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物语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吉德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

博文

飞天教授

已有 4861 次阅读 2007-6-10 09:58 |个人分类:大学教育

 

提到飞天,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敦煌壁画上飘飘欲仙的美女,但很少有人会想到时下一些教授也成了飞天。他们经常坐着飞机到处开会、讲学、答辩、评估……这就是所谓的“飞天教授”。前几天,我就遇到这样一位飞天教授。他说自己每年要坐飞机二十余次,我非常吃惊。他平静地说,这算什么,北京有一位教授每年要飞三十余次。

要当飞天教授,非凡夫俗子所能为也,因为这必须有一定的前提,就是要有一定的名气,当然这种名气有真实和虚假之分。前者有真才实学,大都是某一学术领域的权威,享有盛誉,他们的“出场”无疑会提升会议或者答辩的档次和名气,因此经常受到人们的邀请。他们机票有人报,下机有车接,住宿有安排,会后有旅游,出场费自不必说,甚至还有洗脚之类的“夜间”活动。在这众多的“诱惑”面前,这些权威提着行李箱,频频出入机场。

说实话,这些人成了飞天教授或许情有可原,因为他们毕竟有真才实学。最可恨的是有些飞天教授几乎胸无点墨,还到处招摇撞骗,他们像张天冀笔下的华威先生,“恨不得取消晚上睡觉,”“还希望一天不止二十四小时。”这类飞天教授为了掩盖胸无点墨的缺陷,经常给自己“忽悠”上一些光环,比如院长、会长、主编之类。他们在不同地方可能用的是同一篇讲稿。主办方看中的不是他们的学识,而是他们头上的光环,有朝一日,他们头上没有了光环,也就成了明日黄花,无人问津。

只要变成飞天教授,学问一定会受到严重影响。想想那位一年飞了三十余次的教授吧,平均每月三次,每十天一次。如果再扣除坐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出差时间和处理日常事务时间,他哪里还有时间静下心来做学问?所谓“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字空”,对他们来说只能一句空话。我曾见到过一位教授给别人写的序言,最后落款竟然是某年某年某日写于香港至北京的航班上。我真是敬佩这位教授,敬佩他如此珍惜时间,把机舱当成了办公室。雷锋所说的“时间似海绵,只要善于挤,一定会有”(大意)在他身上得到了绝好的印证。同时,我又感到纳闷,在飞机颠簸、声音嘈杂、空气污浊、时间短促、美丽空姐的身影不停地在眼前晃动的情况下,怎么可能写出有质量的东西?除非他真的有七步成诗的天才。

飞天教授经常从一个会场匆匆地飞到另外一个会场(所谓“赶场”),假如来不及转换思维(因为各个会议的主题有所不同),就会闹笑话。前年,我在上海参加一个学术会议,其中一个议程是论文、著作评奖,某教授是获奖结果的宣布者,他本应该说:“下面我宣布,获得一等奖的是……”但该教授由于从外地的电视剧飞天奖颁奖会场刚刚赶到,还沉浸在飞天奖颁奖的氛围中,结果说成了:“下面我宣布,获得飞天奖一等奖的是……”引得哄堂大笑!

  当一个教授的双脚离开坚实的大地,整日在天空中翱翔的时候,他的学术就会像空中飘荡的气球一样轻浮,空洞,毫无生命力,并且不堪一击!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678-3041.html

上一篇:正处级=教授<副处级
下一篇:学问与金钱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5: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