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昕升
中国的南瓜精神 精选
2017-7-8 16:55
阅读:8400

德国作家于尔克·舒比格(JürgSchubiger)的经典作品《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在该书结尾的最后一句话是:“洋葱、萝卜和蕃茄不相信世界上有南瓜这种东西,它们认为那只是空想,南瓜默默不说话,它只是继续成长。”极其传神的描绘了“南瓜精神”。但南瓜精神并不只是诞生在国外并从国外传入,在我国的本土化过程中也诞生了“南瓜精神”,其精髓是:默默的成长。“沉默而坚韧”,是南瓜精神的最好诠释。

南瓜精神主要包括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说成就一番事业,能力和见识固然重要,心态和性情也很关键, 道出了成功的一般规律。有些人心浮气躁、好高骛远、急功近利,以如此心气为人、做事,或许能有小的成绩,却终归难有大成就。诚如剧作家吴祖光的《南瓜诗》:“苦乐本相通,生涯似梦中。秋光无限好,瓜是老来红。”

南瓜精神的第二层含义是“不争论”,映鉴着信念、信心之坚定。当南瓜被臆断为“只是空想”后,南瓜固然可以为自己辩解,可它却选择了“默默不说话”。“不说话”并非理屈词穷的木讷,而是明确目标追求后的执着;不是胆怯畏缩,而是坚定理想信念后的沉稳。无论任何事情,想赢得所有人的认同和百分百的支持,既不现实也无必要。对自己认准的事、确定的路,毫不动摇地坚持,不懈怠地努力,才能有所作为。

南瓜精神的第三层含义代表了艰苦朴素的精神和不忘根本的精神。这与南瓜长期以来的救荒作用密切相关,南瓜往往是贫家用以代饭。在革命年代,尤推革命根据地的“红米饭,南瓜汤”,养活了无数的仁人志士,并且代表了那个年代艰苦朴素的精神,才解放了全中国。在倡导“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作风的今天,南瓜的艰苦朴素精神,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同时,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今天的美好生活,一碗“南瓜汤”,忆苦思甜,不忘根本。一首歌“红米饭哪,南瓜汤……”从井冈山流传到四面八方,唱出了“艰苦创业打天下”的雄壮声音。如同诗歌《南瓜与红米》中所说:“红米饭南瓜汤/是一首歌谣/是一种底蕴/为华夏的脊梁补钙/将偌大的中国撑起/红米饭啊南瓜汤/耐几代人寻味与回味/中华民族的那段岁月/假如不是南瓜与红米/如今/我们可能还要天天吃着/南瓜与红米。”

除了以上三点典型的南瓜精神之外,联想到南瓜还会让人有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韵味。潘衍桐是较早(1798)单独歌颂南瓜的诗人,诗名《寄慨》,南瓜寄托了潘衍桐的山水田园、淡泊闲适的情感,“岁暮剖南瓜,瓜即卒岁资,颜色亦自好,中有子离离,来年子复子,依旧绕东篱,东篱有嫣花,非不美及时,一经秋霜来,零落辞故枝,瓜瓞庆绵绵,物类恒如斯。”“南瓜大于瓮,豆花纷上屋,平生爱闲适,长此愿已足,借人书一瓻,誊写未暇读。”这是乾嘉年间文人严元照的诗。清末民初黄小帆有《清园诗话》:“南瓜未种雨霏霏,小麦含烟碧四围。陇上流连翘首望,膏田水足谷芽肥。”“客来索画语难通,目既朦胧耳又聋。一瞬未终年七十,种瓜犹作是儿童。”这是画家齐白石的《南瓜》诗。这些诗作中一股乡土之风带着浓浓的闲适之情扑面而来,诗人的心志、趣味都令人向往。南瓜在某种情境下成了田园生活的代名词,提到南瓜心里便涌起一种回归自然的悸动。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李昕升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183006-1065274.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8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21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