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南北,其修孰多?南北顺堕,其衍几何?
—— 屈原《天问》
前两天,博主李斌讨论了张衡是如何测量天球直径的[1],这篇博文引起了包括我在内的多名网客的兴趣,参与了相关的讨论。《淮南子•天文训》中关于天高的测量,我是早就知道的,可是一直没有把它当作件事情,觉得不过就是初中生就会的比例法而已,对于天圆地方乃至盖天说、浑天说之类的古代学说也不过是觉得有点趣味而已。但是,这回我第一次了解到,张衡居然认为天球不是个正球体,而是个偏心率很小的椭球——更神奇的是,这种看法并非始于张衡。我对这件事感了兴趣,想知道他是怎么得到这个结论的。
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认识到,《淮南子•天文训》天高测量法里的“千里”未免有些太短了。我估算了一下,这个“千里”大约只有120公里,然后就想到了,也许是长度计量单位在不同历史时期发生了变化,这样可以解释很多事情。这个想法太简单了,我觉得可能有人已经想到了,俗话说,“外事不决问谷哥,内事不决问百度”,就上网搜索了一下。不出所料,有人已经非常详细地考察了这个问题。再用中国知网一查,正式文章都发表了——只是不知道算不算SCI。
山东省宁阳县粮食局李德鲁在新浪博客[2]等处发表了自己的想法,正式文章见于《齐鲁学院学报》[3]——不太出名的一份杂志。
李德鲁老师就是认识到不同历史时期的长度计量单位可能是不一样的,他的主要结论如下:
“《周髀算经》里面秘藏着关于中国上古天文地理理论的重要信息; 而“千里一寸”则是破译这些信息进而解读《周髀算经》的密钥!”
“《淮南子》中测点到“日下”的20000里与《周髀算经》中的“南至日下”的16000里, 都不约而同地指向了测点到北回归线的实际距离——这绝不是偶然的巧合!”
僧一行等人的错误在于“他们没有把“千里一寸”放在《周髀算经》这个数理系统中加以解读, 将“千里一寸”与“夏至南万六千里”割裂开来。”
“ 对“千里一寸”的科学解读, 给我们打开了一扇考察上古地天文和地理测算以及相关文化内容的窗户, 通过这扇窗户再看《周髀算经》, 我们就会为古人的智慧与创造所折服, 就会对以《周髀算经》等为代表的中国上古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随着人们探究的深入, 古老的《周髀算经》也将以崭新的面貌, 为中华古老而灿烂的文明增添亮丽的一页!”
李老师甚至还认为,““千里一寸”与日“夏至南万六千里”是上古人们经过实际的大地测量而得出的从“尺有六寸”的测点到北回归线的距离的表述。这说明, 在《周髀算经》之时, 天文学家们就已经测定了北回归线的位置, 并测算了测点到“日下”的实际距离。”我认为这个结论有些过强了,但是这仅仅是可以商榷的小问题而已。
我仔细阅读了李老师的两篇文章,觉得言之成理,尤其是他的推理能与中国古代天文观测遗址联系起来,更是让人拍案叫绝。更多细节请见附件(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319915-822492.html )。[3]
这件事情又让我想起李兆良老师[4](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674084 )最近在科学网上发表的博文,讲述自己在明代科学文化交流方面的革命性发现。李老师发现了多项证据,表明“《坤舆万国全图》的主要作者并非利玛窦或欧洲航海家、地理学家,而是明朝郑和时代的中国人。明代中国人不只到达美洲,而且测绘了第一份世界地图,引起了后来西方的所谓地理大发现。”他还专门发表博文阐述这个发现的重要性[5],这样的文章比什么牵强附会的普世科学帖子不知道要强几万倍,却连个精选都得不到,尽管有很多博主推荐。
在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研究方面,类似的例子应该还有很多,如李德鲁、李兆良者不知凡几。可惜的是,不是每个人都能找得到《齐鲁学院学报》或科学网;即使找到了,也不一定能够让别人相信自己结论的正确性和重要性。然而,作为中华文化的爱好者,他们当然都懂得这样的道理:“知莫大乎弃疑,行莫大乎无过,事莫大乎无悔。事至无悔而止矣,成不可必也。”“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俗话说得好,“高手在民间”。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相信了。
后记:
中国古代科学曾经达到了惊人的高度,但是,几千年来的分分合合、改朝换代却对科学文化的传承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中华文化虽然不绝如缕,中国古代的科学知识却仅剩下些残篇断简,许多古人曾经掌握的科学方法已经失传,或者只能靠我们后人从残存的文字中耐心推敲了。
几个世纪以来,西方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看法,同时改变的还有我们对中国古代科学的看法。很多人认为,中国古代科学不值一提,即使有个把天才人物如墨子、张衡、祖冲之等,也不过是极其偶然的现象。更有人对这些伟大人物的功绩做些轻描淡写,然后又会加上一两句:如果他们再怎么怎么,就会怎么怎么。言下似乎有这些人不过如此之意。
我认为,古人并不傻,他们中间的聪明人比我们普通人要聪明得多,更不要说像墨子、张衡这样的伟大人物,以及像《周髀算经》《淮南子•天文训》这些著作的无名作者们。他们的知识可能不如我们多,但是他们的思考能力或者做事方法肯定比我们普通人要强得多。在两千年后通过残篇断简看到他们的伟大思想残留下来的些许光芒,我首先敬佩的是他们思想的伟大,然后是感慨历史的无情——这些伟大的人物和杰出的思想竟然只留下了这么一点点残余。
当被问及清朝历代国手棋力强弱的时候,晚清时期的围棋国手周小松说,“如遇范施不能敌,余皆抗行尔”。[6]当被群臣恭维自己远比秦皇魏祖以及汉高祖刘邦高明的时候,后赵明帝石勒说,“人岂不自知,卿言亦以太过。朕若逢高皇,当北面而事之,与韩彭竞鞭而争先耳。脱遇光武,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7]
科学精神不外乎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已。在评价古人的时候,连封建皇帝、古代棋手都能做到实事求是、不妄自拔高自己,我们受过科学训练的普通人就更应如此了。对于中国古代的科学成就以及中国古人的科学能力,我们应该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1] 李斌:张衡到底是怎么得出天球的直径的?(2014-08-24)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714-821947.html
参与讨论的还有:eastHL2008 王国强 姬扬 姚小鸥 李轻舟 yao101yao
[2] 李德鲁的新浪博客: 大江东去浪 http://blog.sina.com.cn/changqing1962
基本信息:
以下是你在新浪曾经填写的个人信息,请继续完善。如果不想公开显示请修改或取消 。(注:此内容为公开显示)
性 别: 男
生 日: 1962年10月10日 天秤座
职 业: 政府机关/干部
现居地: 山东 泰安
家 乡: 山东 泰安
个人简介:
以下是你在新浪曾经填写的个人信息,请继续完善。如果不想公开显示请修改或取消 。(注:此内容为公开显示)
我,李德鲁,
出生1962——自己还不知道。
中国古文化爱好者
考古爱好者
一个生活很不讲究的人。
[3]高手在民间附件:李德鲁文章两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319915-822492.html
[4] 李兆良的博客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674084
[5] 明朝到达美洲的意义——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秩序的检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674084-821743.html
[6]清·钱保塘《范施十局·序》:近时吾乡陈毓性(子仙),年十二即以国手名东南,与江都周鼎(小松)齐名,惜年逋逾四十而卒,余未及见。往在都门见周小松,亦极言子仙之工。问近时棋谱何家为最善,则以《桃花泉》对。问二君于本朝国手何如。则曰:“如遇范施不能敌,余皆抗行耳。”自僧秋航与子仙逝后,近人善弈无逾周小松者。其言如此,可为印证。
[7]《晋书·卷一百五·载记第五》:勒因飨高句丽、宇文屋孤使,酒酣,谓徐光曰:“朕方自古开基何等主也?”对曰:“陛下神武筹略迈于高皇,雄艺卓荦超绝魏祖,自三王已来无可比也,其轩辕之亚乎!”勒笑曰:“人岂不自知,卿言亦以太过。朕若逢高皇,当北面而事之,与韩彭竞鞭而争先耳。脱遇光武,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大丈夫行事当礌礌落落,如日月皎然,终不能如曹孟德、司马仲达父子,欺他孤儿寡妇,狐媚以取天下也。朕当在二刘之间耳,轩辕岂所拟乎!”其群臣皆顿首称万岁。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姬扬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319915-822495.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