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y621117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cy621117

博文

黄土高原(三)—人文历史

已有 2918 次阅读 2023-2-24 18:59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黄土高原(三)—人文历史

黄土高原人类的出现很早,早在100万年前,渭河流域就出现了早期的直立人—蓝田人,近几年中国科学院最新考古研究,在蓝田县玉山镇上陈村新发现一处旧石器遗址,时间可追溯到大约126万年到212万年前。黄土塬上的人类足迹可能要晚于渭河流域,但几十万年的历史是有的。

那时代的黄土高原比现在的面积大得多,基本覆盖了今天陕西全境以及河南西北部、山西西部以及内蒙古南部、甘肃青海东部,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如今黄土覆盖面积64万平方公里)。

那时的黄土高原是一片广袤的森林及草原,南部更是野鹿成群,虎豹出没,森林面积广大,早期及晚期的直立人在黄土高原以狩猎为主,生活了至少几十万年。

到了新石器时代后期,黄土塬上人口已有一定数量,人们主要居住在自然地穴中,但已经开始人工打钻窑洞,是自然洞穴和窑洞共同为居住的时代,同时已经开始种植粟(谷子)黍(糜子),也开始烧制陶瓷,人类文明的时代逐渐开始了,那时部落林立,人们过着以狩猎为主兼种粟黍的生活。后来(大约在五千年前),在黄土塬上诞生的轩辕黄帝,建立了华夏大部落,这时,种植、制陶进一步发展,也开始了纺织,中华文明从此正式开始了。

关于黄帝的诞生地说法较多,多数学者认为,黄帝极可能诞生于黄土高原,属于陕北甘肃一代,位于姬水,黄帝本姓公孙,后来改姬姓(祖先姓公孙),再后来黄帝带着部群走下黄土高原,定居在河南省新郑市区轩辕路。

到了夏王朝后期发生暴政,天下大乱,在夏朝失去农官的不窋,率领族人从封地陕西武功县一路逃到北幽戎狄之地,逐步壮大后,又在庆阳修建了气势宏伟的不窋城。经过儿子鞠陶、孙子公刘等几代人艰难的开拓,教民稼穑,使万古荒原变成富饶的田园。人们的生活日益繁荣富强,由此吸引了周边很多部落氏族纷纷投奔,逐步形成人口众多、田地丰厚,牛羊满圈、粮食谷物充足的周部氏族部落。

先秦时期,周人主要活动的北豳(庆阳、西峰一带)、古豳(彬县、长武一带)、周原(扶风、岐山一带)锄耕农业已发展到一定水平。即便如此,从《诗经》中仍可看到黄土高原南部野鹿成群,虎豹出没,森林面积广大,农耕面积有限。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出现,犁耕农业逐渐代替锄耕农业,关中、汾河谷地、洛阳盆地、天水盆地农业进一步发展。战国时秦国将自己的势力向渭河上游、陇东、陕北北部推进,赵国则向晋北地区扩张,在这些地区建立城邑,开垦土地,发展耕作,以北畜牧业仍占优势,整个黄土高原人口稀少,开垦指数不太高。

汉唐时期,秦统一全国后统治范围向北推进到黄土高原北部秦长城一线。汉武帝时向北到达阴山,向西到达河西走廊,黄土高原几乎全部都在西汉的统治之下。农耕文化大举进入黄土高原。西汉时曾向黄土高原大量移民,再加上大批吏卒屯守边防,黄土高原人口迅速增加。人口的增加和农耕的发展使部分林草地被开垦,但开垦程度较高主要在南部的关中、洛阳盆地和天水盆地,当时农牧业界线在太原一龙门一宝鸡一线。此线以北的广大黄土丘陵地区耕地主要分布在河谷平原,其余地区仍保持自然状态。

隋唐时中国重新归于统一,社会安定,经济繁荣,黄土高原人口增加,农耕业逐步代替游牧业。隋唐时期基本奠定了黄土高原南部农业生产的格局,人口增加,植被破坏,城镇兴起,对这一地区土壤侵蚀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但黄土高原中部、北部自然环境的总体破坏程度并不甚严重,黄土丘陵地区畜牧业仍占较大比重。 

宋元时期,与唐代后期比较,土地利用没有太大变化。元代统一后,黄土高原虽结束了军事对垒,但元代连年残酷的战争和元对汉人实行的屠杀政策,黄土高原人口大幅减少。

明代黄土高原人口得到恢复,当时的长城是农牧业的分界线,长城沿线不仅分布着数百万边民,而且驻军也三分戍守,七分屯田,每个屯田士卒须种地50亩,使长城沿线被彻底开垦,长城以南则农牧业兼有。

清代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人口快速增长。明清时期长城以南的疏林灌丛已被连片开垦。另一方面由于人地矛盾加剧,清末移入黄土高原的移民向人烟稀少的山区迁移,如宁夏南部地区、吕梁山西侧、黄龙山区等,使这些原来的林区也逐步转变为农耕区。可以说明清时期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彻底演变成了农耕区。 

二十世纪,前半叶由于战乱和自然灾害,黄土高原人口有所减少。建国后,黄土高原人口增长极快,是中国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人口的增加使耕地面积不断增加,林地、草地面积减少。耕地增加主要集中在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丘陵地区,使这些地区陷入“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经济、生态双重贫困。

改革开放后,黄土高原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呈现持续的快速增长态势。近三十年的退耕还林,黄土高原主体部位黄土丘陵区植被得到有效恢复,如今的黄土高原,到了夏秋季节已是郁郁葱葱了。 

黄土原上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高粱、马铃薯、荞麦、糜子、谷子、豆类等,水果主要有苹果、桃子、杏子、枣子、核桃、梨等

黄土高原盛产地区苹果、梨、柿、枣、杏、桃、核桃、葡萄、李、石榴、猕猴桃等。

除此之外,还有有经济价值的其他资源植物,共达3500种左右。其中许多是特用资源植物,例如:甘肃永登的玫瑰,陕西黄龙、大荔等地提炼高级香精的薰衣草,甘肃、青海地区的发菜,青海的蕨麻(人参果)。宁夏的甘草,六盘山的蕨菜等。

其中苹果是全国最好的,因为黄土高原光照充足,土质好、昼夜温差大、降雨量适中,这些都是出产优质苹果的条件。还有桃子、枣子等也是全国优质产品之一,如:黄土塬上宁县的黄甘桃、大枣、曹杏等都是全国著名的。

黄土高原之上,沟壑纵横之间孕育着黄土地独特的文化,遍布在黄土高原沟沟壑壑上的窑洞,便是这种文化的直接体现。窑洞,是中国北方黄土高原上特有的民居形式,具有十分浓厚的汉族民俗风情和乡土气息。

陕北的窑洞分为土窑洞、石窑洞、砖窑洞、土基子窑洞等多种。陇东窑洞分为靠沟边半崖式窑洞和地坑式窑洞,钻半崖式窑洞较省力气,靠沟边先挖土撤崖面,土流下沟里或垫院子低处,等挂好崖面再钻窑洞,运土量不大;地坑式窑洞即在平地上挖一大坑,四周挖窑,院中留有渗坑,以防暴雨。挖大坑及四周挖窑,土要运上塬上,工作量很大,可以说,打同样数量的窑洞,地坑式窑洞工作量半崖式窑洞的三倍以上。窑洞是黄土高原上人们一种古老的民居形式,其渊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的居穴。

黄土高坡民俗文化有“信天游”-比较著名的曲子有《走西口》,还有各种具有黄土高原特色的民歌民俗;有陇东道情、皮影戏,安塞腰鼓,关中秦腔等等,其风格高昂嘹亮、豪迈粗犷,充分体现着高原民众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个性。

黄土高原是一个农牧杂糅区,它直接决定了中国人的性格特点,即这个民族的下限极低,而上限极高,兼具原始农业文明的内敛和游牧民族的粗犷。即普遍较为粗犷,缺乏对美的认知和理解,性格内敛待人和善,同时又极为强调服从,视服从为美德。淳朴善良、艰苦奋斗的特殊性格。

说句狂话,若比忠厚老实,放眼全国来看,黄土塬上人都是数一数二的。这种由黄土高原塑造而成的性格,称为“被农业化的游牧民族性格”。

 我的家乡在黄土高原,具体说是在陇东宁县东部春荣塬上。祖祖辈辈在黄土塬上生活,面向黄土背朝天,在黄土塬及黄土坡上耕种收获。生时劳作在黄土塬,死时埋葬在黄土下。

我生于黄土塬窑洞里,从小在黄土塬成长,吃着黄土地的粮食,喝着黄土沟里浑浊的黄色泉水,住在土窑洞。从小在黄土地上爬着、走着、跑着、嬉闹着长大,在黄土地上上小学、初中、高中,石油学校,工作也在黄土地,是著名的庆阳(现在改名庆城),为长庆石油研究院一名职工。

1998年初秋,单位搬下西安,离开了工作17年的庆阳(庆城)。西安也是黄土地,位于八百里秦川之上。油田机关总部及三院等单位搬下西安,但石油生产区在黄土塬峁上。这一生,生活及工作一直没有离开过黄土塬。

现在父母都去世了,自己也退休了,回老家黄土塬次数少了,但常常做梦还在黄土塬上。

黄土塬是我出生和成长的地方,我的根就扎在黄土塬,走到哪里都改变不了,黄土情结深入脏腑,渗透血液,那就是我的家!

2023.2.23 编写

参考文献:互联网

 

             窑洞及院墙(父母及自己青少年时住过) 

                 废弃的窑洞(爷爷奶奶及父辈住过)


                                    安塞腰鼓   

                    唱信天游

                         照片来自网络


附:临江仙·黄土高原(三)

面朝黄土背朝天,祖辈劳苦千年,农耕文化代代传。

牛羊与窑洞,古今都常见。

魂牵梦绕在高原,黄尘漫过山间,信天游唱彻万遍。

遍全世界,乡音未改变。

2023.2.23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836712-1377769.html

上一篇:黄土高原(二)—自然特征 (资料来源—互联网)
下一篇: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简介—为普通大众而写
收藏 IP: 124.23.132.*| 热度|

5 尤明庆 康建 宁利中 杨正瓴 刘炜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18: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