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问未来世界,谁主沉浮? 精选

已有 6059 次阅读 2022-4-1 10:25 |个人分类:书评书介|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问未来世界,谁主沉浮?

■武夷山

(发表于《中国科学报》2022年4月1日)


2021年11月,美国Basic Books出版社出版了美国北卡州立大学杰出教授、应用生态学专家Rob Dunn(罗伯·邓恩)的著作A Natural History of the Future:What the Laws of Biology Tell Us About the Destiny of the Human Species(本文作者译为“未来之自然史:生物学规律关于人类的命运说了些什么”)。

描述疯狂的人类如何在地球上造孽从而危及自身的未来生存状况一直是热门图书选题,但本书有所不同。邓恩写道:“对未来的多数描述根本不涉及非人类生命,除非是在远处的(机器人照看的)农场里,或是在室内花园里。”本书聚焦于一个观点,我们自以为对大自然了解很多,其实未必如此。

理性地应对可持续发展挑战需要知识和想象力。本书中,邓恩并没有提出关于如何匡正局面的一些说了也是白说的所谓对策,如国际合作、自我约束、科学突破、政府敢于采取不受欢迎的行动,等等。

本书的主要内容不是提出末日预言,而是普及人类欲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就不可或缺生态学和生物演化的知识。作者介绍了很多概念,如生态位、生境走廊、生物地理学,等等。

邓恩告诉我们,人类对地球上体形较大的动物颇有研究,但是对于小昆虫、寄生虫、微生物之类的小动物知之甚少,也就是说对于我们栖息的地球的了解很不够。

邓恩指出,生命的广阔程度和尚未被探索的程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迄今人们对待大自然的缺省方式似乎是企图控制自然。

专门研究大自然的人往往在研究一些孤立系统,如岛屿。生态学家试图了解生命物种如何抵达岛屿,如何演化、繁盛、灭绝。

近些年,他们转而研究一些人造栖居地。最大的人造栖居地就是农庄和城市。人工生态系统的演化情形,同新物种在岛屿上出现和演化的过程是很像的。

在城市里,除了人在忙忙碌碌地谋生外,老鼠、鸽子、野草等也在演化,最后,每个城市里都形成了适应其环境的诸多物种。在多数情况下,这些其他物种对于人类都是不速之客,它们是与人类抢饭吃的,但人类还是愿意在这样的环境里安家。

邓恩的生花妙笔向读者描述了人们或许闻所未闻的东西,从专门在伦敦地铁地下环境里生存的蚊子,到生活在纽约曼哈顿岛北端的老鼠,它们已经演化出与生活在南端的老鼠不同的特征。这些知识像天文奇观一样,也会使读者“拍案惊奇”。

动物的创新能力是相当可观的。比如,乌鸦喜欢吃胡桃和蜗牛,但若本地的胡桃和蜗牛不够充足的时候,它们也会吃人的食物,会啜饮人们扔在草地上的空啤酒瓶里的残存啤酒。

英国蓝山雀也聪明得很,它们会在送奶工放在居民门廊下的奶瓶的纸盖上啄一个洞,然后痛快地喝奶。而且,它们迅速地把这一招传授给这一带的蓝山雀。由这些事例可以看出,地球过去在变化,现在仍在变化。

如今,整个世界都几乎变成了人工生态系统。全世界的脊椎动物生物量总量中,野生动物只占3%,家畜占65%,人类占32%。人类在砍伐森林和抽干沼泽铺路的同时,也在推升着全球气温,从而造成了有利于多种疾病和寄生虫泛滥的环境。

由于人类挥霍浪费的生活方式,在不远的将来,地球将变得更有利于昆虫和微生物生存繁衍,而不利于人类。邓恩写道,“我们能找到一些方法生存下去……不过不会永远生存下去”“最后,我们人类也将灭绝。所有物种都有这一天”。

微生物学家Michael Baym做过一个实验,把细菌置于抗生素浓度不断增加的环境里,结果,大约10~12天后,细菌就演化出了抵抗抗生素的能力。这表明其他生命的生存能力更强。人类灭绝后,其他生命照样在地球上繁衍。在后人类的世界上,大概率是微生物居于支配地位,正如地球上生命起源早期的情景一样。

《中国科学报》 (2022-04-01 第3版 读书)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1331998.html

上一篇:夏天误把空调器设定在制热档——日记摘抄778
下一篇:手机在桌上响,我居然找不到——日记摘抄779
收藏 IP: 1.202.114.*| 热度|

22 尤明庆 周忠浩 张俊鹏 许培扬 吴斌 王震洪 孙颉 康建 王德华 黄永义 刘秀梅 张学文 姚伟 李学宽 杨正瓴 史晓雷 晏成和 汪育才 周春雷 谢钢 罗春元 苏德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4: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