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真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周可真 苏州大学哲学教授

博文

骂不倒中华文化,也骂不倒毛泽东

已有 8647 次阅读 2015-4-8 15:29 |个人分类:马克思主义|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如果说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的话,那末,孔子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代表。 

孟子曰: 

由尧舜至于汤,五百有余岁;若禹、皋陶,则见而知之;若汤,则闻而知之。由汤至于文王,五百有余岁,若伊尹、莱硃,则见而知之;若文王,则闻而知之。由文王至于孔子,五百有余岁,若太公望、散宜生,则见而知之;若孔子,则闻而知之。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远也,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也,然而无有乎尔,则亦无有乎尔。” (《孟子.尽心下》) 

孔子去世百年后就被孟子称为“圣人”了。 

孟子是儒家“亚圣”,孔门后学,他称赞孔子是“圣人”的话可以不算数。但是《吕氏春秋》的作者是杂家,其杂采百家之说,其人物评论相对客观公允,且看其怎样称述孔子:

孔、墨,布衣之士也。万乘之主,千乘之君不能与之争士也。”(《吕氏春秋.不侵》)

孔丘、墨翟,无地为君,无官为长,天下丈夫女子莫不延颈举踵而愿爱利之。”(《吕氏春秋.顺说》) 

战国末年时,孔子虽不像孟子那样称其为“圣人”,但是他与墨子一样受到天下人的爱戴,其原因何在?《吕氏春秋.博志》曰:

孔、墨、宁越,皆布衣之士也,虑于天下,以为无若先王之术者,故日夜学之。”

“虑于天下”,以天下苍生为念,苦心力学,做出有益天下而让天下人信服受惠的学问,这就是为什么孔子、墨子虽为布衣之士,却能得到天下人爱戴的原因。 

《韩非子.显学》曰:

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自墨子之死也,有相里氏之墨,有相夫氏之墨,有邓陵氏之墨。故孔、墨之后,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取舍相反不同,而皆自谓真孔、墨。

这说明,到战国末期,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和墨子所创立的墨家说已平分秋色地成为天下两大显学。

 

到了汉代,先秦百家之说,武帝独尊儒术,这并非出于偶然,尤其是他独尊儒术的传统为后世代代相因,就更有其必然之故了。这个必然之故,就是相对于先秦百家中其他各派的学说,孔子学说比较符合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国情,或者也可以说,从思想的深刻性、实用性和包容性等多方面裁量,孔子思想的综合优势远非其他各派的思想所可比。后来,儒、释、道三家之学之所以可以融成一体而形成宋明新儒学,也是因为孔子思想内在地具有兼融释、道的包容性的缘故。而理学一经形成,更成为其后七百余年间中国农业社会后期的主流意识形态。

所以,孔子能被后人称颂为“至圣先师”,这是有较充分的历史根据的——“至圣”是后人对孔子道德水平与智慧水平的最高评价,“先师”是后人对孔子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历史作用和历史地位的最高评价。“至圣先师”这个称号孔子是当之无愧的,同时它也表明,孔子是春秋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亦即中华民族文化的总代表。 

对于孔子这样一位文化巨人,毛泽东是怎样评价的呢?1973年,毛泽东曾以《读封建论.呈郭老》之诗赠郭沫若: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祖龙虽死秦犹在,十批不是好文章。百代都行秦王政,孔学名高实秕糠。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在毛泽东心目中,儒学(孔学)不过是“秕糠”而已。如果这评语是他在比较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孔学)时所说,这倒不去说它了,但事实偏偏不是这样,那是出自于他对歌颂秦王政的《封建论》(柳宗元著)与儒学(孔学)的比较!也就是说,在毛泽东看来,比起柳学(子厚学说)来,儒学(孔学)只能算是“秕糠”。 

正因为毛主席对儒学(孔学)有如此看法,而且这种看法显然不是他写这首诗的时候才有的,应该是早就形成而成为“毛泽东思想”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了,所以他才会对几乎只接受过儒学(孔学)教育而从未接受过柳学教育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都抱有视之如“秕糠”的成见,为此,在毛主席所发动的文化大革命中,曾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对孔子进行猛烈大批判。我清楚地记得,当时孔老二孔老二的贬称经常见诸“两报一刊”(《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红旗》杂志),更有连篇累牍的《一批孔老二》、《再批孔老二》、《三批孔老二》的系列大批判文章。这类大批判不仅是一种彻底否定孔子思想的文化批判,还时常带有对孔子进行人身攻击的人格污辱性质。请看当时为形势所迫而不得不就范的巴金曾以萧甘为笔名所写的《孔老二罪恶的一生》之文是如何写孔子之死的: 

.....七天以后,孔老二终于咽下最后一口气,带着他的花岗岩脑袋进了棺材。” 

类似说法还见于《孔老二》(上海市卢湾区教师进修学院《孔老二》编写组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3月出版):

……7天以后,孔老二走完了他“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直至灭亡”的穷途末路,带着他的花岗岩脑袋,去见周公了。” 

笔者清楚地记得(当时我在读中学)“孔老二带着花岗岩脑袋去见周公”成为当时“评法批儒”的习用语。“花岗岩脑袋”是什么意思呢?郭沫若《就目前创作中的几个问题答<人文>记者问》有云:“有坏的东西才能显示出好的东西。我看有‘花岗岩头脑’的人也是可以写的。”这里讲得很明白,“花岗岩脑袋”就是“坏的东西” 

由此联系到央视老毕在私下场合骂毛之事,心里很是感慨。感慨什么呢?曰: 

毛泽东当年是如何对待孔子的?其喉舌《人民日报》整天喊孔老二孔老二的,还要一批孔老二再批孔老二三批孔老二!还骂孔子长着一颗花岗岩脑袋!批得多痛快,骂得多痛快呀!如今,毛泽东去世多年,也和孔子一样成为历史人物了,人们在评论毛泽东这位历史人物的时候,比毛泽东当年评论孔子时可是客气得多了,公共场合一般人都是称呼“毛泽东”或仍尊称为“毛主席”或“伟大领袖毛主席”,评论毛泽东的功过是非时,党中央的评价是:

对于“文化大革命”这一全局性的、长时间的左倾严重错误,毛泽东同志负有主要责任。但是,毛泽东同志的错误终究是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所犯的错误。毛泽东同志是经常注意要克服我们党内和国家生活中存在着的缺点的,但他晚年对许多问题不仅没有能够加以正确的分析,而且在“文化大革命”中混淆了是非和敌我。他在犯严重错误的时候,还多次要求全党认真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还始终认为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所必需的,这是他的悲剧所在。他在全局上一直坚持“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但也制止和纠正过一些具体错误,保护过一些党的领导干部和党外著名人士,使一些负责干部重新回到重要的领导岗位。他领导了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对江青、张春桥等人也进行过重要的批评和揭露,不让他们夺取最高领导权的野心得逞。这些都对后来我们党顺利地粉碎“四人帮”起了重要作用。他晚年仍然警觉地注意维护我国的安全,顶住了社会帝国主义的压力,执行正确的对外政策,坚决支援各国人民的正义斗争,并且提出了划分三个世界的正确战略和我国永远不称霸的重要思想。在“文化大革命”中,我们党没有被摧毁并且还能维持统一,国务院和人民解放军还能进行许多必要的工作,有各族各界代表人物出席的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还能召开并且确定了以周恩来、邓小平同志为领导核心的国务院人选,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根基仍然保存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还在进行,我们的国家仍然保持统一并且在国际上发挥重要影响。这些重要事实都同毛泽东同志的巨大作用分不开。因为这一切,特别是因为他对革命事业长期的伟大贡献,中国人民始终把毛泽东同志看作是自己敬爱的伟大领袖和导师。(《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一九八一年六月二十七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一致通过)》

 

但是除非照本宣科地读中央决议,并非每个普通人也都能像党中央这样科学全面客观地评价毛泽东,难免有些人有时候会对毛泽东作负面性评价,不过至今从未有人公然说过“毛学名高实秕糠”这样的话,至于他们在私下场合怎样评说,一般外人是不知道的,只有到了互联网时代,才有个别人出此“上策”——将老毕在私人小聚时针对毛泽东所讲的骂人私语拍成视频公之于广大网民,让天下人都知道有人在骂毛泽东,而且骂得很难听——拍成这段视频的人以及受理这段视频在其网上公布出来的人,就是故意要把个别人对毛泽东的不满情绪无限放大,使之形成为一种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从而左右整个社会对毛泽东的评价,以便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 

不过我想,伟大领袖毛主席是一个伟人,他怎会在乎别人怎么骂他呢?何况他自己在世时也骂过孔子呢!孔子是几千年中华民族文化的代表,骂“孔学”为“秕糠”,这几乎就是骂中华文化为“秕糠”了,但是,骂骂又能咋的?难道伟大中华文化能被个别人骂倒吗?难道伟人毛泽东能被个别人骂倒吗? 

真正有价值的历史文化是不可能被骂倒的,真正有价值的历史人物也是不可能被骂倒的,所以不要怕有人骂。怕人骂的文化,是没有多大价值的文化;怕人骂的人物,是没有多大价值的人物。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26-880804.html

上一篇:老毕的那些话语是否属于个人隐私?
下一篇:从孔子的“信”观念看其“经”“权”辩证思维
收藏 IP: 49.73.166.*| 热度|

31 袁海涛 李学宽 吴飞鹏 赵建民 吕喆 周少祥 牛凤岐 戴德昌 李永丹 鲍博 王荣林 李广勇 李斌 刘波 周洲 武夷山 李天成 徐耀 周金元 白龙亮 孙友甫 yangb919 xuexiyanjiu eat shanyecunfu tudao gjie jzpalsgg zhucele shaoyunpeng redastro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13: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