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真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周可真 苏州大学哲学教授

博文

怎样才能创造出国学研究精品? 精选

已有 4748 次阅读 2010-10-29 01:47 |个人分类:中国哲学讲座|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国学, 精品

“国学”,在最宽泛的意义上是指中国传统学术。本文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国学”概念的。

最近给本专业的研究生上课时,我对他们说,国学研究想要取得突破,必须学会用不同的学科眼光来研究本领域的问题。例如,可以用管理科学眼光来研究中国管理学思想;又如,可以用生命科学眼光来研究中国生命学思想;等等。为此,必须拓宽自己的学科视野,至少学会甚至精通一门现代科学,否则国学研究将永远不会有实质性进展,永远会停留在传统国学研究的水平上。

以中国哲学史研究为例,国学研究领域原无中国哲学史这样一门学科,是胡适先生最早以西方哲学眼光来研究国学,才使国学研究领域中出现了一门新的学科:中国哲学史。虽然胡适本人只写了《 中国哲学史》上册,但这是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开山之作,其后的中国哲学史研究都是在他所开辟的这条学术道路上前进的。

胡适以后,如冯友兰、金岳霖、梁漱溟、牟宗山等大家,都是对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兼通的学者,因其兼通中、西哲学,所以他们能运用西方哲学方法来研究国学,因而能在中国哲学史研究领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但是,以弗兰西斯.培根发表《新工具》为标志,西方学术就从哲学时代开始向科学时代过渡了。到康德写《纯粹理性批判》时,传统哲学的显赫地位已经是一落千丈,西方学术实际上已进入到科学时代。至孔德,他宣布人类进入到了实证科学时代。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恩格斯所写的《路德维希. 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其实不仅仅在于宣布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也在于宣布整个传统哲学的终结,而在其要求新哲学立基于实证科学的意义上,更是和孔德一样在于宣布人类进入到了实证科学时代。马克思和恩格斯本人就是在掌握了当时实证科学最重要的成果的基础上,才有其现代唯物主义哲学的创立.

然而,从胡适一直到现在,中国的国学研究者对现代实证科学了解得很少,能以某门现代科学的眼光和方法来研究国学者更少,这是国学研究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根本原因,也是中国哲学史研究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根本原因。

就我所知的中国哲学史研究领域而言,现在硕士生和博士生撰写学位论文是越来越难了,因为经过百年来的中国哲学史研究,几乎所有能被排进中国哲学家行列的历史人物的思想(包括一些无具体作者名字的经典著作的思想)不仅都被许多研究者研究过,而且一些主要哲学家或主要经典的思想已被研究得差不多连其每一个毛孔都触及到了,这些在恪守传统学术的导师的指导下的学生还能有多少作为呢?

诚然,像郭店楚简之类的新资料的发现是为研究者们提供了新的研究空间的,但是这类考古发掘出来的新资料毕竟极其有限,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进展决不能指靠这些新资料来拓展自己的研究空间, 根本的办法还是要靠新的研究方法的引入。

但是,新的研究方法不是中国哲学史研究者头脑里空想出来的,而必是来自于其他学科或至少是受其他学科的启示才能得到的。所以,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新进展必要靠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和了解才有可能达成。这是新一代中国哲学史研究者务必自觉意识到的。如果没有这种自觉意识,仍然像前辈那样用老一套的方法来研究同样的对象,是不可能取得超越前辈的成果的,甚至会出现一代不如一代的情况,就像中医研究那样,古代还能出现陶弘景、李时珍那样的大师,现代和当代还有什么中医研究者能够与他们相提并论的?中医研究必要靠引入现代医学科学和其他现代科学的方法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样,国学研究也必要靠引入现代科学方法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这是由科学时代学术的根本性质所决定的。

像易中天、于丹这样的研究者,按传统国学研究的标准来衡量,他们的研究水平显然并不高 ,甚至是较低的,但是他们确实在自己的国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种成就是得益于他们运用了新的方法来解读经典文本,虽然这种方法也并没有多少高明,不过是根据他们自己的生活体验对有关经典文本做出了合乎现代读者文化消费口味的解读罢了,这与运用现代科学方法来研究国学还有极大距离,然而,仅仅是这种其实在学术上并不足道的解读方法的创新就导致其研究取得了为这个时代的大众所欢迎的新成果,这是非常值得注意的。

我曾多次在课堂上说过,《老子》五千言,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学者曾经研究过它,为什么无数学者所进行的无数研究论著只有极少数可以流传于世?就是因为这些流传于世的精品是它们的作者根据其时代特殊的学术思想,运用了与之相应的研究方法来开展其研究所获得的成果。科学时代的学术思想本质上是各门科学的思想,不了解这些特殊科学或其中一门科学的思想,就无所谓了解这个时代的学术思想,当然也就不可能运用反映这个时代学术特点的研究方法来研究《老子》或其他经典文本,从而就不可能创造出可以流传于世的学术精品来。

我自己是不可能创造出可以流传于世的学术精品来了,但是希望我的同行新人能创造出学术精品,这是我所以要提出上述忠告的缘由所在。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26-378143.html

上一篇:还有必要认真的从事科研吗?
下一篇:传统学术体系和现代学术体系的差异
收藏 IP: .*| 热度|

7 张志东 王涛 黄锦芳 刘庆丰 zy88093139 yinglu hangzhou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1: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