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EF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AMEF 致力于医学教育,关注大众健康

博文

[转载]肠道、肠道微生物群和肝病

已有 1221 次阅读 2021-1-19 00:28 |个人分类:肠道微生态|系统分类:科研笔记|文章来源:转载

肠道、肠道微生物群和肝病

肝病包括非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肝细胞癌、病毒性肝炎和自身免疫性肝炎。目前,虽然有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群及其代谢物的参与,但与肠道通透性和肝脏疾病发展相关的潜在机制尚不清楚。动物研究表明,细菌脂多糖作用下,与肠漏综合征相关的Toll样受体信号发生改变。在人类中,肠道微生物群在肠道通透性方面的改变也与肝脏疾病有关。在罗氏菌属、链球菌属和罗氏菌属的细菌中观察到了其中一些变化。

关于肠道细菌和肝病关系的发现,与能够改变肠道屏障的微生物群相关的研究,以补充肝脏疾病的进展和进展,为制定新的治疗肝病的策略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有可能成为未来开发的管理这些肝病的主要策略,包括通过改变生活方式(饮食和体育活动)和益生菌干预改善肠道微生物群和屏障功能。

肠道和肝脏通过门静脉、胆道和体循环的双向连接进行沟通。这种关系包含了相互的细胞和分子相互作用,其中饮食、遗传和环境因素是关键因素。胆汁酸也作为必需的介质。门静脉允许营养物质和细菌化合物及其代谢物通过肠腔,穿过肠屏障进入肝脏,这有助于在健康的生理条件下保持体内平衡。在这方面,肠肝轴正成为肝脏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一个重要变量,涉及肠道及其微生物群和肝脏之间的双向关系,这是由饮食、遗传和环境线索产生的信号整合而成的。肠道上皮的完整性、肠道和肝脏的免疫防御以及微生物群的组成似乎都在维持肠肝轴的健康和平衡方面发挥着综合作用。

事实上,微生物种群和功能的失衡或失调会引起肠道屏障紧密连接的破坏;这种形态改变会导致肠道通透性增加(也称为“漏肠”),并增加细菌或其产物进入肝脏的门脉内流。众所周知,肠道通透性增加和细菌易位可促进微生物代谢物进入肝脏,导致胆汁酸代谢受损,促进全身炎症和肠道运动障碍。事实上,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病理生理学与微小的微生物多样性和恶化的肠道屏障有关,揭示了宿主与细菌成分之间的联系,以及通过Toll样受体信号和免疫防御与炎症相关的有希望的途径。此外,肝细胞炎症的激活促进了从单纯脂肪变性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发展。这一进展也可以通过与主要粪便胆汁酸、主要/次要粪便胆汁酸比率以及血浆和肝脏胆汁酸浓度升高相关的细胞毒性来描述。此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的肠道通透性增强,血浆脂多糖升高,这也可能有助于肝窦内皮细胞的促炎作用。

西方生活方式,包括高糖和高脂肪的饮食、缺乏运动和酗酒,都导致非酒精性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以及相关代谢紊乱的频率和发病率增加。酒精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肝都包括范围广泛的肝脏病变,从无症状脂肪变性到严重并发症,如脂肪性肝炎、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是最后阶段的肝病,是全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与健康受试者相比,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类杆菌数量较少,普氏菌和卟啉瘤数量较多,乳酸杆菌、大肠杆菌和链球菌浓度升高,瘤胃球菌和粪便杆菌水平降低。其他作者也描述了厚壁菌/拟杆菌比率的增加。这种增加可能导致Toll样受体和核苷酸结合寡聚化域途径的活性升高,这可能导致紧密连接多蛋白复合物的改变,导致肠道通透性增加。

细菌易位,定义为“细菌和/或细菌产物(脂多糖、肽聚糖、胞壁酰二肽、细菌DNA等)从肠道向肠系膜淋巴结的易位”,是健康条件下的一个生理过程,对宿主免疫至关重要。病理性细菌易位在肝脏疾病和并发症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肝硬化中,并可能受到细菌过度生长、肠道屏障和肠道相关淋巴组织缺陷的影响,以及对细菌和/或细菌产物的不适当免疫反应。

关于醛固酮,酒精的肠道代谢产生大量有毒乙醛,改变肠道通透性和微生物群的稳定性,导致直接肝细胞损伤。在长期饮酒的人群中,已经观察到肠道微生物群组成的改变,特别是革兰氏阴性菌的增加,这会导致内毒素血症和免疫系统的过度激活。肠道微生物群及其细菌代谢产物促进肝脏疾病的病理生理学,由于肠道通透性增加而恶化。作为促进和促进肝脏疾病发展和肝脏疾病进展的分子途径的相关机制及其与肠道屏障改变的关系。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213094-1267847.html

上一篇:肠漏在消化道的作用
下一篇:不喝酒也能导致肝脏损伤
收藏 IP: 107.192.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7: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