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tPub编辑
生娃、坐月子、修改标书...硕士妈妈拿下国自然基金的超强攻略分享
2022-10-13 15:12
阅读:18570

2022年2月初,女儿降生,也许是女儿带给我的幸运,也许是前期积累,我在2021年度标书的基础上,坐月子期间用了10余天的时间修改标书,最终成功拿下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

我将我的经验总结如下,希望可以帮到更多拟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青年学者,也欢迎大家与我交流。

一、提早谋划

提早谋划,提早谋划,提早谋划,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开展一项任务前,我喜欢提前做计划,把大任务分成几个小任务,而后根据时间按部就班地完成每一个小任务。

这种方式的好处就是不拖拉,不卡deadline,即便遇到突发情况,也能较好地应对,不至于时间冲突不能或者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

对于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这样的大任务,必须本着提早谋划的原则,下面是我的时间安排表:

表1 国自然任务安排时间表

日期
任务安排
2019.7-2020.7
5篇代表作
2020.8-2020.11
研究基础/预实验
2020.12-2021.1.10
标书初稿
2021.1.17
单位出第一轮专家审查结果
2021.1.18-2021.2.17
标书打磨
2021.1.18
单位出第二轮专家审查结果
2021.2.19-2021.2.25
标书打磨
2021.2.26
业内专家给出指导意见
2021.2.27-2021.3.2
标书打磨
2021.3.3-2021.3.4
标书提交
2021.8
失败
2021.9-2021.10
研读专家反馈意见,分析未中标原因
2021.11
修改标书,着重梳理研究方案部分
2021.12-2022.1
搁置
2022.2
生娃,坐月子,修改标书
2022.3
提交标书
2022.9.8
成功

提早谋划,都谋划些什么呢?我将重点分享以下三点:

谋划代表作——SCI论文是进阶门槛

国青年需要5篇代表作,5篇代表作反映的是申请人的研究基础与研究潜力,直接决定本子的去留。

尤其对于一名硕士,没有博士身份加持,我更需要代表作证明自己的研究能力,5篇代表作就好像是5颗原石,聚齐才能迸发潜力,召唤神龙。

所以,积累5篇代表作,为自己奠定进阶门槛

我之前听国自然讲座提到,面上项目代表作要求至少3篇与拟撰写标书研究方向相关(牛文1篇相关也OK),青年项目代表作至少1篇与拟撰写标书研究方向相关(牛文1篇相关也OK)。

因为我自己是没有牛文的,所以我给自己的要求是5篇代表作均要与拟撰写标书研究方向相关,而且是一作/通讯SCI,当然,分值越高越好。

我是2019年硕士毕业,当时自己发表3篇SCI,还无法凑成5篇代表作,故2020年度没有申报,而是着手做实验,写文章,发文章

经过1年多的积累,另外2篇SCI已发表,5颗原石聚集。2020年7月,我开始正式谋划国青年的撰写工作。

谋划选题——有什么菜做什么饭

大佬才有选题一说,我一个小硕,我不配。因为大佬一般有2-3个研究方向,每个研究方向都有相应的研究基础;

而我,只有一个方向,只做过一项课题,而这个课题又是老板赋予的。故而,我的国青年能且只能在我的硕士课题基础上深入和延展。

大方向定了,接下就是确定关键科学问题和研究思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这种高规格课题,资助的一定是一个领域的前沿和热点,一定是具有引领性、创造性的,研究目标旨在解决领域难题的。因此,这个关键科学问题一定很关键,这个研究思路一定很创新。

选题直接决定一个标书的成败,正如一些专家说道:选题才是王道。

为了得到一个新颖、独特、有科学价值,以及对前沿领域有潜在贡献的选题,我首先做的一个工作是检索历年与我的专业相关的受资助的研究项目的题目和摘要(一般摘要只能看3年及以前资助的),分析他们的科学问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以及申报代码,学习他们的选题思路和撰写套路。

接下来是梳理自己的既往研究工作的脉络,寻找突破点。谋划选题应与谋划代表作同步进行,多阅读文献,多看相关书籍,多联想多借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我的突破点是在与主任的一次无意谈话中,主任提到国外的一种病人管理理论触到我的神经,回去后立刻查阅资料,最终确立了我的创新选题。

谋划研究基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确定了选题,只有代表作还不够,还需要本次拟研究内容的研究基础。

这一点不难理解,之前也听过其他专家的讲座,国自然作为一项高规格、高级别的课题,申报时一点预实验都没有,给钱才开始做,不可能得到专家的信任,弓调马服,方能胜焉。

2020年7月到11月,我着手开展预实验工作,并把相应的研究结果整理成SCI文章投出去。

此时,接收不接收我都不那么着急了,因为已有5篇代表作,接收就锦上添花,不接收也不会影响我的节奏,这就是提前谋划的好处。

基础工作已经完成,下面开始正式投入到标书的撰写工作中。

二、标书撰写技巧

标书与论文不同,标书没有修改的机会,是一锤子买卖,所以标书很重要,质量必须高。标书的每一部分都不能忽视,也不容小觑。

2021年度未中标,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认真雕琢所谓的重要的部分,如摘要、立项依据、研究内容,而相对忽视了研究方案的撰写,结果评审意见就在研究方案部分出了问题,使得评审专家质疑我整个研究方案的可行性。

水涨船高,随着历年来标书撰写质量的提升以及标书打包评审机制,专家评审的时候不再是“挑”一份标书的优点,而是去“找”一份标书的不足。但凡能被专家找到“漏洞”,那肯定“必死无疑”。

因此,我的观点是,标书中每一个部分都同样重要,都同样需要工匠一样的心态来用心雕琢。国自然标书有严格的撰写模板,应按照要求撰写每一部分。

为了便于说明,我将这些部分分为三大模块。

模块一:题目、摘要、立项依据、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以及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特色与创新之处;

模块二: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年度计划与预期成果;

模块三:研究基础。

接下来分模块讲解每部分的撰写经验。

模块一——有趣的灵魂

模块一是最难的,是标书的灵魂,体现了标书的高度、深度和创新度,直接决定标书的去留,这里面的每一部分都需要构思与设计,仔细考究。

1. 题目。

题目是标书的点睛之笔,一定要吸睛。一般在选题阶段对标书的题目便有初步的想法了,在撰写阶段,就是斟酌斟酌再斟酌,凝练自己标书的题眼。

一个较容易的方法是,模仿既往中标标书的题目,比如我们管理学部常常是机制+干预,那我首先凝练自己的机制,而后凝练自己的干预手段,将这两部分组成一个题目,而后再逐步修改。

修改就是让别人“似懂非懂”,以管理学部申报为例,一般为借鉴一个新理论,抓住一个新热点,利用一个新方法等等。总而言之,国青年标书题目要新,要有前沿性。

2. 摘要。

摘要是标书的高度凝练和概括,直接显示标书的核心内。有传言决定标书命运的三分钟是标题、摘要、关键词。所以摘要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摘要400字符,惜字如金,既要内容全面又要简洁明了。

建议的写作方式为

①一句话说明领域内的难题,提出本研究关键科学问题;

②顺势切入前期研究工作,阐明前期工作揭示和发现了什么;

③提出本课题拟研究的内容和先进之处;

④阐述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英文摘要注意语句通畅,表达地道,无表达错误。

3. 立项依据。

立项依据是论述“为什么做”,要讲清楚拟解决关键科学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写法上应以提出自己科学问题和研究思路为主线展开论述,并说明国内外研究现状和适当引用申请人自己的研究工作。立项依据要符合科学演绎法,依据充分。

建议的写作结构:由研究背景引出现实问题,总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申请人既往研究基础,引出本次研究的科学问题,论述本项目解决关键科学问题的路径和先进之处,本项目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一个好的立项依据应图文并茂,如既往研究结果图、科学假说图。整个立项依据以20-30篇参考文献为宜,近3年的参考文献为主。

适当引用本领域顶级期刊的文章,反映对本领域的了解程度;引用一些国内同行的文章,表示对国内研究的熟悉程度。

最后,引用1-3篇申请人自己发表的文章并用不同颜色突出显示也是极好的。

4. 关键科学问题、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这三部分写好既难也容易,关键是把握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即相互承接、相互呼应的关系,进而形成闭合环路。

一般来说,我建议先写关键科学问题,因为关键学科问题承接于立项依据,是文章的核心研究问题。我的写法是先总述一个关键科学问题,再将该科学问题细化为3个子科学问题。

接下来是撰写研究目标,关键科学问题确立后撰写研究目标便非常顺利成章,因为目标就是解决这些关键科学问题后所能达到的目的。

我的写法也是先总述一个大的研究目标,而后将这个大研究目标细化为3个分目标。

研究目标确定以后,就是撰写研究内容,研究内容是回答要实现这个研究目标、要解决这个关键科学问题,我要做什么。

我的写法依旧是先讲述总的研究内容,而后具体讲述三部分研究内容,写每部分研究内容时除了说明研究什么,还要适当说清楚采用的关键方法和技术,每个分内容不宜过多,文字上以200-300字为宜。

综上,我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便形成了一一对应的关系。这样的撰写方式逻辑性强,有感染力,与立项依据承接,很好地回答了“为什么做”和“做什么”的问题。

5. 特色与创新之处。

提炼创新点,也就是回答“这个与别人有啥不同”,创新一般包括科学问题创新和研究技术、方法的创新。

创新点一般在选题阶段就浮现了,因为一个没有创新的选题是不可能成为国自然的选题的,选题的确立就表明该课题在科学问题上或在研究技术与方法上有怎样的创新,只不过选题阶段创新点在申请人心里,现在要具体化到标书上。

青年标书,创新点不用太多,2个比较合适,一般不超过3个。

上述五部分是一个标书的核心,是标书的灵魂。区分模块的另一个好处是:便于修改。

在修改标书时可着重修改模块一,待模块一基本确定后再打磨模块二,会节省很多工作。

模块二——健硕的身躯

模块二,是标书的肉体之身。一个有趣的灵魂一定要有强健的躯体驾驭,否则只会略显空洞,无法落地施行的。尽管该模块相对好撰写,但写得出彩却不容易。

1. 拟采取的研究方案。

该部分回答的是“怎么去做”的问题,反映了标书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撰写时相对容易,但一定要能解决上述提出的关键科学问题,而且科学严谨、注重细节。

比如,在撰写拟开展的RCT,我的做法是对照consort声明中对RCT报告规范的要求,如实撰写每一部分,如怎么抽样,样本量,是否设盲,随机化怎么进行,谁来干预,如何保证干预质量,主要结局、次要结局都是什么。

撰写时关注到方案实施的每一个细节,让专家相信我的每一步操作都清晰可控,即我可以保质保量地完成,以匹配模块一,形神合一。

2. 技术路线图。

技术路线是研究思路的路线,是研究方案的可视化展示。如果把研究项目比作成建造大楼,那么技术路线图就是一张施工图纸,故而技术路线图应做到清晰、美观,逻辑性强。

我的做法是先画一个总的技术路线,再在每个研究部分下面画该部分的技术路线。这样的好处是总的技术路线图不至于太长,而子技术路线图又能够更加清楚、细节地展示本部分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关键技术。

同时,把预实验中已经完成的部分用其他颜色字体标注出来,向专家清晰地展示出来哪些部分已经完成,哪些部分还未完成。

3. 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是回答“为什么我能做”的问题,应从各个方面回答研究设计的合理性。如科学问题是否合理、是否有科学意义,前期基础是否支持科学问题,成员分工是否明确,研究平台等等。

4. 年度计划与预期成果。

该部分的撰写要求是内容具体、完整,考虑可行性,以季度为单位比较好。预期成果有力度、有数量、更要有质量。

我的2021年度标书有一条反馈意见是:本研究首先采用单组前后试验设计20-30例进行可行性评估,接着进行RCT研究,计划随访一年。

但研究进展计划中,RCT仅预留一年,不符合临床实际的需要。细节决定成败,就是我不注重这个细节,导致专家质疑我整个研究的可行性。

模块三——漂亮的外衣

一个有神有形的标书,便成功一半了,但光有神有形还不行,还需要包装得好。好马配好鞍,模块三是标书的外衣,包装得好,标书才活灵活现,秀色可餐。

因为标书是需要人来完成的,再好的标书,没有一个有能力的人,还是不能完成。尤其是国家青年基金,国青对团队没有要求,因而更注重申请人自身能力和潜力。

因此,一定要给专家营造出一个有实力的(逻辑性强、动手能力强、认真、细致),孜孜以求的科学研究者形象

那么,研究基础部分,就是营造与包装这个形象的重要平台。当然,营造形象不能夸夸其谈,而是要润物细无声,即表面上说的是我做了哪些工作,实则表现出的是我是一个有能力的人。

我提供一个研究基础的撰写方法,这个写法也是一个二审专家提到的,即将研究基础分两部分介绍,一部分是个人前期研究基础,一部分是本项目的研究基础,也就是预实验情况

在既往研究基础中,总结研究脉络很重要,而后具体阐述既往研究内容是什么,该研究内容的成果是什么(如果是高分的SCI,可以标注出来),该内容对本课题有什么贡献。

预实验部分也应详细展示预实验做了哪些工作,提示了什么,预实验的成果如何。

前期研究基础中,放入已发表的数据,说明已具备的条件;放入未发表的数据,让专家看到新的研究结果。有理有据,充分说明申请人的研究能力与研究实力。

研究基础是体现申请人能力的重要部分,此外,还有其他地方可以适当展示申请人的研究成果、显示申请人的研究能力:

立项依据。立项依据在讲到既往研究基础时,可以适当引用自己已发表的研究成果,建议在参考文献列表中用不同颜色标注出来。

研究内容。在研究内容部分可简要提及预实验内容、结果。

研究方案。在研究方案部分再次表明预实验已经完成的内容、结果。

技术路线图。在技术路线图中可把预实验完成的部分用不同颜色字体标注出来,告诉专家哪些内容是已经完成的部分。

可行性。该部分多以总结的形式展现申请人既往研究成果,如围绕该领域进行了哪些相关研究,发表了多少文章,影响因子如何等等。

为方便记忆,我将以上内容总结为如下表格(表2):

表2 如何有效展示申请人的研究成果和个人能力

研究成果撰写的地方
研究成果的写作方式
立项依据
相关,引用最相关的研究成果
研究内容
简述,主要是完成的预实验
研究方案
略详,主要是完成的预实验
技术路线图
标注,不同颜色标注出已完成的部分
可行性
总结,以数字的形式总结
研究基础
重点,重点、详细阐述

三、标书撰写指导

我们肯定都听过一个观点,一个好的标书是改出来的。请人指导,发现问题,获得新的见解,才能不断完善标书。我的经验是,向学术伙伴请教,向专家请教。

1. 学术伙伴。

学术伙伴指的是一个在学术上有能力且值得你信任的伙伴,他可以是你的朋友、同事、爱人等。与学术伙伴的交流是随时的,便捷的,互动的,这是我最看重的地方。

我在标书撰写过程中,遇到任何疑惑之处,我都会向我的学术伙伴发问,与之讨论,共同思辨。

我老公是我的第一个学术伙伴,我和他的这种交流与互动也促进我们俩对标书写作的认知,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2. 外部专家。

外部专家是指与你的专业领域不同的专家。我们单位每年安排两轮专家指导,分别是1月初、2月初。

早早完成初稿撰写的我绝不能错过这两次专家面授指导的机会。

虽然两轮专家与我的专业背景不同,对我们管理学部标书撰写不是很了解,但是他们可以从外部更好地审阅我们的标书。

前期研究基础分两部分撰写的建议就是其中一个专家提出来的,我非常认可这个建议。外部指导往往在标书的整体与形式上给我们新的启发

3. 业内专家。

业内专家是指与我们同专业的专家,他们往往是这个领域的大佬,对国自然这种级别的标书有敏锐的创新力审查和成熟的撰写经验。

一份成功的标书离不开业务专家的指导与把控所以,提早谋划,请业内专家指导十分必要。

但专家呢,毕竟时间有限,能请他们指导两次已属不易,所以更多的具体操作还是得和学术伙伴多多交流。

四、研读反馈意见

就在上述的条件下,我2021年度国自然未中标,难过、伤心、失望等负面情绪肯定有的,但与此同时,我也理智地分析和解读了这五位专家的意见,下面将研读的结果分享予大家:

专家及评级
专家意见
分析专家提此意见的原因
修改方法
专家1,预估为C
未见展示所研发的内容
干预程序研发是第二步,在方案撰写时只是用大约200字介绍如何研发,专家对干预程序没有直观认识
补充拟研发的干预程序的结构与功能,并以表格形式展示
测量变量多,主要结局欠清晰
其实我的主要结局指标只有一个,次要结局指标有3个。个人认为测量变量不多,出现这样意见的原因归于我的撰写方法,没有加粗强化主要结局指标与次要结局指标,混为一谈了
清晰标注出主要结局指标和次要结局指标
干预方案欠具体细致。干预者、收集资料者未确定,各级研究人员的纳入、培训、职责不清晰,缺乏质量控制策略
非常赞同专家的意见,这部分写得确实比较粗糙。因为自己之前听过国自然讲座,听专家说题目、摘要、立项依据、研究内容十分重要。就误以为研究方案不重要,故而撰写的时候没有放过多精力,不严谨,不注重细节
方案是科学性、可行性的重要保障。后续干预研究部分将按照consort声明逐条撰写干预方案细则

RCT研究的样本量不清晰
该部分我列出样本量计算公式,以及每个参数的取值原则,但没有给出具体的样本量
补充具体的样本量
计划随访一年。但研究进展计划中,RCT仅预留一年,不符合临床实际的需要
其实撰写时已考虑到入组时间问题,RCT预期15个月,不过,确实时间留的有些短,年度研究计划安排不够合理
修改年度研究计划,将RCT预留为18个月
专家2和3,预估为A
建议给予资助
专家4,预估为B
采用问卷星调查脑卒中患者,问卷填写质量较难保证,需说明质量控制
赞同专家意见,缺乏质量控制方法
补充质量控制方法
缺少样本量计算,不是说1000就可以代表大样本,而是样本是不是具有代表性
同意专家的意见,自己对“大样本”理解不透彻
进一步完善样本抽样方法,以体现代表性;注意术语,“大样本”不要轻易使用
对于研究的干预措施信息系统的研发介绍的不够清晰
该意见同专家1的第一条意见
补充干预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并以表格形式展示
专家5,预估A
具有新颖性、独特性;申请人具有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研究基础扎实,研究方案思路清晰,方案描写具体且可操作性较

综上,管理学部五位专家评价为AAABC,三位专家一致好评,建议资助,另外两位专家均对研究方案的可行性提出质疑,只不过一位专家提出一点意见,一位专家提出较大意见基于上述分析,我认为2021年度的标书创新性和科学性得到专家认可,但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尚待加强。

因此,2022年度选择在2021年度标书的基础上继续修改,而非重新换题撰写。

2021年11月,开始修改标书。2021年12月到2022年1月因为其他工作安排,并未对标书有进一步的修改。

2022年2月初,我的女儿出生了,她给我们这个小家带来了新的希望。

此时距离交标书还有10余天,我利用休息的时间,研读2022年度申报指南,并再次回顾与修改自己的标书。

这一次提交申请书与去年的心态完全不同了,去年势在必得,败北后有些失意,今年心态平和。

能中说明我的撰写思路没问题,但如果还是没中,那2023年度标书肯定要换题重写啦。因为一份标书两三年不中,创新性肯定打折扣,我甚至开始谋划新的选题,谋划新的研究基础了。

2022年9月8日,11:39,铃铃铃,“你知道嘛,亲,你也中国自然了!”

激动的心情难以形容,到现在想起来还会笑一笑,原来中国自然是这种感觉,今年能好好过年了。

后记

不要浪费每一精心雕琢的本子,不中的标书可以申请其他级别课题,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还有一句话,你的日积月累,早晚会成为别人未来的望尘莫及。

如果您也有不同感受或经历,可投稿至邮箱chinasupport@letpub.com,5000元大奖等您带回家哦!更多征稿详情您也可浏览LetPub官网,期待您的投稿!

弹窗图1100x550.png

相关专题:基金申请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LetPub编辑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232242-1359277.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5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1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