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登义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engyigao

博文

知天知己 其乐无穷

已有 4723 次阅读 2014-3-26 11:11 |个人分类:心得交流|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知天知己 其乐无穷

-在认识自然中认识自我

高登义

 

“知天知己,在认识自然中认识自我”是指人类在认识大自然的过程中逐渐认识人类自己。我曾说过“知天知己,其乐无穷”,也就是指人类在认识大自然的过程中逐渐认识人类自身,并在大自然与人类自身之间寻找二者的最佳结合点,求得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共同生存,共同持续发展,从而得到“其乐无穷”的境界。对于整个人类如此,对于每一个人也应该如此。这也就是古人的“天人合一”观。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谁主谁从,古人早有高见。庄子反对人为对自然规律的损害,主张“无以人灭天”。荀子认为“天”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他说:“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也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即是说,自然界不会因为有人不喜欢寒冷就去掉一年四季中的冬季,也不会因为有人不喜欢遥远和辽阔而变得狭小。

由上可见,古人的天人观,即自然和人为关系之观点,除墨子比较强调人为因素外,绝大部分都认为: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即人类必须遵从自然规律;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人与自然本为一体,密不可分,人的行为遵从自然界规律,也就是遵从自身发展规律。相反,如果人类企图独立于自然界,甚至与自然界为敌,征服自然界,最后,人类必将破坏自然界,毁灭自己。

近20年来,我们国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指出“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即指出“可持续发展要全面协调”。

在漫漫的科学探险考察生涯中,我曾21次进入青藏高原与高原上的山山水水共度春秋,近20次进入南极北极地区与浩瀚的冰雪世界共度岁月;我曾在天山托木尔峰南北与蓝天白雪朝夕相处了100多个日日夜夜,在西太平洋海域与《实验3号》科学考察船一起漂泊了200多个难眠之夜;我曾5次进入雅鲁藏布大峡谷与神山圣水亲近,8次进入珠穆朗玛峰地区与“第三女神”朝夕相伴,聆听“第三女神”的教诲……我逐渐接近大自然,认识大自然,也逐渐认识自我。深知大自然是多么伟大,个人是多么渺小;深知大自然是那么可亲、可敬,可畏;深知人类必须首先认识自然规律,人类的行为方能遵循自然规律,人类才能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共同持续发展;只有这样,一个人才能在其人生实践中真正得到“天人合一”之快乐。

下面,我以我的科学探险考察研究实践来谈谈“在认识自然中认识自我”的感受。

当你在从事科学研究过程中,由于比较准确地认识大自然和自我,找到了两者的较佳结合点,从而在科学上有所发现时,你自然会乐在其中了。

一.在北极科学考察和建站中

2001-2002年,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挪威王国驻中国大使馆、挪威UNIS大学、Bergen大学等单位的支持下,在北极斯瓦尔巴群岛上建立了中国人的第一个北极科学探险考察站。16名中国科学家在大气科学、植物学、地质学和冰川学等方面开展了考察研究工作,取得了可喜的第一手资料,在中国科学家步入国际北极科学研究先进行列的道路上又迈出了一步。植物学家采集植物标本146号,80多种,约为斯瓦尔巴德地区所有植物种类的一半,所采集的植物标本将丰富我国植物标本馆的馆藏,为创建我国的北极植物标本馆做出贡献,并为北极斯瓦尔巴德和青藏高原地区之间物种的对比研究提供了标本资料。地质学家初步研究了北极斯瓦尔巴德群岛上湖泊的成因,采集了湖水样品,在这两个湖泊中共钻取了四支岩芯,岩芯最大长度1.1米,可以反演500-2000年来的气候环境资料。冰川学家研究北极冰川生态环境,证实北极的冰川为温性冰川,其成冰作用以暖渗浸重结晶成冰作用为主,冰川考察中曾观察到红色雪藻、冰川墙藓和冰跳蚤,在我国从未有过冰川雪藻的报道。大气科学家取得夏季北极陆地边界层内的地气能量和物质交换资料,为研究北极陆地的冰川风提供了重要科学数据。如此大气边界层综合观测资料,在北极陆地当属首次。

与此同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16名科学家,香港南北极考察协会组织15名学者,北京青年报组织3名少年记者,先后访问了中国人的第一个北极科学站,与参加考察的中国科学家一起在野外工作,并与参加北极科学考察的科学家共同在祖国的五星红旗下合影留念,共同在北极感受祖国的温暖,共同交流“明明白白我的中国心”。在此期间,当地最大的教堂里刊出了大幅壁报“KINA”(中国),图文并茂地介绍我们的祖国;当地最大的宾馆“Hust”(家)举办了“中国之夜”,招待中国饭菜,播放中国音乐,升起中国国旗;当地的“斯瓦尔巴德邮报”两度采访报道了中国人的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两个外国电视台采访了中国人的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12名外国科学家来信向我们祝贺并希望得到我们的建站纪念邮品……中国科学家多年在北极斯瓦尔巴德地区的科学考察活动潜移默化地扩大了中国在北极的影响。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值得高兴的事。

我们能走出这一步,是“在认识自然中认识自我”的结果。

走进北极,认识北极,有了建站愿望

1991年7-8月,我应挪威Bergen大学Y.叶新教授的邀请,乘挪威极地所的《LANCE》号科学考察船,参加了由挪威、苏联、中国和冰岛四国科学家组成的北极科学考察队,开展了“北极地区海-冰-气相互作用与气候变化”的观测研究,认真阅读有关文献,认识到了北极在全球气候环境变化中的重要作用。

古气候和古环境的“档案室” 由于北极格陵兰的冰盖厚度深达几百至几千米,而且气候极其寒冷,成冰过程中无融化现象,钻取的冰岩芯样品能较准确地记录历史气候和环境的真实状况,宛如记录古气候和古环境的“档案室”。从北极格陵兰冰盖获取的冰岩芯样品,至今已超过2000米,获得了15万年以前的古气候和古环境资料,这对于研究历史气候和环境变化规律极为重要,也为未来的气候与环境预测提供了可能。

现代气候变化的敏感区 北极地区的“地—气系统”是全球“地—气系统”的主要冷源之一,它是形成全球大气环流型态的重要原因之一。北极地区冷源强度的变化,决定于北极地区海冰面积和海冰物理性质的变化。研究表明,冬季北极海域浮冰面积、厚度和分布的变化,与来年春夏东亚大气环流和我国旱涝分布关系密切,是现代气候变化的敏感区。

中国天气变化的关键区 冬春季节,寒潮常常侵袭我国,带来大风降温,严重影响农作物生长和人民生活;其中,尤其是初春的寒潮影响更大。形成寒潮的冷空气源地就在北极。它是中国天气变化的关键区。

现代环境变化的关键区和敏感区 首先,它是寻找全球环境本底值的关键地区。所谓环境本底值是个相对概念,是指在不受或少受人类活动--尤其是工业活动影响条件下的环境状态。其次,与南极地区相似,北极地区的环境状况接近于环境本底状况。在北极的水、土和空气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小,基数低,稍有变化即能表现出来,异常敏感。

研究高空大气物理的极好场所 被称为太阳风的带电粒子流,“风速”达到超音速。当太阳风侵入南北两极点区时,它能使带电的太阳粒子辐射流近于垂直地向电离层以至中低层大气输送,形成许多重要物理现象,如极光、哨声、粒子沉降和地磁脉动等。这是在非极地区很难见到的高空大气物理现象。

总之,由于北极地区特殊的位置和下垫面以及奇特的环境状态,有许多学科的研究必须在北极地区这个天然实验室内进行;另一方面,研究北极与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的关系必须有长期的监测资料。因此,尽快建立中国人的北极科学站已迫在眉睫。

发现“斯瓦尔巴条约”,建站有了可能性

1991年8月16日,当我由Y.叶新教授陪同参观斯瓦尔巴德群岛上的朗伊尔宾博物馆时,叶新教授专门向我介绍展厅中的“斯瓦尔巴德条约”放大复印件,他说:“高,中国是斯瓦尔巴德条约的成员国,你们可以在这儿建立科学站。”我听了,非常高兴:中国人有了建立北极科学站的地方了!

参观后,挪威叶新教授又送给我一把以英文和挪威文发表的《北极指南》,在这本书中的第三章“斯瓦尔巴条约”中,明确指出,中国北洋军阀政府已经于1925年成为“斯瓦尔巴条约”的成员国。条约指出,凡成员国都可以在北极斯瓦尔巴群岛上建立科学考察站等权利。我仔细看了条约有关内容,并向他请教有关北极建站事宜,他还带我拜访了斯瓦尔巴德州政府,一位办公室负责人热情地对我说“欢迎你们来这儿建站”。

回国后,我先后向国家南极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有关领导汇报了“斯瓦尔巴条约”与中国北极科学站关系,得到了中国科学院领导的关注,并在我院的重大科研项目中立项支持,我是“筹建北极斯瓦尔巴德群岛科学站”的课题负责人。由于当时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只设南极考察办公室,没有精力顾及北极事宜,中国料学院领导积极支持北极建站活动。

挪威大使馆欢迎,建站可能性更完备

1997年6月6日,中国科学院收到挪威大使馆以“在挪威斯瓦尔巴德群岛上的中国北极基地”(CHINESE ARCTIC IN SVALBARD ISLANDS,NORWAY)为题的函,声明“挪威政府欢迎中国在斯瓦尔巴德群岛的北极基地计划”(The Norwegian Government welcomes the plan for a Chinese ArcticBase in Svalbard Island)。2001年9月13日,中国科学探险协会收到挪威驻中国大使馆大使Haakon B.Hjelde以“中国沐林北极2001”(CHINAMULIN ARCTIC 2001)为题的函,大使在函中说,“我高兴地通知你们,挪威方面对作为斯瓦尔巴德条约成员的中国现在希望在斯瓦尔巴德建立研究站表示积极态度(I am pleased to inform you that the Norwegian side is positive tothe prospect that China, as party to the Svalbard treaty, now wishes toestablish a research station in Svalbard.)。

企业、新闻、媒体三结合,科学站建成

得到了国内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有关企业的支持,是北极建站的充分条件之一。

曾经与挪威Bergen大学、UNIS大学、挪威驻中国大使馆进行过多次友好合作,也是北极建站的充分条件之二。

熟悉北极建站的各种规定和背景条件(天时、地利、人和),是促进北极建站顺利完成的催化剂。

科学家们积极考察工作,新闻媒体适时报道宣传,是促进政府部门关心重视的关键。

 

二.在徒步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中

1998年10月29日至12月3日,中国雅鲁藏布大峡谷科学探险考察队历经36天艰苦努力,首次完成了徒步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科学探险考察,实现了我国科学家多年未实现的宏愿,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通过此次科学探险考察,经过室内分析研究,进一步确证了雅鲁藏布大峡谷在世界第一的地位,论证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水汽通道对藏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的影响,提出了雅鲁藏布大峡谷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建议,并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采纳。

              初识大峡谷自然规律

  10多年来,多种学科的科学家在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综合科学考察,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对大峡谷自然规律的认识逐渐深化。其中,有些规律的认识非常有助于1998年徒步穿越科学探险考察的成功。

 美丽而脆弱的生态环境  世界上任何物质性的东西,包括山丘的起伏,河流的切割,都无不受到内外作用力的制约。内在作用力是指地球内在的变化及其作用力,如地球板块运动及其相互作用力等。外在作用力是指地球以外作用于地球的外部力量,如其它星体对地球的作用,地球表面大气及大气现象、流水、冰川等对地球的作用。

   从内在作用力看,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碰撞作用所造就的高山峡谷,以上升为主的强烈的地壳运动,以及强烈而频繁的地震、高梯度的地热作用等,决定了这里地壳是破碎的、不稳定的,生态环境的基础是脆弱的。从外在作用力看,大峡谷的另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它作为水汽通道的存在,造就了包括大峡谷在内的藏东南地区特殊的自然和生态环境。

   显然,以水汽通道作用为代表的外在作用力,造就了大峡谷特殊的垂直生态环境系统,形成了优越的气候环境和生态环境。然而,集中很大的降水、热量作用,一旦与脆弱的地质基础结合在一起,就造就了环境本质上是脆弱的根本特点。

水汽通道作用对人类活动影响  多次考察研究表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水汽通道作用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雨季(4—9月),是西南季风盛行的季节,也是水汽通道作用最强盛的季节;在布拉马普特拉河—雅鲁藏布江下游河谷高达4000—10080mm的年降水量中,90%以上集中于雨季(4—9月)。雨季,如此大强度的降水与大峡谷山区强烈的地壳运动相结合,带来频繁的山体滑坡,塌方、滚石等往往危及人们的生命与安全。旱季(10-3月),尤其是在10月下旬至3月中旬,在雅鲁藏布大峡谷几乎没有降水,没有山体滑坡、泥石流现象。显然,雨季不宜于徒步穿越大峡谷,只有在旱季中寻找时机,才能尽可能地避开山体滑坡和滚石等对人们的威胁。

初步认识自我

  1973—1993年,我们曾多次来到大峡谷地区考察,当时年轻力壮的我们多次被大峡谷核心河段(白马格雄—西兴拉—扎曲)险峻的地形所阻挡,被迫离开岸边,绕道而行。实践告诉我们,以我们现在的体能和技能根本不可能徒步沿岸穿越大峡谷的核心河段。然而,我国优秀的登山家曾攀登过世界有名的诸多高峰,可以说“无高不可攀”,求助于这些特殊的登山家,必能弥补我们在攀岩上体能与技能之不足。据此,我国登山界前辈、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常务副主席王富洲先生亲赴西藏,请来了我国当今年富力强的优秀登山家,国际登山健将仁青平措、丹增多吉、小齐米、加措等四人,为保障此次徒步穿越大峡谷安全圆满成功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选择旱季10—12月,诚请我国年富力强的优秀登山家加盟,是1998年徒步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安全圆满成功的根本,是我们初步认识大峡谷自然规律和自我特点并遵循这些规律和特点而带来的结果。

三.在建立南极中山站中

1988年11月20日至1989年4月10日,116名中华男儿乘《极地号》奔赴南极,在极为艰险的条件下,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大陆站一中山站。回顾这段艰险历程,永远难忘。

此次赴南极考察,正值我“知天命”的年代。科学上的收获固然有之,但于我认识自然和自我却更有启迪。其中,尤其是建立南极中山站的风雨历程,更使我步入了“知天命”的岁月。

对“征服自然”的怀疑年青时代流行的豪言壮语之一是“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在那个年代,“人定胜天”的信念非常牢固。我当然也是“人定胜天”的信仰者,“征服自然”之英雄的崇拜者。报纸上报导的“我国首次征服珠穆朗玛峰的英雄”,我崇拜;书本上描述的“首次征服南极点的英雄”,令我佩服;开荒种地,围海造田…等“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人定胜天”的英雄气魄,曾一次次令我感动。虽然,当时我对“征服自然”的真正含意并不真正清楚,但却接受。

然而,在建立南极中山站极为艰险的岁月中,我对“征服自然”产生了怀疑。曾记得,在“极地号”考察船被南极大陆冰川快速移动带来的冰山围困的时候,我们曾用数十吨炸药破冰开道,想令浮冰让道,完成建站运输任务,但密集的浮冰立刻又合拢来,恢复原状。我们没能“征服自然”。然而,7天后,浮冰按照自己的规律,不炸自开,极地号抓住时机,冲出重围,易地运输建站,完成了建站任务。两相对照,我当时想,人与自然相比,似乎显得太渺小,人想“征服自然”,谈何容易!与其说“征服自然”,不如说应“遵循自然规律”。

对“我是谁”这个问题有了新的认识1981年,我在异国某大学工作时,曾参加过该校组织的“外国留学生”的春游活动,其中,有两天的“学习讨论”会。讨论会中的一个题目是“Who am I?”(我是谁?),而组织者引导讨论的答案是:“I am a son of God.”(我是上帝之子)。当时,对此问答,我很奇怪,很惊讶,很激动。奇怪的是,“我是谁”还算个问题吗?!我就是我,我就是高登义,还用得着讨论吗?惊讶与激动的是,西方国家也如此注重“思想教育”,而且用“讨论”的方式让你信仰“上帝”。我们几个从大陆去的中国人,当时的英语水平虽然低,但仍认真联合准备了发言稿,反对“我是上帝之子”的答案,而主张“我是人民的儿子”。记得当时还引起了一番争论,最后是不了了之。

此次南极考察后,我对“我是谁”这个问题越来越觉得深奥,它不仅是一个应该回答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就我目前的认识,应该回答“我是地球之子”,或者回答“我是大自然之子”。

在南极科学考察中,我们时时刻刻都在与大自然相处,时时刻刻都在接受大自然的提问:小小的浮冰为什么能把“极地号”撞个大洞?南极大陆的“冰崩”什么时候发生?南极的浮冰如何集散?南极普里兹湾的天气与海面气压变化关系为什么特殊?…对于我这个多年与山地海洋相处的科学工作者,面对这些问题,也往往交不出好的答卷;然而,当我真正地逐渐接近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时,所交的答卷也逐渐接近“正确”。

我感受到,我们对大自然提问的答卷越接近“正确”,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恩惠就越多,我们与大自然的亲情就越深。我们与大自然的关系似乎类似“母子”、“师生”。从这点出发,我应是“大自然之子”;也是从这点出发,作为大自然的儿子或者学生,我们为什么要去“征服”母亲或者老师呢!?于情于理不容啊!我从心底感受到:我们是大自然之子,应亲近大自然,了解大自然,像亲近、了解自己的母亲一样,才能真正接受大自然的恩惠,才能与大自然相依为命,共同生存发展。

四.在珠峰登山科学考察中

1975年春天,中国科学院和国家体委共同组织攀登珠穆朗玛峰和科学考察,9名登山英雄登上了顶峰,他(她)们在峰顶展开五星红旗的同时,竖立了三角架金属砚标,为测绘科学家精确测绘珠穆朗玛峰高程起到了关键作用,采集了岩石与冰雪样品,为大气科学家测量珠穆朗玛峰环境本底值提供了重要依据,遥测了心电图,为高山生理学家取得人类在世界之颠对极端环境条件适应的资料做出了贡献……

然而,取得上述成就的确来之不易,在“知天知己”中有失败的惨痛教训也有成功的经验。

违背自然规律的惨痛教训

1975年4月18日,国家登山队接到上级电令:“据中央气象局预报,今年雨季提前来临,5月7日后没有登顶好天,登山队务必于5月7日前登上顶峰。”命令传来,珠峰大本营沸腾了。登山队领导开会,传达上级的电令。虽然有的领导不赞成电报中说的预报结论,但上级命令必须执行。

王富洲政委和许竞副队长来到气象组,宣读上级电令,听取气象组的意见。李忠同志是拉萨气象局的老预报员,很有预报经验。根据他的预报,今年雨季在6月上旬开始,不相信电令中的预报。我虽不是专职的预报员,但从1966年的预报总结以及资料分析研究结果,完成了“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气象条件”论文(1975年1月拿到了科学出版社的清样稿)。文中指出,珠峰地区的雨季平均于6月8日开始,在1881-1970年的90年期间,以1943年雨季开始最早,为5月21日,整整90年的历史资料中,雨季从未在5月上旬出现过。另外,珠峰北坡和南坡的雨季开始时间不同,北坡的雨季开始时间平均比南坡晚20天左右。据此,我也不同意电报中所说的“5月7日雨季开始”的预告。气象组组长刘长秀和预报员徐德林同志也不同意。尽管登山队领导中相当一部分人同意我们的意见,但上级的命令必须执行,我们气象组的意见只好被抛在一边了。

在这种错误命令下,登山队领导做出了如下相应的错误决定。

原来,根据气象组于3月所作的当年春季攀登珠峰的天气趋势预报:“4月下旬和5月中旬各有一次登顶好天气过程”,登山队领导曾将主力队员分为两个分队,分别利用4月下旬和5月中旬这两个好天气时段完成登顶任务。上级命令下来后,登山队领导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将两个登顶分队的主力队员合在一起,组成一个突击队,由邬宗岳任突击队长,要求一定要在5月7日前登上顶峰。

事实上,在5月7日之前6天,海拔8000-9000m内均为20m/s以上的大风,不宜于攀登顶峰。尽管以索南罗布为代表的登山英雄们到达了海拔8600m的珠峰第二台阶下,但大风阻止了英雄们攀登的道路。5月8日,珠峰8-9千米高度风速减小,宜于攀登顶峰,但因突击队长邬宗岳同志失踪,山上队员没有登顶路线图,找不到攀登“第二台阶”的路线,加之山上“弹尽粮绝”,只有在小风好天的优良登顶天气条件下被迫向山下撤退,1975年5月8日至16日的登顶好天气过程被白白放掉了。日本女子登山家正是利用这个好天气过程于5月16日从南坡登上了珠峰。

顺应自然规律的成功

1975年5月7日攀登顶峰的失败教训,清醒了人们的头脑,登山队领导和我们一起竭力遵循珠峰天气变化规律,依照气象组“5月下旬的后5天很大可能有一次宜于登顶的天气过程”的预报,于1975年5月27日下午2时9名登山英雄顺利登上了顶峰,拍摄了9名登山英雄和祖国五星红旗及金属三角架砚标在顶峰的留影,完成了上面提到的科学考察任务。世界人民看到了中国人在世界之颠与“第三女神”亲近,“第三女神”为优秀炎黄子孙而高兴!中国登山队此次登顶成功再一次证实一条自然规律:迄今为止,没有发现珠峰北坡的雨季从5月中旬开始。

五.如何认识自然

认识自然,既非易事,但绝不是高不可攀,关键在于求真务实。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毛泽东同志说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自然界当然是相对于我们每个人的极为重要的客观世界。

例如,中小尺度高低压系统的发现,“早出发早宿营”登山规律的确认,南支西风急流中心高度受山地影响的事实与认识,世界第一大峡谷的进一步确证……都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果实。

              广采信息 间接实践

对于地学家,走近自然,重视实践,这是重中之重。在此基础上,聪明的科学家,还要善于广采世界上有关的科学信息,获取间接实践知识,加快和加深认识自然步伐。

例如,雅鲁藏布江下游水汽通道的论证,世界第一大峡谷的论证……

学科交叉 相互渗透

当今科学的新的生长点,多在交叉学科,人所共知。

例如,雅鲁藏布大峡谷水汽通道作用对气候环境与人类活动影响,山脉“固体水库”作用对旱涝调节、作物生长与人类活动影响……

 

六.在认识自然中认识自我

“我是谁”,这个问题,对于每个人,对于每个群体,对于人类自身,都很难回答。但人人都避不开这个问题。首先是客观存在,人人都应知道自己,诸如,人类的起源,个人的来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和作用,自己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和作用,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和作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个人与自然的关系,个人与群体的关系……

走进自然,认识自然,认识自我

这是直接实践之途,是重要途径。

例如,个人与自然相比-渺小,认识自然可亲、可畏-尊重自然规律;循此规律,自有发现,从而更尊重自然,更求真求实,更逼近认识自我。

兼听多学,认识自然,认识自我

  这是间接实践、认识自然之途,亦可采用。

  人生难得都有同等走近自然、认识自然、认识自我的机遇,故兼听多学,借鉴前人、他人实践知识,从而认识自我,也是可取的。

例如,从《词海》中认识了“天人合一”观,从“百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启示录”一书中得到“亲近自然、尊重自然”对科学家成长的影响……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也难以求全。因为,一个人的认识非常有限,甚至难免错误。愿与读者讨论,但愿能够抛砖引玉。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275197-779304.html

上一篇:南极圈里知天命-中国中山站建站记
下一篇:缅怀潘多队友 怀念登山与科学考察结合的岁月
收藏 IP: 113.105.190.*| 热度|

3 尤明庆 张红光 zhxftcl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7: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