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政
《詩經》筆記:1國風3邶風18新臺·總43
2022-12-9 09:44
阅读:1420


髙峻新臺漪漣漫,

侯公又娶裊憑闌。

新女愿違惜已晚,

性惡口柔令心寒。*

*和戴叔倫《蘇溪亭》韻:

蘇溪亭上草漫漫,誰倚東風十二闌。

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戴叔倫(732—789年),字幼公(一作次公),唐代潤州金壇今江蘇省金壇人。進士出身,曾任杭州刺史、容管經略使等職。晚年出家做了道士。明人輯有《戴叔倫集》。溪亭,在今浙江義烏縣。汀音廳,岸邊平地。

目次:一、原詩  二、新臺·小序  三、章字词解  四、譯詩

文中带*號者爲拙筆所加。

一、原詩

共三章,每章四句

·新臺有泚(cǐ),河水瀰瀰。燕婉之求,籧(qú)篨(chú)不鮮(xǐ)。

·新臺有灑(xiǎn),河水浼浼(miàn)。燕婉之求,蘧篨不殄(tiǎn)。

·魚罔之設,鴻則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二、新臺·小序

《序》:“《新臺》,刺衛宣公也。納伋之妻,作新臺于河上而要之。國人惡之而作是詩也。”

鄭箋:“伋,宣公之世子。”

陸音義:“新臺,馬云:脩舊曰新。《爾雅》云:“四方而高曰臺”。孔安國云‘土高曰臺’。伋音急,宣公世子名,要,於遙反。惡,烏路反。”

孔疏:“此時伋妻盖自齊始來,未至於衛,而公聞其美,恐不從已,故使人於河上為新臺,待其至於河,而因臺所以要之耳。若已至國,則不須河上要之矣。”

朱熹《詩序辯說·新臺》無評論。

三、章字詞解

第一章:·新臺有泚(cǐ),河水瀰瀰。燕婉之求,籧(qú)篨(chú)不鮮(xǐ)。

新臺有泚(cǐ),河水瀰瀰

泚(cǐ)】毛傳:“泚,鮮明貌。陸音義:“泚音此,徐又七禮反,鮮明貌。《說文》作‘玼’,云:‘新色鮮也。’朱傳:“泚音此”,其余同。

【瀰瀰】毛傳:“瀰瀰,盛貌。水所以潔汙穢,反于河上而為淫昏之行。” 陸音義:“瀰,莫爾反,徐又莫啓反,水盛也。《說文》云:‘水滿也。’” 陸音義:“汙音烏。行,下孟反,篇注同。”朱傳:“瀰音米。……瀰瀰,盛也。”

孔疏:傳“此鮮……之行”,“此與下傳互也。臺泚言鮮明,下言高峻,見臺體高峻而其狀鮮明也。河瀰言盛貌。下言平地,見河在平地而波流盛也。以公作臺要齊女,故須言臺,又言河水者,表作臺之處也。言水流之盛者,言水之盛流,當以潔汙穢。而公反於其上為淫昏,故惡之也。”

【燕婉之求,籧(qú)篨(chú)不鮮(xǐ)】

【燕婉】毛傳:“燕,安。婉,順也”;朱傳同。

【籧(qú)篨(chú)】毛傳:“籧篨,不能俯者。”

孔疏:傳“籧篨,不能俯者”,“籧篨、戚施,本人疾之名,故《晉語》云‘籧篨不可使俯,戚施不可使仰’,是也。但人口柔者,必仰面觀人之顔色而為辭,似籧篨不能俯之人,因名口柔者為籧篨,面柔者,必低首下人,媚以容色,似戚施之人,因名面柔者為戚施。故箋云‘籧篨口柔,常觀人顔色而為之辭,故不能俯。’戚施面柔,下人以色,故不能仰也。時宣公為此二者,故惡而比之。非宣公實有二病,故箋申傳意以為口柔、面柔也。籧篨口柔,戚施面柔,《釋訓》文。李廵曰籧篨巧言好辭,以口饒人,是謂口柔。戚施和顔悦色以誘人,是謂面柔也。”

朱傳:“籧音蕖,篨音除。……籧篨,不能俯疾之醜者也。蓋籧篨本竹席之名,人或編以為囷,其狀如人之擁腫而不能俯者,故又因以名此疾也。”

【鮮(xǐ)】鄭箋:“鮮,善也。伋之妻,齊女,來嫁於衛,其心本求燕婉之人。謂伋也,反得籧篨不善,謂宣公也。籧篨口柔,常觀人顔色而為之辭,故不能俯者也。”

陸音義:“鮮,斯踐反;王,少也。依鄭又音仙。”朱傳:“鮮,斯淺反;叶想止反。……鮮,少也。”陳第《毛詩古音攷》卷一:“鮮音洗”。顧炎武《詩本音》卷二:“鮮,古音犀。《尚書大傳》曰:‘西方者何,鮮方也’。西本音先,今讀犀。鮮本音犀,今讀仙,二字互誤。”

章解:

孔疏:“新檯……不鮮”,“毛以為,衛人惡公納伋之妻,故言所要之處。云公新作高臺,有泚然鮮明,在於河水瀰瀰之處,而要齊女以為淫昏也。水者所以潔汙穢,反於河上作臺而為淫昏之行,是失其所也。又言齊女來嫁,本燕婉之人,是求欲以配伋,乃今為所要,反得行籧篨佞媚之行不少者之宣公,是非所求也。”

朱熹:“舊說以為衛宣公為其子伋娶於齊,而聞其美欲自娶之,乃作新臺於河上而要之,國人惡之而作此詩以刺之。言齊女本求與伋為燕婉之好,而反得宣公醜惡之人也。”

第二章:新臺有灑(xiǎn),河水浼浼(miàn)。燕婉之求,蘧篨不殄(tiǎn)。

【新臺有灑(xiǎn),河水浼浼(miàn)】

【灑(xiǎn)】毛傳:“灑,高峻也。” 陸音義“灑,七罪反,《韓詩》作‘漼’,音同,云‘鮮貌’。”朱傳:“灑音璀,叶先典反。……灑,高峻也。”

【浼(miàn)】毛傳:“浼浼,平地也。”陸音義“。浼,每罪反。《韓詩》作‘浘’,浘音尾,云‘盛貌’。”朱傳:“浼音每,叶美辨反……浼浼,平也。”

【燕婉之求,籧篨不殄】

【殄】毛傳:“殄,絶也。” 鄭箋:“殄,當作腆。腆,善也。”

陸音義:“殄,毛徒典反,鄭改作‘腆’,吐典反。” 孔疏:傳“殄,絶”,“《釋詁》文。言齊女反得籧篨之行而不絶者,謂行之不止常然。推此則首章‘鮮’為‘少’。傳不言耳,故王肅亦為‘少’也。朱傳:“殄,絶也,言其病不已也。

孔疏:“箋云:‘籧篨口柔,當不能俯,言‘少’與‘不絶’,非類也。故以上章‘鮮’為‘善’,讀此‘殄’為腆,腆與殄古今字之異,故《儀禮》注云‘腆’,古文字作‘殄’,是也。”

第三章:魚罔之設,鴻則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魚網之設,鴻則離之】

毛傳:“言所得非所求也。”

鄭箋:“設魚網者宜得魚,鴻乃鳥也,反離焉,猶齊女以禮來求世子而得宣公。”

朱傳:“興也。鴻鴈之大者,離,麗也。戚施不能仰,亦醜疾也。”康典第1511頁:麗“lí《釋名》:麗,離也。言一目視天,一目視地,目明分離,所視不同也。”

【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毛傳:“戚施,不能仰者。”鄭箋:“戚施面柔,下人以色,故不能仰也。”

章解:

朱傳:“言設魚網而反得鴻,以興求燕婉而反得醜疾之人,所得非所求也。”

跋:

朱傳:“《新臺》凡宣姜事,首末見《春秋傳》,然於《詩》,則皆未有考也,諸篇放此。”

四、譯詩

新臺鮮亮水漫漪,本尋順安反受恥。

新臺髙峻水平緩,本尋安謐卻無善。

設網求魚鴻雁离,本尋儀好得醜疾。

2022年11月19日星期六,2022年12月9日星期五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胡文政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246608-1367180.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0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