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sf6 生态管理缔造美丽海洋

博文

[转载]为什么有的人年纪轻轻,思想深度却远高于常人?

已有 2480 次阅读 2019-2-10 08:23 |个人分类:名人堂|系统分类:教学心得|文章来源:转载

为什么有的人年纪轻轻,思想深度却远高于常人?

转自:栩先生 FMBA 2018-09-19

作者:栩先生@来源:灼见


Sept.

19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01/

1936年,历经千难万险,一个美国记者终于到达了陕北。

这里的一切对他而言,都是既陌生而又新奇的。

这个记者的名字叫斯诺,他在这里,广泛地参与和观察着红军们的生活。并将所见所闻最终写成了一本很有名的书,《西行漫记》(原名:红星照耀中国)。

在这本书里,他写道:革命运动要求它的领袖能够比旁人早一点看到将来要发生的事情, 在这方面毛泽东很成功,所以他的追随者对他的判断力产生了极大的信心。

基于此,他对毛泽东作出了“窑洞里的预言家”的著名评价。

约翰·S·谢伟思,是抗战时期美军驻延安的观察组成员。

在与毛泽东等人经历了3个多月的深入接触后,他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毛主席能够成功地战胜他的众多对手,而成为公认的领袖?

最后,他的结论是:目光远大。

毛泽东之所以与众不同,就在于他的思考总是很超前,更重要的是,他想的往往总是对的。

翻阅《毛泽东传》,你会发现一个令人震惊的现象,在长征之前,有两个词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反对”、“不同意”,而前面往往还跟着三个字“毛泽东”。

那时的他经常一开会就开群嘲:你们说的都不对,下面听我说blabla……

瞿秋白曾经评价说:我党有独立意见的要算泽东。

其实,革命时期,大家的想法都很简单:你说得对,我们就跟你走。

而毛泽东,就总能在面对很多重大关头的时候,通过自己的思考,为大家指出正确的路;或者在跟着其他人走错了路,受到挫折时,回头发现还是毛泽东说的对。

毛主席是理论上的领袖,每当中国革命面临关键时刻,他就发表重要文章,给革命确定方向。——福原亨一

这是很可怕的,要知道当年毛泽东思考的问题可不是什么“明天股票是涨还是跌”“这期双色球篮球号码是单数还是双数”之类的事儿,说对了也就说对了,说错了也无所谓。

他所思考的都是红军往哪里走、中国将何去何从之类事关党和国家生死的终极命题。

在这种情况下,他总能思考出对的道路和策略,作出精准的判断,这是一种多么可怕的能力!

更重要的,他是如何拥有这种思考能力的?


/02/

20多岁,对大部分人而言还没有真正经历什么生活的磨难,还在享受大学闲暇的时光,偶尔迷茫、忧愁一把。

如果多去看看青年时期毛泽东的传记,你会发现彼时彼刻的他,其实和现在的年轻人并无两样,充满理想,却又十分迷茫。

1912年,快20 岁的毛泽东还在读中学,他做了一个后来很多成功人士在读书时都会做的决定:退学。

但从湖南省立第一中学退学后,毛泽东很长一段时间都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他在好几所学校报了名,这些学校五花八门,有商校、警察学校,甚至还有一所学习造肥皂的学校。

那时候的他,别说思考出中国人类该何去何从的大命题了,甚至连自己今后要做什么都没想明白。

只不过,和现在很多人迷茫时就靠着电影、游戏、旅游打发时间不一样,那时候的毛泽东虽然并不知道自己今后干什么,但却清楚地知道自己现在应该干什么。

退学后的毛泽东寄居在湘乡会馆,每天都去湖南省立图书馆看书,他为自己制订了一个严格的自修计划,早上图书馆一开门就进去,中午只是买两块米糕充饥,算作午餐,直到图书馆关门才出来。

读的最多的书有两类,一类是中国的历史书,还有一类是西方的哲学伦理学。

你如果也看过这两类书,就会知道,这两种书恰好是最容易激发人去思考的东西。

特别是历史,那一个个看似陈旧的历史事件、人物传记后面,其实是历史上曾经活过的最顶尖人群的经历、斗争和策略,透过历史,我们完全可以去推测他们在不同境遇前的所思所想。

中国的历史,本就是英雄史、精英史。

那么,毛泽东读历史又读到了什么程度?

我在29岁的时候,才第一次听说了《御批历代通鉴辑览》这本历史书。

这本书上起伏羲氏,下至明亡,共一百一十六卷,几乎是中国古代史籍中记事时间最长的一部编年通史,被称为万世君臣的政治教科书。

而毛泽东在19岁的时候就通读完了整套书,而且看得爱不释手。

中国的《二十四史》,很多人可能连一本都没有完整读过,毛泽东不仅全部读完,还做了非常详细的批注。


/03/

后来,毛泽东考进了湖南一师。

在毛泽东的一生中,湖南一师是个重要的阶段,这五年半的读书和求学生涯,是青年毛泽东人生的精进岁月。

这段岁月中,他广泛涉猎,反复精读大量书籍。

1916年的春节,他在给好友萧子升的一封信曾经提到了应该读的77种书。

很可惜,我并没有查到这77种书的书单。文献出版社曾经出版过一套《毛泽东读书集成》,一共有259卷,收录了一千多种书籍,光是看看目录,很多人就已经崩溃了,但其中很多书毛泽东都是反复精读,有些线装本的书甚至连线都翻断了。

他爱读自己佩服之人的书。

毛泽东曾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曾文正就是曾国藩,毛泽东当年读《曾国藩家书》到废寝忘食,至今在韶山的毛泽东纪念馆里还珍藏有一套木刻本《家书》,每卷扉页上都有毛泽东手书的“咏芝珍藏”笔迹。咏之者,润之也。

曾国藩曾经写过一个《爱民歌》,第一条是“扎营不贪懒,莫走人家取门板”,后来毛泽东制定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第一条也是上门板。

他看书是为了解决根本问题。

在毛泽东青年时代,鸳鸯蝴蝶派的小说也非常流行,这些书的内容和写法类似于《民国小时代》《XX传》……但无论多么流行,在毛泽东的书单里从来也没有出现过。

他在写给老师的信里说:欲动天下者,当动天下之心。

他读历史、读哲学、读文学、读报纸,不只是出于消遣或者兴趣,而是为了参透这个世界的本原。

到底是什么造就了贫富,是怎样形成了分化?面对这所有的丑陋、苦难与痛苦,如何才能改造这个社会?沧海横流,江河日下,谁才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在看了无数的书,思考了良久之后,23岁的毛泽东在日记本上珍而重之地写下了一段话:

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这段话后来被有意无意地篡改掉了一个字,一字易、而语义全变。


/04/

除了大量的阅读历史与哲学类思辨性非常强的书,毛泽东还有一个更大的爱好:搞调查。

我在读大学的时候,曾经花了一整晚的时间,看完了毛泽东写过的一本书,名叫《寻乌调查》,这本书一共5章39节,8万字。

没别的内容,全部都是他在寻乌县做的一次调查,细节详实到让人震撼,油、盐、酱、醋、茶之类的每样都单独列条,种类、价格、什么店铺、什么价格全都细致标注。

甚至,连县里的妓院有多少家、名妓都有哪些、嫖妓的都是些什么人都写到了。

用现在流行的话说,他的这8万字,没有一句废话,全是干货。

除此外,他还搞过长岗调查、兴国调查、才溪乡调查等等,每一个调查的背后,都是数十天的实地查看,数十人甚至上百人的访谈交流,以及无数个夜晚的细致梳理、思考、总结成篇。

值得一提的是,毛泽东搞调查并不是他当上红军领导后才有的工作习惯,早在1917年,24岁的他就利用暑假的时间和另外一个同学,不带一文钱,徒步走遍湖南的长沙、宁乡、安化、益阳、沅江5县,行程900多里,进行了历时一个多月的农村调查。

这才叫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毛泽东读历史、哲学,掌握的是思维工具,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的体系,而搞的那些调查,就是为这些思维的运用打下基础。

换句话说,毛泽东就像是通过看教参(历史、哲学)掌握了解题的方法,然后进行大量刷题(调研),既帮助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也是在不断验证、修正解题的方法。

学校里,我们管这样练出来的人叫学霸。

而现实里,我们管这样练出来的人叫“思想家”。

毛泽东后来提出的无数论断,做出的决策,都建立在他对历史规律的把握和现实情况精确调查的基础上。

比如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枪杆子里出政权”“农村包围城市”“人民战争——持久战”等等。

而所有的这一切,正是“毛泽东思想”深度的基础和源泉。


/05/

不要以为看看书、做做调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简单。

毛泽东当年最大的对手蒋介石,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为了讨苏联欢心,说自己读《资本论》读到废寝忘食,在国民党内也是经常摆出高深莫测的神秘样子。

但真正意义上,蒋介石很可能就是见苏联代表前,临阵磨枪,把《资本论》花了一晚上翻了一遍。

蒋介石真正擅长的还是封建时代那一套权谋之术,在毛泽东呕心沥血地思考红军、民族和整个国家未来的时候,蒋介石忙着思考怎么样才能管御下属,怎么样才能收服其他军阀,怎么样才能控制民众。

一旦遇到问题或者失势下野,蒋介石就喜欢求神拜佛,躲在乡野,大耍权谋手段,谋求逆袭。

而毛泽东,即使是在1932年被架空,几乎失去了一切权力,人身自由都被限制的困境之中,依然一刻不停息地思考中国革命的未来,看了很多书,后来写成的 《矛盾论》、 《实践论》, 就是在这两年读马列著作中形成的。

这两篇文章也成了指导中国革命最光辉的思想著作。

这已经不是人格上的差距,而是思想格局、思想境界上的差距了!

1938年,毛泽东在延安低矮破旧的窑洞里,通宵达旦地写出了巨作《论持久战》,这篇闪耀着思想光芒的文章一经发表,就在国内引起巨大轰动。

对日本而言更像是毛泽东提前把自己要走的棋路公告天下。

摆开棋谱跟你下,你就是下不赢。

而蒋介石在看到这篇文章后大惊失色,深感自己被毛泽东压了一头,命令手下的“大笔杆子”陈布雷赶紧炮制一篇文章来打擂台。

结果陈布雷集合国民党精英写出的文章蒋介石却不甚满意,质问陈布雷:为什么写不出毛泽东的水平来。

陈布雷倔劲儿上来,一甩袖子留下了一句经典的话:因为人家毛泽东的文章都是自己写的。

对比之下,才更能理解当年有人不屑地评价蒋介石的另一句话:蒋介石,治世之省长,乱世之省长。

1949年,蒋介石数百万大军溃败,狼狈逃到台湾,居然还真就应了这句评价,当了台湾省省长。

——

写下这篇文章,其实是为了澄清一个误区,到底什么才叫做有思想,什么才叫思想有深度?

所谓的思想深度不是你会讲几句似懂非懂、看似很有内涵的“金句”;不是动不动就“看透人生”;更不是年纪轻轻就学会了世故和圆滑。

而是,你思考的东西是每一个人都困惑的东西,你要思考的目的,是如何为所有人的痛苦找到一条出路,更重要的是,你通过自己的思考,找到了这条路,并且一无所惧地带头走上了这条路。

这是一条艰辛的路,需要大量的阅读、实践和痛苦的思考,更需要百折不挠的勇气和坚韧。

我们分析这条思考之路,其实就是在为了给更多陷入迷茫、找不到目标的人以启发,希望大家都能通过阅读、实践与思考,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路。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更多阅读  独立思考决定心智上限

作者:古典

来源:笔记侠(ID:Notesman)


人脑是很容易被忽悠的。


只要稍加技巧,我们的大脑很容易就会被植入一个错误观点。


广告、营销、宣讲、谈判……有意无意都充满了这种错误的推导——你每天不接触50个误导信息,你都不叫现代人。


有些错了就错了无伤大雅,但有些重大决策,一旦错误,背后消耗的时间和人生成本就大了。


这就是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对外防忽悠,对内心智纠偏。




我在美国参加一个名叫《设计思维》的国际会议时,听设计思维大师Penny讲过一个印象深刻的小故事:


美国宇航员在太空很郁闷,失重条件下钢笔和圆珠笔没法写字。NASA花费了10年时间200万美元的的经费,希望研制出能在失重条件下使用的笔,但没有成功——因为要求太复杂:失重环境下书写自如,不会挥发、不磨损表面……


于是NASA公开向社会征集方案,一个德国小学生寄来一个包裹,写了一行字“你们试过这个吗?”。打开包裹,发现是一支铅笔。其实,苏联宇航员在太空一直用的,就是铅笔。


Penny教授最后总结说——“好的设计,不是最先进,而是最实用。”很多人认为设计师是拿出最酷的方案的人,其实他们是拿出最能解决问题的方案的人,这就是设计思维的本质。

 

每次我讲这个故事,都会有人露出恍然大悟的微笑。这微笑背后一般有两重会意:一方面觉得美国人傻,钱多但是脑子不好用。一方面觉得大师讲得很对,这是智慧。


这真是个好故事。


且慢。


这个故事从头到尾都是错的。Penny教授嘛——其实就是“骗你”(Penny的谐音)教授。


一、第一个坑


稍微做点调查,你就会发现这是个扯淡的故事。不信?接下来我陈述几个事实:


1.美国早期太空活动里宇航员使用的就已经是铅笔了。


比如在水星计划和双子星计划中。美国人并不像故事里描述的那样,比苏联人傻。

 

2.太空钢笔也已经被发明出来了,直到今天还在用。


1965年,美国一家叫做Fisher的公司开发了太空使用的AG7型太空笔(Fisher Space pen)。原理是笔芯里密封高压氮气,靠气压把油墨推向笔尖。


这种油墨不挥发,能在各种环境下使用。笔尖经过特殊工艺配合超硬碳化钨笔珠,绝不会脱落,适应的温度范围是零下40到零上121度。



神舟六号上用的就是这种笔,而且国外亚马逊就能买到,价格是35美金左右。


经过上述的论证,结论似乎再次浮现了:


美国人并不傻,NASA也不是笨蛋。而且高投入的确研发出来了好产品。


这才是真实情况。


且慢。


二、第二个坑


这里还有个你没有深想的问题:


在太空钢笔发明之前,铅笔是一种好的太空书写工具吗?


字迹模糊了怎么办?失重环境下如何削?如果铅笔芯断了,石墨到处飞会对电子元件造成致命威胁。这些情况是怎么处理的?现在这种铅笔还在服役吗?


于是继续做调查发现——即使是美国人和苏联人使用的太空铅笔,绝非寻常物。


首先,人家是自动铅笔,不用削。


其次,人家用的也不是石墨笔芯,而是“软性有机粘合剂-有机染料”配方,这种笔芯类似蜡笔——不容易折断,也不会产生微粒。


更好玩的是,这种笔今天还在大范围被宇航员使用,是太空站标配,并没有被取代。


因为这两种笔各有优缺点,各有适应范围,不存在谁比谁差的问题。


太空钢笔书写流利,使用时间长,字迹相对牢固,使用方便一些,但是成本高,结构复杂。


太空铅笔则使用范围广,结构简单,成本低,是国际空间站上的标准装备。两者其实是根据不同思路开发,但共同解决了问题的好范例。并不存在谁比谁强。


讲到这里,你以为事情终于真相大白了吧。


且慢,


其实背后还有一个坑。你猜是什么?


三、第三个坑

 

其实Fisher公司也并没有耗资200万专门为NASA开发什么笔。美国都是私营公司,犯不着为了航天梦把自己利润搭上。


Fisher是看准了恶劣环境下的功能笔市场,先推出了笔,也正好能符合NASA的需求,借助NASA打了下品牌,是个很好的营销手段。而NASA通过鼓励他们扩大市场,让这种笔的庞大研发成本被分摊,单价低了,他们采购得也很积极。


这才是商业的逻辑啊。


在你的心智一次次的入坑又出坑以后,我希望你最后能发现一个事实:


人脑是很容易被忽悠的。


只要稍加技巧,我们的大脑很容易就会被植入一个错误观点。


广告、营销、宣讲、谈判……有意无意都充满了这种错误的推导——你每天不接触50个误导信息,你都不叫现代人。


有些错了就错了无伤大雅,但有些重大决策,一旦错误,背后消耗的时间和人生成本就大了。


这就是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对外防忽悠,对内心智纠偏。


四、心智的层级和上限


想要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思想,我们先要确认下我们是如何判断一个理论或者思想是正确的。人的心智水平有三个层级—— 体验、解释、分析 。


第一层级是体验。


我们相信“听上去、感觉是对的”的事情。


开头那个故事之所以显得可信,是因为我一讲“美国、设计思维、大师、教授”这些你看似权威的陌生词,大脑就自动开始放松警惕。而最后嘲讽美国的桥段又完美迎合了你幸灾乐祸的心理,于是你毫不犹豫的接受了。


说白了, 我们追求的不是正确的答案,而是一个“爽”的答案。


第二层级是解释。


我们相信“解释起来是对的”的事情;第二个故事更加可信,是因为我列举了证据——“双子星计划”“Fisher”““购物链接”,还翔实地说明了太空笔的物理属性,于是你推理这个是对的。


在这个层级, 我们追求的是“合理”的解释。


第三层级是分析。


我们不再相信现成的答案,而是寻找“接近真相的解释”。先提问,再搜索信息,然后你会找到好多相互矛盾的解释,这就需要你评估这些解释,找到真相——“提问,搜索、评价、结论”。


在第三层级,也是最高层级, 我们追求的是“更接近真相”的解释。


第三层级之前,我们只能说是在学习,到了第三个层级,才算是独立思考——不被忽悠,接近真相。


你在哪一层呢?


中国大部分人都停留在第一层——这与受教育程度不相关——只要对方是大师、高管、企业家等看似权威的名头,人们的脑子就不具有分辨能力了,容易全盘接受对方传达的信息和结论。


但如何区分这些解释?比如说我在我的新书《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中提到《异类》中的“一万小时定律”和很多“大师”的“一万小时训练营”,也解释得很好很合理。但真的足够好吗?


还需要有哪怕2%的人持续地“提问-搜索-辨别-结论”,向上游追寻,面对真相,获得一手知识。


大部分人心智的上限,就在第二层与第三层之间。他们很难怀疑自己深信的结论,原因是,有人缺分辨的意识,有人缺分辨的能力。


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人给什么吃什么。他们会在学习中逐渐迷失在各种解释中,无所适从。他们的信息源,就是他们心智的上限。


而独立思考的人, 因为有了怀疑和辨别的能力,所以能突破自己的信息源,向上追溯,直到站在真理的面前。


这个过程其实挺痛苦的——怀疑自己曾深信不疑的东西,会让你重新陷入迷茫,不过为了教你学会独立思考,我也没有义务让你太舒服。


王小波说:“一般人认为,善良而低智的人是无辜的。假如这种低智是先天造成的,我同意。但是人可以发展自己的智力,所以后天的低智算不了无辜——再说,没有比装傻更便当的了…… ”


我的结论是:“假设善恶是可以判断的,那么明辨是非的前提就是发展智力,增广知识。” 


-----------------------------------------------------------------------

《海洋生态大讲堂》微信公众号

浙江省重点智库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合作微媒平台


海洋在说话,您我来代言!

《海洋生态大讲堂》欢迎您!

投稿邮箱:550931758@qq.com

请您在留言中标注为《海洋生态大讲堂》投稿,

并提供个人简历及联系方式。

我们筛选审核后,将以全文刊出!

热烈欢迎广大自愿者合伙参与公众号运营!


                附: 投稿类型与要求

                (1)主题一定是有关海洋生态学内容的稿件;

                (2)原创文章,请配必要的图表;

                (3)好文推荐,直接发来原文,或请注明出处;

                (4)重要会议报道或信息,请附必要图表及其标题说明;

                (5)重大项目科研进展,或重大会议学术报告PPT;

                (6)重点团队介绍,或重要人物专访。

您的赞赏是我们前行的最大动力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721-1161427.html

上一篇:[转载]为什么沃伦 · 巴菲特有那么多的时间去阅读和思考?
下一篇:[转载]硅藻为啥擅长“捕光”?中国科学家找到新机理
收藏 IP: 180.164.3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4: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