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后创新人才”该不该限在31岁以下
喻海良,2016-4-26
前几日,看到了博士后基金委推出的博士后创新人才计划,真的很高兴。记得当年我自己做博士后的时候,国家一等博士后资助名额才107人,资助的额度才5万元人民币。现在好了,博士后创新人才计划名额就有200个,资助额度已经达到60万人民币。短短几年时间,国家对博士后人员的资助力度增加如此之大,可喜可贺。
这些年,一直在思考中国与澳大利亚科研的差距。以材料科学为例,卧龙岗大学拥有永久职位的材料相关领域的老师应该不超过20人,而东北大学从事材料、冶金等相关专业的教师应该有200人。为什么在国际排名中,200人出的成绩拼不过20人。我思考了很多原因:(1)教授水平差别?通过这5年在卧龙岗大学的生活,他们的教授的研究水平我有一个大致了解。说实话,并不是都特别高。有很多副教授,都是通过教学评上去的,就科研能力而言,我自负比他们高一个档次。东北大学200余教师,纵然大部分水平一般般,但是,挑出20个能力强的人还是没有问题的,要知道东大材料冶金口杰青就有5人。(2)研究生水平差别?东北大学研究生水平差别很大,虽然有很多博士生专门做工程项目,只能发表几篇中文核心期刊,但是,还是有一些非常不错的博士生的,当年我读博士期间,一个同年级同学,硕士期间就往AppliedPhysics Letters发论文了。卧龙岗大学的博士生水平,说良心话,也是严重的参差不平。好的学生,能够发PRL、AM等高水平期刊,一般的学生,可能博士毕业一篇论文都没有。确实,他们博士毕业没有严格的论文数量要求,时间到了,按期毕业。(3)研究设备差别?我读博士期间,东北大学的研究设备确实一般般,做一个TEM照片,不只是需要预约,而是设备动不动就坏了。现在,再回过头来看他们的设备,基本上都是非常先进的。我以前的单位,基本上所有实验都能够在实验室内部完成。相反,在卧龙岗大学,大家如果看我博文多了,我隔三差五就要跑到新南威尔士大学去做实验:早晨6点起床,赶7点的火车,10点开始做实验,晚上7-9点才能够回到卧龙岗。
问题出在哪里?为什么200人的师资队伍,带着优秀的研究生,用着更好的设备,干不过20多人的师资队伍带领的人马?
问题就出在博士后队伍。记得在东北大学,当年我们实验室教师将近70人,但是,博士后才几个,而且只有大教授才能招聘。另外值得一说的是,东北大学的博士后,有一部分都是找不到工作、博士期间业绩比较差的人员。相反,卧龙岗大学的研究人员的实力远远超出东大的博士后人员的科研实力。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博士后选拔模式不一样。到东北大学做博士后的人员,基本上脱离不了以下几个方式:(i)自己学校培养的博士生,导师想着把他留校加入自己的团队。(ii)东北大学在职教师,换一个专业做一个博士后,增加一份资历。该教书教书、该怎样做科研,还是怎样做科研。(iii)沈阳地区普通大学的教师到东大做博士后。这些人一方面要完全自己学校的教学、科研任务,另一方面利用闲余时间到博士后导师处做点事情,弄点合作,好评职称。相反,在卧龙岗大学的博士后,除了自己培养的比较优秀的博士生,暂时找不到合适工作,先做一段时间的博士后之外,绝大部分都是从外面引进优秀博士生。
2)博士后周期不一样。东北大学的博士后,有一部分是师资博士后,他们基本上都会非常努力。因为,他们需要拿到教职岗位,没有一定的业绩,那就会很惨。但是,国内博士后的周期太短,一般是2年,多一些可能延期到3年。相反,在澳洲,博士后科研人员似乎都没有期限,做的差,干半年可能就被赶走了。干的好,10年如一日,也不是没有的。我的室友,今年已经在卧龙岗大学从事科研20年了。他就是喜欢做科研,不喜欢做教学,所以,他一直都干的很开心。如果一个人全职做科研超过5年,他对自己的领域一定是有非常深刻的了解,让这些人做科研,成果自然会比一般人多很多。
说实话,我个人觉得国内大学目前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博士后平均水平不高,直接导致国内科研水平不高。言归正传,在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培养规划中,我们是否应该限定在31岁以下呢?对于这个问题,个人觉得可以好好商量。
1)年龄限制在31岁,基本上只是针对本硕博之间没有工作过的人群。我有一个朋友,硕士毕业后,去企业工作了几年,然后又读了一个博士。现在他博士毕业了,但是年龄早就过了31岁这条红线。根据这个要求,他连申请优秀博士后基金的资格都没有,真是可惜的。
2)在澳洲,博士后一般都是博士毕业5年内的人员。比如澳洲的DECRA基金,就是针对博士毕业5年内的优秀青年教师们。对于他们,没有年龄要求。如果有人就是想把工作积累期刊,做出大成果再发表。显然,他们很可能会被淘汰掉。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喻海良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17889-972843.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