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仲绩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zj6189

博文

馋思灰汁团 精选

已有 4901 次阅读 2022-12-10 10:46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hui_副本.jpg

前些年的夏末秋初,在太湖边的饭馆每每吃自助餐,见到一种叫“黄金糕”的,都要点上几块。同去的有笑我这几乎成了我的“最爱”,其实,众多小吃里面,不管走到哪里,心里还是惦念着一种叫“灰汁团”的,可能他们都还没有见过,更别说“QQ”的爽滑韧劲性了。

近日看到四叔写的“儿时记忆里的故乡美食”,其中有关于“灰汁团”的一段章节。江南好,风景旧曾谙。记得娘舅家的表弟曾给我有过一番交代“啥时候来的日子,提前告诉一声,我帮你准备好你想吃的灰汁团,湾塘味道的。”原本计划着在给爸妈上坟祭拜时,带上几件能“共温旧梦”的小吃,也算是了却一番心意,只是几年未能如愿移步,也就不说这个灰汁团了。

姆妈是湾塘人,阿爸是澥浦人,一条沿海堤而筑的田埂,把二家联在一起。在印象中,最后一次吃灰汁团应该是在澥浦,从城里回乡下,阿孃家里住的日子多一些,家里人不多就常翻“花头”在意吃;在外婆家住的时间也不短,但与几个表弟在一起整天就是忙着在海边在田间“打虎跳”的闹腾,大碗吃饭、大杯喝茶……这样的乡间小吃,稍精致一点不为果腹的食物,我们常常是心不在焉的,然而外婆做的灰汁团,暗褐色的一团一团,依旧是一道记忆里挥之不去的美味。如今,人到这个年纪却又好上了这一口,虽说如今网购无所不能、无处不在,但总觉得全然没有记忆中的烟火气,更不说其韵味了,渐渐的,也不再有这奢望了。

把这个感受告诉四叔,他说这是“现在的所谓灰汁团,其实是咸水汁做的,当然没有稻香味了。所以今日之‘灰汁团’,应该叫‘咸水团’。”果不其然,不仅是这个老餮“闻到了从老家旧宅的简陋厨房里飘出的能馋人流口水的阵阵鲜香味”的追本溯源,还有一份浓郁到化不开的远离故乡游子的乡愁情怀:

灰汁团是咱宁波地区最具乡土气息的小吃。本人早年离乡,久居城市,吃最后一个灰汁团的时间距今至少有60多年了。《镇海十碗.商邦文化宴》之“夏宴篇”把灰汁团列为点心,勾起我想再咬一口灰汁团的欲望。

灰汁团之所以“乡土气”,在於取料乡土化,制作手工化。灰汁是其最核心的材料。采用当年新稻草,洗净凉干后烧成灰放入纱布包,泡在清水中,滤去杂质后就得到“灰汁”。其另一主材是米粉,取当年新早稻米,事先浸泡数日,然后用石磨磨成米浆,将其装入宁波人称之为“洋粉袋”的布袋,埋入农村家家都有的“灰缸”,以其干灰吸去米浆中部分水分,成半干的米粉。取灰汁调入米粉,加红糖后搅揉,搓成鸡蛋大小圆子,上蒸笼内蒸约一小时,一屉原汁原味的由新早稻米和稻草灰汁、红糖制成的乡间小吃出笼。灰汁团凉吃味更佳,吃到嘴里,清凉爽滑,韧劲十足,同时散发着一股乡野特有的稻草芳香,这是城里的饭店很难模仿的。这种感觉总会勾起你的浓浓乡愁,想起儿时的场景。

据说现在把稻草灰汁改为碱水,石磨米浆改为机械磨粉。这种以灰汁之名而无灰汁之实的“改良”,对老一辈的宁波人恐怕难以接受。

……

离家乡,再回首,回不去的地方叫故乡;唯独味蕾的执拗,依然还存有乡愁的滋味。人生可以去的地方很多,可以回去、能让人心安的地方就是归宿。

无论在何方,此物能解馋。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185605-1367345.html

上一篇:老李、大李和小李
下一篇:口碑的魅力
收藏 IP: 101.86.93.*| 热度|

15 张晓良 谢钢 尤明庆 李学宽 宁利中 刘钢 刘炜 孙颉 文端智 檀成龙 武夷山 郑永军 彭真明 马鸣 朱晓刚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3: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