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物若喪志,
轉瞬見殘年。
回朔幾程裡,
自作求誰憐?*
*和張九齡《照鏡見白髮》韻:
宿昔青雲志,蹉跎白髮年。
誰知明鏡裡,形影自相憐。
【宿昔】從前。
張九齡(678-740),字子壽,唐代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曲市江人,有《曲江集》、《千秋金鑒錄》。
目次:一、唐譜 二、原詩 三、蟋蟀·小序 四、章字詞解 五、譯詩
文中帶*號者為拙筆所加。
一、唐譜
1、漢·鄭玄《唐譜》
唐譜唐者,帝堯舊都之地,今曰太原晉陽,是堯始居此,後乃遷河東平陽。成王封母弟叔虞於堯之故墟,曰唐侯。南有晉水,至子燮改為晉侯。其封域在《禹貢》冀州太行、恒山之西,太原太岳之野。至曾孫成侯,南徙居曲沃,近平陽焉。昔堯之末,洪水九年,下民其咨(*嘆聲),萬國不粒。於時殺禮以救艱厄,其流乃被於今。當周公、召公共和之時,成侯曾孫僖侯甚嗇愛物,儉不中禮,國人閔之,唐之變風始作。其孫穆侯又徙於絳云。
*注釋
【晉陽】太原古稱,今太原市晉源區。
鄭《詩谱》孔疏:“以序云‘有堯之遺風’,則堯都之也。《漢書·地理志》云:‘太原晉陽縣,故詩唐國,晉水所出,東入汾’。是漢時為太原晉陽也。《史記·晉世家》云:‘唐在河、汾之東,方百里。’言百里。則堯為諸侯所居,故云‘堯始居此’。”
【河東】山西省境內黃河以東地區。秦漢於此設河東郡,唐置道,宋置路,皆稱“河東”。《漢語大詞典》卷5頁 1057。
【平陽】今山西臨汾縣。漢朝曾置縣於此。鄭《詩譜》孔疏:“《地理志》河東郡平陽縣,應劭(*153-196,東漢學者)云:‘堯都也。’則是堯為天子,乃都平陽,故云‘後遷河東平陽’也。皇甫謐(*215-282西晉學者)云:‘堯為天子,都平陽。禹受舜禪,都平陽,或于安邑,或于晉陽。’則夏都亦在晉境。故定四年《左傳》云‘命以《唐誥》(*《尙書》)而封于夏墟’,是也。此不言有夏都者,因序云‘有堯之遺風’,故指述堯事而已。《論語》注云:‘未知六百里者,晉與?衛與?’則晉初六百里矣。而《世家》云‘百里’者,言古唐國之大耳,非謂晉初唯方百里也。”【安邑】《帝王世紀》(*皇甫謐著)及《通典》(*唐杜佑撰)記載,“安邑為堯舜舊都,後為夏禹都”。最早的安邑城,在夏縣禹王城遺址,戰國時曾是魏國都城;北魏時分設北、南安邑,公元494年,南安邑成為“安邑縣”。直至1958年,安邑縣、解縣、運城鎮合為“運城縣”。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0316/22/30029535_899671858.shtml
【叔虞】晉國始祖,姬虞,字子于,周武王姬發之子,周成王姬誦同母弟,母王后邑姜(齊太公呂尚之女)。武王死後,成王年幼繼位,由叔虞的叔父周公旦攝政。周公滅亡唐國後,把唐地封給叔虞,故稱唐叔虞。
鄭《詩谱》孔疏:“孔昭十五年《左傳》稱周景王(*?-前520,姬貴,東周第十二任君主在位25年)謂晉籍談(*籍談,姬姓籍氏名談又稱籍父,晉大夫)曰:“叔父唐叔,成王之母弟也”。《晉世家》云:‘成王與叔虞戲,削桐葉為珪以與叔虞,曰:“以此封若(*汝)’。史佚(*史官)因言請擇日立叔虞。成王曰:“吾與之戲耳”。史佚曰:“天子無戲言。言則史書之”。於是封叔虞於唐’。是成王封母弟於堯之故墟也。地名晉陽,是也,南有晉水。《地理志》云:‘唐有晉水。叔虞子燮為晉侯’。是燮以晉水改為晉侯。蓋時王命使改之也。皇甫謐(mì)215—282,三国西晋时史学家)云:‘堯始封於唐,今中山(*国名)唐縣是也。後徙晉陽。及為天子,都平陽,於詩為唐國’。則唐國為平陽也。《漢書音義》臣瓚案:‘唐,今河東永安是也,去晉四百里’。又云:‘堯居唐,東於彘(zhì國名)十里。’應劭(*151-203,東漢學者)曰:‘順帝(劉保115 -144,東漢第八位皇帝,125 -144在位)改彘,曰永安’。瓚以唐國為永安。此二說,詩之唐國不在晉陽,燮何須改為晉侯?明唐正晉陽是也。”
【晉水】《淮南子·地形訓》:“晉出龍山。”髙誘註:“龍山在晉陽之西北,晉水所出,東入汾”(《漢語大詞典》卷5,頁708)。另:晉水出晉陽縣(今太原市晉源區古城營村)西懸甕山(今太原市晉祠西)” https://baike.so.com/doc/9480149-9822905.html。
【晉侯燮】姬燮(亦作燮父),周武王之孫,唐叔虞之子,西周諸侯國晉國第二任國君。唐叔虞死後,晉侯燮繼任君位。晉國在晉侯燮前稱唐國,晉侯燮繼位後遷居晉水之旁,改國號為晉,是為晉侯燮。此國號沿用六百餘年,直到西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承認趙烈侯趙籍、韓景侯韓虔、魏文侯魏斯為諸侯,晉國才被取而代之。http://ren.bytravel.cn/history/2/jinhou.html晉國故址在今陝西、河北省南部、陝西省中部及河南省西北部。後晉為其大夫韓、趙、魏所分。《漢語大詞典》卷5頁708。
【太行】太行山在山西高原與河北平原間。從東北向西南延伸。北起拒馬河谷,南至晉豫邊境黃河沿岸。《漢語大詞典》卷2頁1461。鄭《詩谱》孔疏:“《地理志》云:‘太行在河内(*漢語大詞典卷5頁1053:河內:古代指黃河以北的地區。《周禮·夏官·職方氏》:“河內曰冀州。”亦專指今河南省黃河以北地區)山陽縣(*漢置縣名屬河南郡。古城在今河南省修武縣境。漢語大詞典卷3P766)西北,恒山在故縣(*今山西沁县西南部)上曲陽(*秦始皇元年[前221]設曲陽縣[今河北曲陽縣城西],屬巨鹿郡。漢高帝元年(前206),屬恒山郡。漢文帝元年[前179]曲陽加“上”字,始稱“上曲陽”,屬常山郡。漢景帝三年[前154]平定“七國之亂”,常山郡廢,上曲陽縣屬中山國)西北。’以太行、恒山皆在河北,故屬冀州。晉之東境迫此二山,故云‘之西’。《禹貢》云:‘既修太原,至于岳陽’。鄭注云:‘岳陽縣,太岳之南。於《地理志》太原,今以為郡名。太岳在河東故縣彘東,名霍太山。’河東、太岳皆晉境所及,故云‘太原太岳之野’”。
【恆山】五嶽中的北嶽,位於山西省與河北省境內,主峰在河北省曲陽縣西北,海拔約2219米,在五嶽中高度居第三。或稱“北嶽”、“大茂山”。《漢語大詞典》卷7頁515。
【太岳】古山名,即霍山亦稱霍太山。在今山西霍縣東南。漢語大詞典卷2頁1467
【曲沃】位於山西中南部,隸屬山西省臨汾市,南鄰絳縣,東接壤翼城縣,西北隔汾河和襄汾縣相望,西南與侯馬市毗連。
鄭《詩谱》孔疏:“案《晉世家》云:‘唐叔生晉侯燮,燮生武侯(*西周第三任國君)寧族,族生成侯(*西周晉國第四人國君)服人。《地理志》云:‘河東郡聞喜縣,故曲沃也。晉成侯自晉陽徙此。’是鄭所據之文也。”
【殺禮】《周禮·秋官·掌客》:“凡禮賓客,國新殺禮,凶荒殺禮,札喪殺禮,禍烖殺禮,在野在外殺禮。(*鄭玄)注:皆為國省用愛費也。國新,新建國也。凶荒,無年也,禍烖,新有兵寇水火也。……(*賈公彥)疏:注釋曰云‘國新,新建國也’者,謂若‘刑新國用輕典’,鄭云‘新辟地立君之國’,故云新建國也。云‘凶荒,無年也’者,此則《曲禮》(*《禮記》)云‘歲凶,年穀不登者’也。云‘禍災’者,兵寇來侵為禍,水火來害為災也。云‘在野在外殺禮’者,以其野外怱(*同匆)遽(jù),禮物不可卒備,故亦殺之。”
鄭《詩譜》孔疏:“《堯典》云:‘帝曰:“咨四岳,湯湯洪水方割(*作害),下民其咨”’又稱使鯀治水,‘九載績用弗成。’《臯陶謨》(*《尚書》)云:‘禹曰:“洪水滔天,予乘四載,隨山刋木。既稷播,奏庶艱食鮮食,烝民乃粒”’。以禹既治水,萬國乃粒,是未治水之時,萬國不粒也。禮稱凶荒殺禮,明堯於九年之内,殺禮以救艱厄,故儉嗇,其流乃被於今,謂作詩時也。”
【周公、召公共和】此周公、召公,非周武王時周公旦和召公奭,而是其後裔周定公姬鼻、召穆公姬虎。“共和”一詞,有兩說。(1)周厲王處理政事引起內亂遭襲而“出奔於彘(zhì)”(《史記·周本紀》,張守節註:“《括地志》(*唐地理志)云:晉州霍邑縣,本漢彘縣,後改彘,曰永安”,今河北柏乡县北。召公以犧牲己子救下藏在己家的厲王太子靜後),遂有“召公、周公二相行政,號曰共和”(*《史記正義·周本纪》張守節引韋昭(*204―273,三國時史學家,東吳重臣)曰:“彘之亂,公卿相與和而脩政事,號曰共和也”。(2)因由共伯和代理政事。《史記正義》張守節引魯連子(魯仲連又名魯連,戰國末齊國人(有人推算約為前300一前250)云:“衛州共城縣,本周共伯之國也。共伯名和,好行仁義,諸侯賢之。周厲王無道,國人作難,王奔于彘。諸侯奉和以行天子事,號曰共和元年。”另《漢語大詞典》卷2頁85引《漢書·古今人表》“共伯和”,(唐)顏師古注:“共,國名也;伯,爵也;和,共伯之名頁。共,音恭。而《遷史》以為周召二公行政,號曰共和,無所據也”。《史記正義》張守節註:共和“十四年,厲王死于彘。共伯使諸侯奉王子靖為宣王,而共伯復歸國于衛也。《世家》云:釐侯十三年,周厲王出犇于彘,共和行政焉。二十八年,周宣王立。”共和結束。
鄭《詩譜》孔疏:“案《晉世家》云成侯生厲侯福,福生靖侯宜臼,臼生僖侯司徒。是僖侯乃成侯曾孫也。《世家》又云:‘靖侯十七年,厲王出奔于彘,大臣行政,故云共和。十八年,靖侯卒。’則僖侯元年當共和二年也,故知當共和之時”。”
【晉僖侯】姬司徒,前840-前823在位,又稱晉厘侯,西周諸侯國晉國的第七任國君;晉靖侯之子和晉獻侯之父。
【穆侯】晋穆侯(?—前785年),姬费王,器铭曰“晋侯邦父”,是西周诸侯国晋国的第九任國君,前811—前785在位。
【絳】春秋晉國舊都。今山西翼城縣東南。穆侯自曲沃遷都於此,及景公(?—前581)遷新田,稱為新绛,遂稱此為故绛。孝公(?─约前377)時改名為翼(《漢語大詞典》卷9頁828)。
鄭《詩譜》孔疏:“案《晉世家》云僖侯生獻侯籍,籍生穆侯費王。是也。知‘徙於絳’者,以成侯徙居曲沃,則曲沃為晉都矣。至昭公(*?-前526,姬夷,前531-前526在位)之時,分曲沃以封桓叔(*晉穆公次子成師)。則正都不在曲沃,明昭公已前已徙絳矣。知穆侯徙者,蓋相傳為然。《地理志》云‘河東絳縣,晉武公自曲沃徙此’者,以桓叔别封曲沃,武公既并晉國,徙就晉都,故云自曲沃徙此耳,非謂武公始都絳也。然則穆侯以後,晉恒都絳,而隱五年《左傳》云:‘曲沃莊伯伐翼,翼侯奔隨。’又謂之為翼者,杜預云:‘翼,晉舊都,在平陽絳邑縣東,穆侯徙絳,昭侯以下又徙於翼。及武公并晉,又都絳也。’莊二十六年《左傳》稱晉獻公命士蔿城絳,‘以深其宫’,明是武公徙絳也。《晉世家》云:獻公使士蔿‘盡殺諸公子,而城聚都之,命曰絳’。案《左傳》云:‘晉士蔿使羣公子盡殺游氏之族,乃城聚而處之。冬,晉侯圍聚,盡殺羣公子。’則城聚以處羣公子,非晉都也。《世家》言命聚曰絳,非也。《世家》又云:穆侯卒,弟殤叔立。四年,為穆侯太子仇(*桓叔兄)所殺,仇立,是為文侯。三十五年卒,昭侯立。元年,封其叔父成師于曲沃。七年,為大臣潘父所殺,子孝侯立。十五年,為曲沃莊伯所殺,子鄂侯郤立。六年,當魯隱五年,卒,子哀侯光立。九年,為曲沃武公所虜,子小子侯立。四年,為曲沃武公誘而殺之,哀侯弟緡立為晉候。二十八年,曲沃武公伐晉侯緡,滅之。周僖王命曲沃武公為晉君。武公已即位三十七年矣。又二年,卒,子獻公詭諸立。二十六年卒。此其君次也。案隱五年《左傳》:‘曲沃莊伯伐翼,翼侯奔隨。秋,王命虢公伐曲沃,而立哀侯于翼。’六年《傳》曰:‘翼九宗五正頃父之子嘉父逆晉侯于隨,納諸鄂,晉人謂之鄂侯。’則哀侯之立,鄂侯未卒。《世家》言卒,非也。”
《唐風》主題。
鄭《詩譜》孔疏:“其詩則《蟋蟀》刺僖公,為僖公詩也。《山有樞》、《掦之水》、《椒聊》、《鴇羽》序言昭公,則昭公詩也。《綢繆》、《杕杜》、《羔裘》在其間,從可知也。《無衣》《有杕之杜》則皆刺武公,則武公詩也。《葛生》、《采苓》刺獻公,則獻公詩也。鄭於左方中皆以此而知。案鄭詩《出其東門序》云:‘公子五爭’。五公子爭,突最處後,知《出其東門》為厲公之詩。《鴇羽序》云:‘昭公之後,大亂五世。’小子侯處五世之末,《鴇羽》不為小子侯詩者,以昭公肇為亂階,五世不息,君子從役,昭公所為,雖復後世始作,而主刺昭公,故序云‘昭公之後’,明其刺昭公也。《出其東門》由兵革不息,而男女相棄,民人思保其室家,乃是當時之事,故為厲公之詩,但序本為亂之由,故言‘公子五爭’耳。此實晉也,而題之曰‘唐’,故序每篇言晉。《鴇羽》、《杕杜》既言刺時,於文不可言晉,從上明之可知也。”
2、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卷五·唐譜
唐者,周成王之母弟叔虞所封也。其地,帝堯夏禹所都之墟,漢曰太原郡,在古冀州太行、恒山之西、大原、大岳之野。其南有晉水,叔虞之子變父因改爲晉侯。至六世孫僖侯名司徒,習堯儉約遺化,而不能以禮節之。今詩本其風俗,故云唐也。
3、宋·朱熹《唐譜》
唐,國名。本帝堯舊都。在禹貢冀州之域、大行恆山之西、大原大岳之野,周成王以封弟叔虞爲唐侯。南有晉水,至子爕乃改國號曰晉。後徙曲沃,又徙居絳。其地土瘠民貧,勤儉質朴,憂深思遠,有堯之遺風焉。其詩不謂之晉而謂之唐,蓋仍其始封之舊號耳。唐叔所都,在今大原府,曲沃及絳皆在今絳州。*今山西運城市有新绛縣。
*魏国附庸於晉為晉大夫國,後被周王封為侯國,魏風疑似“晉”風。唐国改為晉國,唐風實是晉風。魏、唐、晉在山西,從今天看,《魏風》、《唐風》都算晉詩。
二、原詩
共三章,每章八句。
·蟋蟀在堂,嵗聿(yù)其莫(mù)。今我不樂,日月其除(zhù)。無已(yǐ)大康,職思其居。好(hào)樂無荒,良士瞿瞿(jù)。
·蟋蟀在堂,嵗聿其逝。今我不樂,日月其邁。無已大康,職思其外。好(hào)樂無荒,良士蹶蹶(guì)。
·蟋蟀在堂,役車其休。今我不樂,日月其慆(tóu)。無以大康。職思其憂。好(hào)樂無荒,良士休休。
三、蟋蟀·小序
《序》:“《蟋蟀》,刺晉僖公也。儉不中禮,故作是詩以閔之,欲其及時以禮自虞樂也。此晉也,而謂之唐,本其風俗,憂深思遠,儉而用禮,乃有堯之遺風焉。” 陸音義:“蟋音悉,蟀所律反。《說文》蟀作𧍓(*音帥)。僖,許其反,《史記》作‘釐侯’。中,丁仲反。樂音洛,下皆同。思,息嗣反,注同。”
鄭箋:“憂深思遠,謂宛其死矣,百歲之後之類也。”
孔疏:箋“憂深……之類”,謂宛其死矣者,此二文計及死後之事,是其憂念深,思慮遠也。言‘之類’者,憂深思遠之事,非獨在此二文,以其二事顯見,故引當之耳。其實諸篇皆有深遠之志。《羔裘》(*《唐風》總120)箋云:‘民之厚如此,亦唐之遺風。’亦以其事顯見,故言之耳。”
朱熹《詩序辯說·蟋蟀》:“河東地瘠民貧,風俗勤儉,乃其風土氣習有以使之,至今猶然,則在三代之時可知矣。《序》所謂‘儉不中禮’,固當有之,但所謂刺僖公者,蓋特以諡得之,而所謂‘欲其及時以禮自娛樂’者,又與詩意正相反耳。況古今風俗之變,常必由儉以入奢,而其變之漸,又必由上以及下,今謂君之儉反過於初,而民之俗猶知用禮,則尤恐其無是理也。獨其‘憂深思遠’,‘有堯之遺風’者為得之。然其所以不謂之晉而謂之唐者,又初不為此也。”
章解:
孔疏:“作《蟋蟀》詩者,刺晉僖公也。由僖公太儉偪下,不中禮度,故作是《蟋蟀》之詩,以閔傷之,欲其及歲暮閒暇之時,以禮自娯樂也。以其太儉,故欲其自樂。樂失於盈,又恐過禮,欲令節之以禮,故云‘以禮自娯樂’也,欲其及時者,三章上四句是也。以禮自娯樂者,下四句是也。既序一篇之義,又序名晉為唐之義。此實晉也,而謂之唐者,太師(*樂官)察其詩之音旨,本其國之風俗,見其所憂之事,深所思之,事遠儉約而能用禮,有唐堯之遺風,故名之曰‘唐’也。故季札見歌《唐》曰:‘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遺風乎!不然,何其憂之遠也?’是憂思深遠之事,情見於詩。詩為樂章,樂音之中有堯之風俗也。”
四、章字詞解
第一章:蟋蟀在堂,嵗聿(yù)其莫(mù)。今我不樂,日月其除(zhù)。無已(yǐ)大康,職思其居。好(hào)樂無荒,良士瞿瞿(jù)。
【蟋蟀在堂,嵗聿(yù)其莫(mù)。今我不樂,日月其除(zhù)】
【蟋蟀】毛傳:“蟋蟀,蛬也。九月在堂,聿遂除去也。” 陸音義:“蛬,俱勇反(qióng),沈又九共反,趨織也,一名蜻蛚。”
孔疏:傳“蟋蟀……除去”,“‘蟋蟀,蛬’,《釋蟲》文。李廵曰:‘蛬,一名蟋蟀,蟋蟀,蜻蛚也。’郭璞曰:‘今趨織也。’陸璣《疏》云:‘蟋蟀似蝗而小,正黑有光澤如漆,有角翅。一名蛬,一名蜻蛚。楚人謂之王孫,幽州人謂之趨織。里語曰:‘趨織鳴,嬾婦驚’,是也。”
【在堂】孔疏:“《七月》之篇說蟋蟀之事云:‘九月在戶’。此傳云‘九月在堂’,堂者,室之基也。戶内戶外總名為堂。《禮運》(*禮記)曰:‘醴醆在戶,粢醍在堂’,對文言之,則堂與戶别,散則近戶之地亦名堂也。故禮言升堂者,皆謂從階至戶也。此言在堂,謂在室戶之外,與戶相近,是九月可知。”
朱傳:“賦也。蟋蟀,蟲名,似蝗而小,正黑有光澤如漆,有角翅,或謂之促織。九月在堂。”
【聿(yù)】陸音義:“聿,允橘反。”孔疏:“時當九月,則歲未為暮,而言‘歲聿其暮’者,言其過此月後,則歲遂將暮耳。謂十月以後為歲暮也,此月未為暮也。《采薇》云‘曰歸曰歸,歲亦暮止’。其下章云:‘曰歸曰歸,歲亦陽止’,十月為陽,明‘暮止’亦十月也。《小明》云:‘歲聿云暮,采蕭穫菽’。采穫是九月之事也。云歲聿,云暮,其意與此同也。歲實未暮而云聿暮,故知聿為遂。遂者,從始嚮末之言也。”
朱傳:“聿,遂。”
【莫(mù)】陸音義:“莫音暮”。朱傳“莫音暮。莫,晚。”顧炎武《詩本音》卷三:“莫,十一暮”。
【我】鄭箋:“我,我僖公也。蛬在堂,歲時之候,是時農功畢,君可以自樂矣。今不自樂,日月且過去,不復暇為之,謂十二月,當復命農計耦耕事。
孔疏:箋“我我……耕事”,“勸君使之自樂,故知‘我,我僖公也’。《七月》箋云;‘言此者,著將寒有漸。’《蟋蟀》記將寒之候,此言歲時之候者,《七月》下文論備寒之事,故為寒來之候。此云歲聿其暮,故云歲時之候。《月令》季冬云‘告民出五穀,命農計耦耕,修耒耜具田器。’注云:‘大寒氣過,農事將起’,是十二月以後,不暇復為樂也。禮,國君無故不徹懸。必須農功之隙乃作樂者,場功未畢,勸課農桑,雖不徹鐘鼔,有時擊奏,未得大設燕飲,適意娯樂也。《七月》云:‘九月肅霜,十月滌場,朋酒斯饗。’言豳君閒於政事,乃饗羣臣。是十月為自樂之時也。”
朱傳:“樂音洛,下同”。
【除】孔疏:“除者,棄去之名,故為去也。”
陸音義:“除,直慮反,注同。”。朱傳:“除去聲。除,去也”。
陸音義:“復,扶又反。”
【無已(yǐ)大康,職思其居】
【已(yǐ)】毛傳:“已,甚。”孔疏:“已訓止也。物甚則止,故已為甚也。”
【大康】毛傳:“康,樂。” 孔疏:“‘康,樂’,《釋詁》文。”朱傳:“大音泰。大康,過於樂也。”
【職】毛傳:“職,主也(朱傳同)。” 孔疏:“‘職,主’,《釋詁》文。”
【其居】孔疏:傳不解‘其居’之義,二章‘其外’,傳以‘外’為禮樂之外,則‘其居’謂以禮樂自居,則‘職思其外’謂常思禮樂,無使越於禮樂之外也。‘職思其憂’,傳曰‘憂,可憂’,謂踰越禮樂至於荒淫則可憂也。故王肅云:‘其居,主思以禮樂自居也。其外,言思無越於禮樂也。其憂,言荒則憂也。”
鄭箋:“君雖當自樂,亦無甚大樂,欲其用禮為節也,又當主思於所居之事,謂國中政令。”
孔疏:箋“君虽……政令”,“以序言‘欲其以禮自娯樂’,故知欲其用禮為節也。《樂記》(*禮記))曰:‘禮主其減,樂主其盈。禮減而進,以進為文。樂盈而反,以反為文。’注云:‘禮主其減,人所倦。樂主其盈,人所歡。進謂自勉強,反謂自抑止。’是禮須勤力行之,惟恐倦怠。樂者令人歡樂,惟恐奢放。詩人既勸自樂又恐過度,故戒之使用禮也。箋以上句言‘無已大康’,已是禮樂自居,復言‘職思其居’,不宜更處禮樂。居謂居處也。二章言外,謂居處之外,則其居謂所居之處,故易傳以為主思所居之事,謂國中政令也。其居既是國中,則知其外謂國外至四境也。四境之外則有鄰國,故其憂為鄰國侵伐之憂。詩人戒君所思,思其自近及遠,故從内而外也。”
陸音義:“大音泰。徐勑佐反,下同。居義如字,協韻音據。”
【好(hào)樂無荒,良士瞿瞿(jù)】
【好(hào)】陸音義:“好,呼報反,下同。”朱傳:“好,去聲”。
【荒】毛傳:“荒,大也。” 孔疏:傳“荒大……禮義”,“荒為廣遠之言,故為大也。”
【瞿瞿(jù)】毛傳:“瞿瞿然,顧禮義也。”陸音義:“瞿,俱具反。”朱傳:“瞿音句。瞿瞿,却顧之貌。”
孔疏:“《釋訓》云:‘瞿瞿,休休,儉也。’李廵曰:‘皆良士顧禮節之儉也。’此傳云‘顧禮義’,下傳云‘休休,樂道之心’,皆謂治身儉約,故能樂道顧禮也。”
鄭箋:“荒,廢亂也。良,善也。君之好樂,不當至於廢亂政事,當如善士瞿瞿然顧禮義也。”
孔疏:箋“荒廢……禮義”。 “《宛邱》序云:‘淫荒昏亂’,《還》及《盧令》序云:‘刺荒也’。荒者,皆謂廢亂政事,故易傳以荒為廢亂也。‘良,善’,《釋詁》文。”
章解:
孔疏:“蟋蟀……瞿瞿”,“毛以為,僖公儉不中禮,詩人戒之,欲令及時自樂。言九月之時,蟋蟀之蟲在於室堂之上矣。是歲晚之候,歲遂其將欲晚矣。此時農功已畢,人君可以自樂。今我君僖公不於此時自樂,日月其將過去,農事又起,不得閒暇。而為之君,何不及時自樂乎?既勸君自樂,又恐其過禮。君今雖當自樂又須用禮為節。君若自樂,無甚大樂,當主思其所居之事,當以禮樂自居,無得忽忘之也。又戒僖公,君若好樂,無得大好之,當如善士瞿瞿然顧於禮義,勿使踰越於禮也。
鄭唯‘其居’,謂‘國中政令’,‘荒’謂‘廢亂政事’為異,餘同。”
朱傳:“唐俗勤儉,故其民閒終歲勞苦,不敢少休,及其歲晚務閒之時,乃敢相與燕飲為樂而言,今蟋蟀在堂,而歲忽已晚矣。當此之時而不為樂,則日月將舍我而去矣。然其憂深而思遠也,故方燕樂而又遽相戒曰:今雖不可以不為樂,然不已過於樂乎,盍亦顧念其職之所居者,使其雖好樂而無荒。若彼良士之長慮而却顧焉,則可以不至於危亡也。蓋其民俗之厚,而前聖遺風之遠如此。”
第二章:蟋蟀在堂,嵗聿其逝。今我不樂,日月其邁。無已大康,職思其外。好樂無荒,良士蹶蹶(guì)。
【蟋蟀在堂,歲聿其逝。今我不樂,日月其邁】毛傳:“邁,行也。”朱傳:“邁,叶力制反”。
【無已大康,職思其外】
【外】毛傳:“外,禮樂(*音岳)之外。” 陸音義:“禮樂之樂,音岳。”鄭箋:“外謂國外至四境。”朱傳:“外,叶五墜反。外。餘也。其所治之事,固當思之。而所治之餘亦不敢忽。蓋其事變,或出於平常思慮之所不及,故當過而備之也。”
【好樂無荒,良士蹶蹶】
【蹶蹶(guì)】毛傳:“蹶蹶,動而敏於事。”陸音義:“蹶,俱衛反。”
孔疏:傳 “蹶蹶于事”,“《釋詁》云:‘蹶,動也。’《釋訓》云:‘蹶蹶,敏也。’”
朱傳:“蹶蹶,動而敏於事也。”
康典第1213頁:“guì…姑衞切,音劌。《爾雅·釋詁》蹶,動也。蹶蹶,敏也。《詩·唐風》良士蹶蹶。《傳》動而敏於事。”
第三章:蟋蟀在堂,役車其休。今我不樂,日月其慆(tóu)。無以大康。職思其憂。好樂無荒,良士休休。
【蟋蟀在堂,役車其休】鄭箋:“庶人乘役車,役車休,農功畢,無事也。” 孔疏:箋 “庶人……無事”,“庶人乘役車,《春官·巾車》文也,彼注云:‘役車方箱,可載任器以供役。然則收納禾稼亦用此車,故役車休息是農功畢,無事也。《酒誥》(*《尙書·周書》)云:‘肇牽車牛,遠服賈用,孝養厥父母。’則庶人之車冬月亦行。而云“休”者,據其農功既終,載運事畢,故言休耳。不言冬月不行也。”
朱傳:“賦也。庶人乘役車。歲晚則百工皆休矣。”
《毛詩注疏卷十唐風考證》:“《唐風·蟋蟀》章‘役車其休’,箋:‘庶人乘役車。役車休,農功畢。’張溥注疏:合纂作:庶人乘役車也。休,農功畢。
【今我不樂,日月其慆(tóu)】毛傳:“慆,過也。” 陸音義:“慆,吐刀反”。朱傳:“慆音叨;叶佗侯反。慆,過也。”
【無已大康,職思其憂】毛傳:“憂,可憂也。”鄭箋:“憂者,謂鄰國侵伐之憂。”
【好樂無荒,良士休休】毛傳:“休休,樂道之心。”朱傳:“休休,安閑之貌。樂而有節不至於淫,所以安也。”
五、譯詩
秋鬥蟋蟀歲遂去,今我不樂日月枯。樂若太過國事誤,善士顧禮樂有度。
秋鬥蟋蟀歲遂逝,今我不樂日月失。樂宜適止防意外,良士節樂勤政事。
秋鬥蟋蟀役車休,今我不樂日月流。樂有所止當思憂,良善士樂適安悠。
2024年7月5日星期五,2024年7月12日星期五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胡文政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246608-1442062.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