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
我介绍的一本英文书有了中文版
2021-10-22 18:01
阅读:2880

我介绍的一本英文书有了中文版

武夷山

 

20197月,我发表短文“从‘寒门贵子’看美国阶层固化”(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188405.html),介绍了英文著作The Privileged PoorHow Elite Colleges Are Failing Disadvantaged Students。我介绍的这本书现在有了中文版,《寒门子弟上大学——美国精英大学何以背弃贫困学生》(三联书店,20208月)。今天的《北京晚报》有篇文章介绍这本译著,文章如下。


第25版  五色土·书乡

美国精英教育全景式调查 “寒门幸运儿”令人心酸穷学生能上好大学吗

北京晚报 | 2021年10月22日


《寒门子弟上大学——美国精英大学何以背弃贫困学生》【美】安东尼·亚伯拉罕·杰克 著 田雷 孙竞超 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安东尼·亚伯拉罕·杰克是一个出生于美国迈阿密的黑人男孩。作为“寒门幸运儿”,他出身于一个较为贫穷的家庭,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向成功,后执教于哈佛大学。然而当安东尼环顾四周,在美国,像他这样通过读书考试改变命运的孩子凤毛麟角,并且越来越少。寒门子弟还能考上好大学吗?为什么名校的有钱学生越来越多?美国的高等教育哪里出了问题?

  于是安东尼写下了《寒门子弟上大学——美国精英大学何以背弃贫困学生》一书,也是他在哈佛大学的博士论文,这本书在2020年获得了美国以著名社会学家命名的“皮埃尔·布尔迪厄最佳图书奖”,并被媒体大量报道,在美国引发了一系列社会讨论。

  安东尼开始便给出一组来自一些专业研究的数据:在美国,录取最难、竞争最激烈的几所大学,如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只有14%的学生来自全国收入排位后半段的家庭;而来自收入高居金字塔顶部的1%的家庭的学生,与年收入3万美元甚至更低的底部家庭相比,进入“常春藤盟校”的可能性要高出77倍;在全美38所精英大学中,来自收入前1%的家庭的学生人数,超过了来自收入后60%的家庭的学生。这些“精英大学”虽然数量不多,但在美国社会影响力巨大,在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不少是这些大学的校友,比如美国联邦法院的大法官。普遍来看,这些排名靠前的大学(可以想见的)毕业生就业后经济收入会更高,社会资源更丰富。作者与他的不少好友是少数的就读精英大学的贫困学生,他们大多来自黑人、拉丁裔、亚裔家庭,一句话概括,就是“我们很穷,也很幸运”。

  这里的“幸运”其实有无奈夹杂其中。因为美国并没有“高考”,这些贫困家庭的学生能进入名校,不仅仅靠自身努力层层闯关,更重要的是运气。换句话说,并不是他们“考上”了好大学,而是好大学“挑中”了他们,而与他们一起秉烛夜读、同样成绩优异的小伙伴们,却没有这样的好运。“挑选”的过程本身就不透明,入选的比例和门槛更是变化多端,而选择权都不在寒门子弟甚至普罗大众的手中。根据他的研究,“寒门幸运儿”进入名校的方式有这么几种:30%通过中学老师推荐,20%通过相关资助项目,15%通过体育运动,10%通过人际网络等,可见偶然性确实很高。

  寒门子弟上大学似乎是个圆满的结局,但我们还需要关注拿到录取通知书之后的问题。在周围同学都出身富裕的环境里,做一名穷学生意味着什么?作者在读大学时就在思考这些问题:同样考上了好大学,在同一个班上课,为什么同学之间似乎还是有道越不过去的鸿沟?为什么父母是中产或以上阶级,他们的孩子会在上大学后更有优势?他们往往更加自信,更加适应校园生活,大胆与老师直接交流,积极建立与教授的关系等,而出身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会受到更多社会问题的折磨,内心满是伤痕,缺乏社交和学业上的充分准备——这看似和经济状况无关,但其实显现了精英大学对于他们以往的生活来说,是“美丽新世界”,是完全陌生的。作者用“双重贫困生”来称呼这组学生。作者发现,当下美国大学的许多政策正在让这群寒门子弟陷入困境,而更可怕的是,那些根深蒂固的不平等,也正发生在小学和中学的教育中。

  安东尼在调查中发现,即便是顶尖大学,在校园生活中也往往很少顾及到不同群体学生们的感受,比如一些救济性质的奖学金项目会特殊隔离出需要帮助的学生,此后逐渐变形,“腐蚀了学生和学校的关系”;再比如在有钱的同学们去欧洲或加勒比海旅行度过寒假时,穷学生则陷入了“饥饿游戏”——如何在食堂寒假关闭期间填饱肚子,找到廉价的食物;书中所讲述的许多真实故事“逼迫我们看清一个痛苦的真相:被录取,并不代表着能融入”。

  笔者看来,大学应当是一个过渡期,一个从高中到走向社会的过渡,大学的目的并不是让各种各样的不平等尽数摆在眼前,而是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找到自己今后的人生方向。在大学校园这样一个美好的地方讨论贫穷和不平等问题是需要勇气的,也需要更加细致科学的调查研究。这本书中作者也并没有把“穷人”简单地归为一个群体,而是细分出了不同的人群和需求。有些学生可以跳出过去,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完成自身的成长,有些学生却因为身处实际上的“富人大学”而更加自卑封闭,反而滑向低谷。显然,这本书的作者属于实现了人生飞跃的前一种,而他没有放弃关注后一种学生的生存处境。

  作者在附录中写到调查的过程才是真正让人心惊。作为一个黑人和家中第一代大学生,作者为了寻找与他相似家庭的同学而组织了许多场校园活动,起初他信心满满,觉得这是一项有意义而愉快的事情。然而当他听到越来越多同学们的经历后,开始半夜惊醒、汗流浃背,因为其中“既有很多猛料,也让人难以消化”。有人被父母遗弃,有人冒着子弹破窗的声音去上学,有人长期遭受家庭暴力……这些事将作者带回自己的童年,各种戏剧性的场景又浮现在他的记忆中,他的痛苦和恐惧与日俱增。几个月之后在他回放访谈录音时,仍旧听得泪流满面。作者想做一名优秀的观察社会的学者,却面临着情感的危机和压力。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刘擎看来,这本书通过亲身经历和大量访谈,刻画了“寒门幸运儿”的困顿与挣扎,不仅揭示了美国的社会问题,也催人反思教育与绩优制的困境,因为“寒门子弟进入名牌大学总是鼓舞人心,但这只是半个励志故事”。此前出版纪实作品《我的二本学生》的黄灯也写到,这本书的独特价值在于,我们都熟悉寒门子弟上大学的问题,但为何好的大学会背弃贫困学生,却是这本书的独特发现。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武夷山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1309032.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7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3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