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肠漏是小肠细菌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门户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患病率很高,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可能通过增加肠道通透性和促进内毒素或其他肠道细菌产物的吸收而导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发生。肠道通透性增加,其特征是细胞间紧密连接被破坏,这可能是细菌及其代谢产物移位的潜在机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受试者血浆脂多糖水平升高,与肝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基因表达增加有关,这支持内毒素血症在脂肪性肝炎发展中的作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的小肠细菌过度生长还与TLR4的肝表达增强和白细胞介素(IL)-8的释放有关,支持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可能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发展和进展中起重要作用的假设。
Wigg等人进行了一项试验研究了小肠细菌过度生长、肠道通透性、内毒素血症和肿瘤坏死因子α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发病中的作用。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和对照组小肠细菌过度生长、肠道通透性增加、内毒素升高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发生率。他们对22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和23例对照组进行研究。用14C-D-木糖和乳果糖呼气实验评估小肠细菌过度生长。通过双乳果糖鼠李糖实验评估肠道通透性。用鲎试剂法测定血清内毒素水平,用ELISA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结果显示,50%的非酒精性脂肪变性患者和22%的对照组存在小肠细菌过度生长(p=0.048)。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和对照组的平均TNFα水平分别为14.2和7.5 pg/ml(p=0.001)。两组肠通透性和血清内毒素水平相似。与对照组相比,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患病率更高,TNF-α水平更高。这与肠通透性增加或内毒素水平升高无关(Wigg,et al., 2001.)。他们的研究未能发现肠漏和脂多糖的变化。
而2009年Miele等人的研究则报道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肠通透性增加和紧密连接改变。他们进行了一项前瞻性的试验以调查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肠道通透性,并评估了这种现象与疾病分期、小肠紧密连接的完整性和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患病率之间的相关性。这项试验检查了35名经活检证实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27名未经治疗的乳糜泻患者(作为肠高渗模型)和24名健康志愿者。采用葡萄糖呼气实验评估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存在,通过尿(51)Cr-乙二胺-四乙酸盐((51)Cr-EDTA)试验评估肠道通透性,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十二指肠活检标本中ZO-1表达,评估肠道紧密连接的完整性。研究发现,与健康受试者相比,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肠道通透性明显增加(P<0.001),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患病率较高,但是,两者均低于未经治疗的乳糜泻患者。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肠道通透性和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患病率与脂肪变性的严重程度相关,但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存在无关。他们报道这项研究结果首次证明了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肠道通透性增加有关,这种异常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在这些患者中的发病率增加有关。肠粘膜通透性增加可能是由于肠内细胞间紧密连接的破坏所致,可能在肝脂肪沉积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Miele, et al., 2009.)。
之后Volynets等人的研究也证实了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存在肠道通透性增加。他们研究了10例正常对照组和2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范围从单纯脂肪变性到脂肪性肝炎。评估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口盲肠转运时间和肠道通透性。测定血浆中乙醇、内毒素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的浓度,并通过饮食史评估营养摄入量。结果发现,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肠道通透性、血浆中酒精和内毒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细菌过度生长和经口时间无明显差异。PAI-1血浆浓度也有类似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摄入的蛋白质、总碳水化合物、单糖和双糖显著增加。血浆PAI-1、内毒素和ALT水平与总蛋白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呈正相关。综合分析后,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肠道通透性、内源性酒精合成和营养摄入明显改变(Volynets,et al., 2012.)。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 09: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