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JUlijiang 分享以科学家为对象的研究论文

博文

疫情期间,一个5岁以下的娃能让科研人员的工作时间减少17% 精选

已有 7701 次阅读 2020-7-18 16:54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说明:本博客与微信公众号“林墨”同步更新,所有内容均为原创,可授权转载请扫码关注“林墨”公众号。


赵镇岳/ 南京大学

640.jpeg

注:图片来源于百度

距离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已经四个多月了。现如今,国内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人们开始有秩序地复工复产;然而放眼全球,疫情持续恶化的脚步仍未显现出明显的放缓势头。在这种背景下,几乎各行各业的生产活动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近日,来自哈佛大学和西北大学等机构的学者使用线上的调查问卷对来自美国和一些欧洲国家的科学家受疫情影响的情况进行了调查。最终,4535位科学家响应了这一调查,该研究的成果发表在《Nature Human Behavior》上[1]。


整体来看,疫情期间科学家的工作时间比之前更少


数据显示,疫情使得受访者的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从正常情况下的61小时下降到了54小时。疫情之前,大约有5%的受访者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2小时,在疫情期间,这一比例上升到了30%,差不多增加了5倍。当然,并不是所有人的工作时间都减少了,汇报工作时间减少的受访者仅略多于一半,占55%,而27%的受访者表示工作时间没有变化,其余18%的人认为工作时间增加了。

进一步地,作者们将科学家的工作分成四个种类:科学研究、资金募集、教学以及其他,分别询问了每种工作时间的变化。结果显示,科学研究是唯一一项受访者投入时间减少的活动。也就是说,受访者的工作时间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做研究的时间减少了,而其他三项活动的时间都没有减少。当然,以上情况展示的也都是整体层面的平均水平,21%的人反而认为花在科研上的时间增加了,9%的人认为没有变化。


不同学科的科学家受疫情影响的程度不同


有些学科的研究依赖场地、实验、设备、原材料等,而有些学科则仅需“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电脑而已”。可想而知,处在不同学科之中的科学家工作时间受影响的程度会有差异,而这项研究也的确证实了这一点。

受访者表示科研时间缩减幅度最大的五个学科分别为:Biochemistry, Cellular & molecular biology(细胞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Other biological sciences(其他生物科学)、Chemistry & Chemical engineering(化学与化工)、Education(教育学)和Agriculture & natural resources(农业与自然资源);与之相对,时间缩减幅度最小(尽管仍然受到缩减)的五个学科分别为:Mathematics & Statistics(数学与统计学)、Computer sciences(计算机科学)、Economics(经济学)、Physics(物理学)和Health sciences(健康科学)。不同学科的受访者科研时间缩减的幅度差异很大,Biochemistry, Cellular & molecular biology领域中的受访者科研时间平均缩减了将近40%,而Mathematics & Statistics中的受访者的平均科研时间缩减则不到10%。


女性科学家、孩子岁数小的科学家受影响最严重


紧接着,作者们按照生涯阶段、家庭情况、性别等特征将受访者进行了分组,对不同组受访者的科研时间减少幅度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拥有0-5岁孩子的女性是所有组别中遭受科研时间损失最严重的一组,缩减达到大约47%。提供更多细节的Lasso回归结果显示,在其他变量(比如学科)都被控制相等时,女性受访者汇报的科研时间缩减幅度要比男性大5%,而拥有一个不超过5岁的孩子意味着科研时间缩减幅度要增大17%(小编很想问:那两个呢?)。在得知这一发现之后,作者自己也表示:如果家里还有个孩子需要照顾的话,“在家栖身”和“在家工作”之间的距离可就大了。


这些发现为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作者们指出了至少以下五点需要引起我们思考的问题:

(1)疫情期间暴露出的育儿时间占用科研时间的现象,其实一直都存在;

(2)“一刀切”的疫情应对政策,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不同群体之间在某些方面的不平等现象;

(3)疫情可能会影响机构或者经费赞助者对于科研项目的偏好;

(4)青年科学家可能会损失大量的受年长科学家指导的机会;

(5)接下来一段时间,跨国任职的学者也许会减少。




[1]  Myers, K.R., Tham, W.Y., Yin, Y. et al. Unequal effects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on scientists. Nat Hum Behav (2020). https://doi.org/10.1038/s41562-020-0921-y








fullsizeoutput_58.jpeg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李江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792012-1222699.html 

上一篇:“破四唯”为什么第一个点名SCI?
下一篇:[转载]一文读懂倾向值匹配(PSM)

收藏修改| 删除|

当前推荐数:3 推荐人:  武夷山  杨正瓴  王庆浩

推荐到博客首页

发表评论评论 (2 个评论)

  • 删除 回复 |赞[2]杨正瓴   2020-3-27 15:59


  • Gemma Conroy, 2020-03-24, What's wrong with the H-index, according to its inventor H-指数有什么错,请看其发明者说
    https://www.natureindex.com/news-blog/whats-wrong-with-the-h-index-according-to-its-inventor

       “One has to look at the nature of the work,” says Hirsch. “If you make decisions just based on someone’s H-index, you can end up hiring the wrong person or denying a grant to someone who is much more likely to do something important. It has to be used carefully.”

       赫希说:“必须看一下工作的实质。”“如果仅根据某人的H指数做出决定,您最终可能会雇用错误的人,或者拒绝向更有可能做重要事情的人提供资助。必须谨慎使用。”

1/1 | 总计:2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 跳转

返回顶部

facelist

剩余字数: 1000

评论

李江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全部精选博文导读

相关博文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792012-1242552.html

上一篇:国家科学基金资助的研究对应社会实际需求吗?
下一篇:科学家未来的学术影响力可预测吗?
收藏 IP: 103.98.240.*| 热度|

4 许培扬 杨正瓴 武夷山 邓汉强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7: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