迎来了晴日初升的太阳。

《秋景》的比包括而不限于以夕阳比喻中老年人,以霜始晴比喻青春少年,又用橘柚黄时露始晴比作人到了中老年才成就一般年轻人才能成就的一番事业。

 《秋景》的兴则是指:有志就不在乎年高,最美青春心态无关年龄,夕阳最红,活在最美青春心态中的中老年人反而可以开始象年轻人一样勇攀高峰(橘柚黄时露始晴;船在青山顶上行)。

【作为冯向军泛有序对(A,非A)的《秋景》】

 冯向军泛有序对(A,非A)的本质之一是一阴一阳之谓道【3】。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冯向军泛有序对(A,非A)是对自然和社会的本质的抽象。因此一切描述自然和人生的美丽诗篇均可视作冯向军泛有序对(A,非A)。

 在《秋景》中,于整体:秋景下,写傍晚景色的前两句=A,而写早晨景色的后两句则=非A。前两句和后两句混合无间,对立统一。

【鸣谢】

 本文的基础是子承父趣比较专业的诗人师弟刘庆新对本人的精心指点。特此鸣谢以表达感恩之真情实义。

【参考文献】

【1】冯向军,喻家山电脑书法诗歌创作艺术,科学网,2017年10月8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968-1079567.html

【2】赋比兴,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8%B5%8B%E6%AF%94%E5%85%B4/431435?fr=aladdin

【3】冯向军,一阴一阳之谓道与最大似然冯向军泛有序对,科学网,2017年11月14日。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968-1085266.html

【附录1】蓝山湘江源“船在青山顶上行”实例


【附录2】现代人写古体诗词要讲平仄吗?

来源:https://tieba.baidu.com/p/1460578239?red_tag=0343551543

【论】现代人写古体诗词要讲平仄吗?

中国的古典诗词,是世界上最独特、最精美、最有魅力的文学体裁之一。它的凝练、它的雅致、它的古典,会让任何一个有点墨水的人都心旌神摇。
  中国的古典诗词,形式看起来简单明了,内容却像浓缩铀一样,
张力巨大。这种形式的极简单和内容的极复杂的统一体,必然是一种事物发展的顶峰状态。中国社会向来注重人文科学、轻视自然科学的传统,使古典诗词在发展的过程中,得到了足够的营养,被历代文人尽心研究,从而使它在各方面都达到了极致,就像中国的封建体制一样,是一个“熟透了”的东西。
走自己的路,别要求别人跟着:
  
  正因为它是如此完美,所以给我们现代人学写带来很多困难,最主要的是它的格律、平仄。
  讲究平仄是古典诗词的主要特征,我们的先人研究诗词竟然达到了这样一种程度:一句诗中,第几个字发什么音是最美的;一句话中,音调高低怎样组合才是最悦耳的。这就是“韵律”。
  我看到网上在品评网友写的古体诗词时,常常会拿平仄来说事儿。现在的人怎样写旧诗、填旧词,是不是必须严格依旧格律来写?我觉得没必要。只要鸡蛋好,管它红皮白皮。用古典诗词这个“旧瓶”装上现代的“酒”,只要酒好,怎么装是次要的。
  我绝不反对有的人自己写诗填词讲究平仄,我反对的是要求或者建议他人讲评仄。如果喜欢,自己去做,别要求别人都那样。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968-1085423.html

上一篇:一阴一阳之谓道与最大似然冯向军泛有序对
下一篇:一首严格遵循古诗词格律的半自动电脑诗歌创作作品《修行》
收藏 IP: 113.222.199.*| 热度|

1 李颖业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5: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