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兆东
中国不缺“战略科学家”!
2022-8-18 11:08
阅读:3776

中国不缺“战略科学家”!

冯兆东(2022-08-18)

 

一、前言

最近,国家基金委前主任杨卫发声:“战略科学家”应该是中国科学体制的“架构顶级”。杨卫说:“战略科学家”需要满足“三个半”条件。1.0:战略科学家必须是一名优秀的科学家。2.0:战略科学家是一名宽口径的科学家,能从更宽的领域洞察科学发展态势。3.0:战略科学家还应该是一名战略家,他们能分辨出哪些科学领域是竞争重点,并且就此提出战略性意见。3.5:战略性科学家需要了解政策制定的基本规程。实际上,按照杨卫的标准,我们有一大批科学家是满足“战略科学家”的条件的。特别是,那些一直处在”领导岗位且学术帽子齐全”的学者(一大批这样的人)是绝对满足“战略科学家”的条件的。

 

二、不过,不能全靠“战略科学家”

是的,有的事儿是可以在“战略科学家家”的领导下实施举国举动的(例如,三峡大坝,高铁等)。但是,近代科学史告诉我们:重大的科学发现(包括几乎所有的诺奖级发现)都不是靠“战略科学家”的组织能力实现的。我担心,我们的导向是:只要”玩通“社会了,什么都行得通了。再次,这似乎是符合中国的过去的(长期的)经历的,但世界上的”赢家“不是这样玩的,所以我们的安全感(甚至是安全本身)可能会受到那些”世界赢家“的威胁的。

 

三、也许,应该多依靠一些“非战略科学家”

我这里举两个例子。

(1)双碳问。我听过不少“大咖”的“双碳问题”报告,听起来似乎很是高大上,但稍加思索就会觉得:语言是煽动的,但科学内涵是空缺的。与之相反,我听过一个正在上升期的优秀学者(女,40岁出头)的双碳报告,那才叫精彩:国外的最近进展和问题以及他们正在做什么和计划做什么;国内的最近进展和问题以及她自己认为的“应该做什么”。他对资料的把控到位度和对题的阐述清晰度:与我想象中的最佳科学家一样一样的。

(2)社会-生态系统问题。我听过不少“大咖”的“社会-生态系统问题”报告,似乎都是研究生毕业论文的“文献述评”部分的导师转述:不得要领,还故弄玄虚。与之相反,我与一位优秀的青年学者(男,40岁不到)的交流让我大开眼界。他不仅了解“社会-生态系统问题”的主流文献,更是了解问题的卡壳点(即:思路可以被“哲学地”拢起来,但目前无法“科学地”实现)。进而,他的计算地理学功夫和他对“气候变化经济学”的熟悉度,让他有了“科学地”对“社会-生态系统问题”解剖和模拟的清晰思路。


四、我担心:“战略科学家”成为了“延续和扩大既得利益者俱乐部”的理由

    是我“狗咬耗子”啦?或是“杞人忧天”啦?或是“羡慕、嫉妒、恨”啦?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冯兆东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200905-1351643.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26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11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