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文京
同位素技术分析小肠粘膜乳糖酶活性
2021-5-15 11:52
阅读:943

同位素技术分析小肠粘膜乳糖酶活性

钟燕等人应用双标稳定同位素13C-乳糖/葡萄糖氢负荷试验对乳糖酶缺乏者小肠粘膜乳糖酶活性进行定量分析。他们选择了43名乳糖酶缺乏者(呼气氢浓度升高>20μmol/mol)作为实验对象,根据乳糖不耐症症状记录把这些受试者分为乳糖吸收不良组和乳糖不耐症组。以25g 13C-乳糖和0.5g氢 -葡萄糖作为受试底物。分析受试者摄入底物之后各时点血浆中总葡萄糖、13C-葡萄糖和氢-葡萄糖浓度,并计算各时间点13C-葡萄糖/氢-葡萄糖吸收百分率的比值,以45 分钟、60分钟、75 分钟三个时点所得比值的均值作为乳糖消化指数来反应小肠乳糖酶活性。结果发现,乳糖吸收不良组和乳糖不耐症组两组在各时间点血浆总葡萄糖、13C-葡萄糖无显著性差异,乳糖吸收不良组的乳糖消化指数显著高于乳糖不耐症组(0.47±0.15vs0.34±0.14);乳糖消化指数与6小时累积的氢呼出量无显著性相关关系(r=0.12,P=0.46);经氢呼气试验结果判定为乳糖酶缺乏的个体,经13C-乳糖/氢-葡萄糖负荷试验分析显示小肠粘膜仍存在一定乳糖酶活性。他们由此得出结论,采用双标稳定同位素13C-乳糖/氢-葡萄糖负荷试验可以准确、灵敏地定量分析小肠粘膜乳糖酶活性,同时可以计算体内乳糖消化量(钟燕等. 2005.)。

4、乳糖酶缺乏症再探讨

Forget等人提出“小肠乳糖酶活性不足”的定义因研究者而异。他们进行的一项研究,通过比较肠道乳糖酶活性和乳糖氢呼气试验结果,重新定义乳糖酶缺乏症。当小肠组织学正常的儿童通过乳糖氢呼气试验发现乳糖吸收障碍时,认为存在原发性“不足”乳糖酶活性。22名“正常”儿童的乳糖酶活性在0.77到4.57 U/g湿重之间,而5名儿童表现出上述原发性乳糖酶不足。后者的小肠乳糖酶活性低于0.74u/g湿重。两组患者的蔗糖酶和麦芽糖酶活性相似。他们的结论是,当小肠乳糖酶活性低于0.75u/g湿重时,小肠组织学正常的儿童应被视为原发性乳糖酶功能不全(Forget, et al. 1985.)。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丁文京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213094-1286663.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0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