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edhw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fedhw 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

博文

为什么灭火剂总是不够用?

已有 1078 次阅读 2022-2-10 21:51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日常可见的可燃物种类及数量很多:木材、纸张、布匹、塑料以及用途广泛的各种复合材料,再加上一些特定场所存储的可燃液体和气体,因此可以说,现实中一旦发生火灾,因为有大量可燃物客观存在,完全分隔也有难度,所以火势很容易蔓延。

相比之下,日常所能见到的不燃物种类数量却很少,同时还能够直接用作灭火剂的则更少,除了消防水就是干粉泡沫及各种特殊的气体,当然这些都需要一定的成本,因为除了灭火剂本身,还必须包括一系列相应的装置、管路、辅助系统及动力控制系统,维护费用及工作量也必不可少。

自动灭火系统用起来则显得更加尴尬:既然安装了自动灭火装置,就说明预见到可能会发生火灾,既然已经预见火灾可能发生,何不提前就地多预备一些灭火剂,多准备一些人手?面对海量的基数、极低频次的火灾,造成自动灭火系统的布局从某种意义上也只是“无的放矢”,碰得上就碰,从大量的实战效果来看,结果大都沦为摆设。再加上明显高昂的成本,使得大多数地方无法普及推广,于是连“碰”的机会都不会有,最终还是要靠人工灭火。

         漏水消火栓.jpg      

一般来讲,在起火后5分钟内将火势完全扑灭的概率较大,因此在一个随机的起火点附近,则要求5分钟之内,在数量上与火势相匹配的灭火剂就必须输送到位,且能够全部投入起火区域。然而仔细想来,要做到这一点着实不容易,正如前言所述,由于起火点过于随机且近乎于海量,如果每一个潜在起火点附近都要能够保证与5分钟相对应的储备量,以现有的灭火剂数量还远远不够,估计还需要十倍甚至百倍。如若不信,可以随机在城市建筑中的某个部位,扯着嗓子吼一声:着火了,看看5分钟之内究竟有多少数量的灭火剂能够就位?或者回看一下历次火灾中的实战表现,也一目了然。区区5分钟的数量尚难以普遍保证,更不必说超过5分钟的情形

这里就凸显出一个矛盾:海量的可燃物都需要考虑防火,以现有的灭火剂及运送速率,再综合考虑经济性,这中间会有很多的“盲区”。故而在现实中也经常表现出来:看似几乎所有的建筑物都反复考虑了灭火剂的配备,消防宣传培训也不少,然而一到用时又总感觉不够。或者再换句话说:我们自以为已经够了,实际上还远远不够,每一个实际起火点事后都是“没想到”,为什么想不到?因为根本没有办法“想得到”。除了数量成本中的矛盾,还牵涉到存储过程中的问题,具体使用流程,维护保养及使用人的体能心态,一连串的细节问题导致灭火剂经常跟不上。人们可以生活在一个遍地都是可燃物的世界,却不可能生活在一个遍地都是灭火剂的世界,除非采用最天然的灭火剂,最便捷可靠的输送方式,否则不足以应对分布如此广泛又随机的火灾

    高楼火灾.jpg

初期灭火的效率达不到,无法快速灭火或有效控火,专业救援在时间上可能滞后,这之间难以形成无缝的“衔接”,火势由此肆虐开来,容易造成严重后果。

火灾过后,有观点指责不该使用易燃物(如外墙保温材料及夹芯彩钢板),那么还是结合前述,一边是易燃材料广泛使用所带来的便利性与经济性,另一边是偶发事故带来的个例损失,孰轻孰重,又该如何取舍?对比一下交通事故,每年人身伤害数量几十倍于火灾,财产损失也并不亚于火灾,然而是否有人因此不再驾车或乘车?因噎废食固然可以确保不被噎,但早晚又会引发其它新问题。      

火灾问题永远离不开关于经济性的通盘考量,故看待火灾只能够立足于可燃物大量客观存在、灭火剂相比明显不足的这一普遍现实,尽可能以更低的成本、更简约的操作、更容易为用户所接受的方式去全面铺开,增大灭火剂的实际分布密度,进一步优化技术体系,从而追求一个普遍可承受的损失极小值。

言而总之,灭火剂的问题解决不好,火灾问题就始终解决不好。

       小事故2.jpg

已经有120年历史的自动喷淋洒水喷头是如何工作的?

美国一公寓起火后部分倒塌 已致3名消防员死亡

发生火灾时,如果身边没有灭火器怎么办?

一起过火面积40m2致4人亡的火灾调查报告:消防维保单位提出的隐患 物管公司未及时整改!

奇葩物业消防员霸气回怼检查,消防栓没水,我咋解决?

电加热器引发纽约近30年来最致命火灾,死伤80余人

2021年消防接处警创新高!扑救火灾74.5万起

隧道消防:上海丨惊险!隧道内轿车被大火吞没,烧得只剩下空壳......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350551-1324793.html

上一篇:灭火剂输送面临的困境
下一篇:[转载]时间流逝速度与体积的反比例关系
收藏 IP: 110.184.113.*| 热度|

1 宁利中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18: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