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sf6 生态管理缔造美丽海洋

博文

[转载]合作者决定了你的成就与幸福感

已有 1685 次阅读 2019-5-5 07:08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观点评述|文章来源:转载

合作者决定了你的成就与幸福感

步一 管理学季刊 2019-05-04 来源:林墨

作者|步一/ Indiana University

来源|林墨



在科学研究中,跟谁合作,就像跟谁结婚一样,决定了一个科研人员的成就与幸福(文双春语)。有些人是情感偏好驱动,憧憬着“我想跟谁合作”,有些人是策略驱动,谋划着“我应该跟谁合作”。今天推荐的论文,揭示了科学家选择学术合作对象的“偏好”与“策略”。

针对学术合作的研究有很多,有的学者研究科学合作给科学家带来的影响,如不同学科的学者在一起合作可能会碰撞出更多创新或发明的火花,有的学者研究不同类型的科学合作的区别,如导师与学生的合作、同事之间的合作等,有的学者研究科学合作的网络结构特征,如合著网络的同质性、连通性和优先连接机制等。

是什么机制影响着科学合作(就像是什么机制影响着择偶),一直是科学计量学者非常关注的问题。美国伊利诺伊香槟分校信息学院的BrentD. Fegley,在他的博士论文中研究了科学合作的影响机制。该论文于今年完成,指导教师是该院助理教授VetleI. Torvik,其主要研究方向是科学计量学和实体消歧(entity disambiguation)等。这篇论文使用了PubMed数据库内1988到2009年发表的140万篇论文作为实证数据,并选取出其中第一次合作的“作者对”。这些第一次合作的“作者对”代表了这两个作者科学合作的“形成”。此外,作者计算了一些与合作相关的属性,例如合作者个人属性(性别、种族等)、研究主题、机构、被引次数和合著网络等。

科学家选择合作对象的“喜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 研究主题相近,最能促进合作

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两作者之间的研究主题相似程度最能影响科学合作,仅有2%的科学家乐意和从未与自己发表过同一领域论文的科学家进行合作。相同的关注点,能迅速打开两个科学家之间的学术讨论话题,并大大提高了二者合作的可能。但最后能否合作,还受很多其他因素影响。

  • 个人特征相近,也能促进合作

同性、同种族的科学家更倾向于合作。两个韩国女科学家之间合作的可能性,要高于两个不同种族的女科学家,也要高于都来自韩国的一男一女两个科学家。

  • 地域相同或相近,也能促进合作

处在同一所学校、同一个城市或者同一个国家的作者,更有可能合作。尽管网络与通讯方式已经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与沟通成本,但科学家在选择合作对象时,仍然更倾向于选择同单位、同城市、同国家的对象。

  • 无论择偶还是选择学术合作对象,人们都爱“新欢”

实证结果表明,科学家已有的合著网络,对于以后选择合作对象的影响较小。也就是说,选择合作对象时,科学家不会因为之前与某人合作过便继续与其合作,而更倾向于和他/她已有合著网络以外的新人合作。

科学家选择合作对象的“策略”——互补

如果追求科学合作的影响(“成功”与否),那么,科学家选择合作对象时,就不再听任情感偏好,而要考虑策略,即跟谁合作更容易产生影响。

科学计量学视角的“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一篇经由科学合作产生论文的相对影响力,其计算方式是看这篇论文的被引次数是否超过了所在期刊的平均被引次数;另一方面是合作的持久性,其计算方式是看这篇论文发表之后,这两位作者是否还在持续合作发表论文。

研究发现,合作者之间具有“互补”属性的合作的影响力更大,例如,异族、异性等。然而,科学家个人属性的差异并不利于学术合作。

在学术合作中,科学家的情感偏好是与同类的科学家合作,而从“成功”的视角来看,他们的策略应该是与互补的科学家合作,以发表影响力更大的论文。小姑娘择偶时,常常也烦恼,选择真爱,没房没车;选择成功人士,却又不是真爱。


参考文献

Fegley, B. D. (2016). Mechanisms driving the formation andsuccess of collaborations between scientists in biomedicine. University ofIllinois doctoral dissertation.

Boschini, A., & Sjögren, A. (2007). Is team formationgender neutral? Evidence from coauthorship patterns. 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 25(2), 325-365.

Newman, M. E. (2001). Clustering and preferential attachment ingrowing networks. Physical Review E,64(2), 025102.

Barabási, A. L., Jeong, H., Néda, Z., Ravasz, E., Schubert, A.,& Vicsek, T. (2002). Evolution of the social network of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s.Physica A: 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Applications, 311(3), 590-614.


-----------------------------------------------------------------------

《海洋生态大讲堂》微信公众号

浙江省重点智库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合作微媒平台


海洋在说话,您我来代言!

《海洋生态大讲堂》欢迎您!

投稿邮箱:550931758@qq.com

请您在留言中标注为《海洋生态大讲堂》投稿,

并提供个人简历及联系方式。

我们筛选审核后,将以全文刊出!

热烈欢迎广大自愿者合伙参与公众号运营!


                附: 投稿类型与要求

                (1)主题一定是有关海洋生态学内容的稿件;

                (2)原创文章,请配必要的图表;

                (3)好文推荐,直接发来原文,或请注明出处;

                (4)重要会议报道或信息,请附必要图表及其标题说明;

                (5)重大项目科研进展,或重大会议学术报告PPT;

                (6)重点团队介绍,或重要人物专访。


您的赞赏是我们前行的最大动力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721-1177143.html

上一篇:[转载]为什么是香港?
下一篇:[转载]一个国家最可怕的,不是中年人的危机,而是青年人的佛系
收藏 IP: 101.80.1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5 18: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