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EF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AMEF 致力于医学教育,关注大众健康

博文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和皮肤疾病特殊案例报道

已有 1812 次阅读 2022-3-11 06:19 |个人分类:疾病知识|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和皮肤疾病特殊案例报道

1、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与难治性骶骨压疮

压疮有时因营养不良而难以治疗。小肠细菌过度生长阻碍消化道的吸收,导致营养不良。然而,人们对压疮伤口愈合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之间的关系知之甚少。2020年8月的《BMC胃肠学》发表了Kubota等人介绍的一例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是难治性骶骨压疮脊髓损伤患者伤口愈合延迟和维生素D缺乏的原因的病例报告。患者是一名66岁女性,在就诊前14年脊髓受伤,主诉为骶骨压疮,大小为10.0×6.5厘米,难以治疗。体检显示腹胀和消瘦,体重指数为15。进一步检查发现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1260 U/L)、双侧胫骨骨折、多发性肋骨骨折和骨质疏松症。经诊断该患者患有骨软化症并缺乏维生素D。尽管口服补充剂,血清钙、磷和维生素D水平仍然很低。此外,尽管整形外科医生对骶骨压疮进行了集中伤口治疗,但没有实现伤口愈合。由于怀疑营养吸收障碍,他们对收集的胃液和十二指肠液进行了细菌检查,结果显示胃内容物(10的4次方个大肠杆菌、10的5次方个链球菌和10的5次方个奈瑟菌)和十二指肠内容物(10的6次方个大肠杆菌、10的4次方个光滑念珠菌)中的细菌数量较高。因此,题目诊断该患者患有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并开始使用硫酸多粘菌素B和两性霉素B选择性清除消化道污染。开始治疗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后,骶骨压疮开始愈合,285天后几乎愈合。在开始治疗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后,患者的血清钙、磷、维生素D和其他脂溶性维生素水平也逐渐升高。Kubota等人根据这例难治性骶骨压疮患者,在开始治疗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后痊愈得出结论,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可能是慢性压疮患者营养不良和伤口愈合不良的一个被忽视的原因(Kubota, et al. 2020.)。

2、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和皮肤病关节炎综合征

肠道相关皮肤病-关节炎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全身性疾病,其特征是发热、寒战和流感样症状的前驱症状,随后出现皮肤发疹、肌痛和多关节炎。据报道,它发生在肠旁路手术和炎症性肠病中。Zhao等人描述了一名29岁患有肠道相关皮肤病-关节炎综合征的男性患者。他没有胃肠手术史和炎症性肠病史。肠道菌群分布显示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经过诊断,非肠道旁路和非炎症性肠病是由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引起的。他们得出结论,肠道细菌抗原过度生长引起的免疫炎症反应可诱发肠道相关皮肤病-关节炎综合征的临床症状(Zhao, et al. 2016.)。

3、一种与空肠憩室细菌过度生长相关的皮肤病

Fairris等人在1985年的《Br J Dermatol.》报告了一名与空肠憩室细菌过度生长和吸收不良有关的不寻常皮疹的患者。最初的皮肤变化是带有“目标”病变的血管炎,而较旧的病变显示出银屑病状鳞屑和中央清除的趋势。该疾病与含有循环免疫复合物的 IgM 和 IgG 水平升高以及 IgM 和 IgG 在 真皮。通过口服抗生素治疗抑制。该患者的发现与肠道旁路综合征中描述的发现有相似之处(Fairris, et al. 1985.)。

4、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和脱发的动物实验

Hayashi等人报告了他们进行了的一项肠道缺陷和生物素剥夺通过在小鼠中的乳酸杆菌患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诱导脱发动物实验。肠道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影响胃肠道之外的宿主生理学。Hayashi的研究发现,抗生素诱导的泌磷脱泌菌病,特别是乳杆菌(L.Murinus)的过度生长,肠道代谢功能受损并导致脱发的发育。虽然剥夺膳食生物素本身并没有影响皮肤生理学,但其与万古霉素同时治疗导致特定病原体小鼠的脱发。万古霉素治疗诱导肠道中L.Murinus的积累,消耗残留的生物素并耗尽肠道中的生物素。始终如一,L.Murinus在喂养生物素缺乏饮食中单独殖民的小鼠单独诱导脱发。生物素的补充可以在特定病原体条件下逆转建立的脱发症状,表明L. Murinus通过生物素依赖性方式在诱导脱发中起着核心作用。Hayashi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与肠道菌群失调和饮食调整相关的肠腔代谢改变可能损害皮肤生理学(Hayashi, et al. 2017.)。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213094-1328894.html

上一篇:肠转流综合征患者的过敏性Schönlein紫癜
下一篇:卢比前列酮改善囊性纤维化小鼠肠道粘液分泌
收藏 IP: 107.192.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0: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