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给个体发明者多些关爱

已有 3260 次阅读 2015-2-16 16:49 |个人分类:鼓与呼|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博主按:现在,国家号召“大众创新”。笔者2003年写的一篇短文其实就有鼓励大众创新的意思,但没有用这个词。现在贴出这篇老文章。)

 

给个体发明者多些关爱

 

[作者:武夷山]

(发表于《科技日报》2003年6月1日)

 各国的发明创造史表明,在投身创造发明的各路大军中,个体发明者尽管不是主力,但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近年来,随着对原始性创新的强调,我国的专利活动空前活跃。国家科技部正在就专利战略进行专题研究,浙江省政府等许多地方政府制定了鼓励专利活动的具体措施。但是我们又看到,大量的个体发明者仍然处于相当无助的状态,在不少专利发明展览会的会场外都能看到一些个体发明人用摆地摊的方式推介自己的发明成果。他们有的是出不起展览会的展位租金,有的出不起专利申请费以及续专利的年金,所以干脆用最原始的方式宣传自己,希望好运当头碰见识货人。由此可见,仅有宏观的战略,仅有适用于机构发明者的鼓励措施,而缺乏对个体发明者的具体指导,仍旧难以充分发挥个体发明者的聪明才智,将他们的发明成果转化为商品。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在著名发明家勒梅尔森(1923-1997,他总共拥有550多项专利,在生命的最后一年还提出了40多项专利申请)赞助的经费的支持下,于1994年建立了“勒梅尔森-MIT计划”。该计划每年一度的“勒梅尔森-MIT奖”拿出50万美元奖励一项重大发明,这是全世界含金量最高的发明创新奖。该计划还有一个使命,就是帮助更多的像勒梅尔森这样的个体发明者用好专利武器,凭借自己的技术创立公司,从而既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又为自己创造更多的财富。勒梅尔森是发明致富的典型人物,他建立的勒梅尔森基金会目前拥有7000万美元。为了具体指导个体发明者,勒梅尔森-MIT计划编写了一个《发明家手册》,回答了广大发明者和想依托发明成果进行创业的人最关心的问题。该手册共分11章,各章标题分别是:1、什么是知识产权?2、什么东西可申请专利?3、我的创意可以申请专利吗?4、如何进行专利检索?5、我的发明值得申请专利吗?6、如何申请专利?7、如何证明这个创意是属于我的?8、将我的专利商业化有哪些种选择?9、如何将我的发明转让出去?10、编制商业计划书时有哪几条基本考虑?11、如何募集资金?从这些标题可以看出,手册编写得相当实用,考虑了从是否申请专利、如何申请专利到如何转让专利、如何开办公司的完整过程和所有侧面。在该计划的网站上,还为个体发明者开列了《发明者袖珍指南》、《从概念到市场》、《发明之趣,发明之利》等27种图书,提供了5大类(科学教育与发明教育,发明从娃娃抓起,发明与专利相关资源,发明竞赛、支持发明的组织和基金,科学与发明新闻)共74个网站的链接。 
   我国有关部门或组织不妨借鉴“勒梅尔森-MIT计划”的思路和做法,切实加强对个体发明者的具体帮助和指导。2001年举行的第四届中国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周暨北京国际科技博览会上,曾首次为个体发明人设立了科技项目展区,100多位发明人得到了宝贵的展示机会。像这样的雪中送炭的善举,我们做得还太少太少。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868464.html

上一篇:美国科技发展初探
下一篇:日本在文理结合防范偷窃犯罪方面是如何做的?
收藏 IP: 168.160.158.*| 热度|

8 陈楷翰 姜咏江 李兆良 杨月琴 钟炳 杨金波 xujwbj aliala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8: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