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静做人,认真做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cm 白博客!

博文

北京旧城门

已有 7040 次阅读 2010-11-8 20:43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北京, 旧城门

到了北京,坐公交车等出行时,总是听见这门那门的,还有看有些影视片的时候总听见“四九城”,"里九外七皇城四"等之类的东西,但不明白什么含义,一查发现原来北京做为近代几个朝代的的皇城,连城门这么讲究。其实封建社会的文艺建筑业等也是挺发达的,不光是欺压和剥削,普通民众也不是整天为了吃饱肚子而忙得上窜下跳,精神文化生活也很丰富。

北京旧城门

元至元九年(1272),元世祖迁都大都,北京正式成为大一统国家的首都。大都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城方六十里,城门共十一座。

明洪武元年(1368),明将徐达攻克大都,改大都路为北平府。为防御元军残余势力的侵扰,将北城门向南迁约5里,即现德胜门和安定门一线。废弃光熙门和肃清门,城门变为九座。今德胜门以北的“土城”就是当年大都的北城墙遗址。

  永乐元年(1403),明成祖朱棣登基,改北平为北京,改北平府为顺天府,并开始大兴土木,修建宫殿及城墙。永乐十七年(1419),在营建宫殿的同时,又将元大都南城墙从今天东西长安街一线向南推了约2里。

  正统元年(1436)数万人开始修建京师九门城楼,截止到正统四年(1439)四月,九座城门的城楼、瓮城和箭楼初具规模,分别为:正阳门、崇文门、朝阳门、东直门、安定门、德胜门、西直门、阜成门和宣武门。以上九门中,有八门启闭有时。当时有俗语云:“城门响点不等人,出城进城要紧跟。”届时城门会准时关闭。只有遇紧急情况须经上司有令,城门方可开启。各色人等只能耐心等待,至翌日清晨城门复开时再行出入。惟独崇文门永远开启,通宵达旦,因此门为收税关口,通宵有官兵差役守卫,无公务者夜间不得擅自出入。以上各门之取名亦有寓意。如朝阳门乃指“迎宾日出”;阜成门指“物阜民安”;宣武门指“武烈宣扬”;安定门代表“文臣诩赞太平”;德胜门代表“武将疆场奏绩,得胜回朝”;东直、西直门取“民兴教化,东至东海,西至西陲”之意;崇文门取“文教宜尊”之意。而正阳门居中,地位最为突兀,乃取“圣立当 中,日至中天,万民景仰”之意也。

不同行业进入京城会走不同的城门。

  东直门,多走砖瓦、木材车。过去的砖窑都设在东直门外,从南方运来的木材也从东直门进城。

  朝阳门,多走粮车。通过京杭大运河运来的漕粮,都由此门入城,存放在朝阳门内的几座大仓库内。

  崇文门,多走酒车。当年北京南部有很多酿酒的作坊,酒车常从崇文门进城,所以有“崇文门进酒车,宣武门出囚车”的说法。正阳门,又称前门,走“龙车”。

  正阳门是内城的正门,除了皇帝之外,任何人也不准从箭楼下边的正门出入,只能走东西两边的旁门,因此它平时总是紧紧关闭。

  宣武门,多走囚车,当时北京的墓地多在陶然亭一带,所以送葬的人多出宣武门,清代的刑场在菜市口,押送死囚的车也出宣武门。

  阜成门,多走煤车。西山门头沟出产的煤是北京城里必不可少的燃料,此门距西山最近,因此煤车都从此门进城。标志“梅”与“煤”同音,有“阜成梅花报春暖”的说法。

  西直门,多走水车。北京城内的水质不好,皇宫用水都取自玉泉山,每天清晨,水车皆从西直门入城。

  德胜门,军队出征时从此门出城,多走兵车

  安定门,军队凯旋从此门入城。皇帝要从此门出去到地坛祈祷丰年。另外安定门外的粪场比较多,所以粪车多从安定门出入。

   外城建于明代中后期。其时北疆烽火连年,蒙古瓦剌部多次南下袭扰,迫近京畿,明廷深以为患,加之郭外尤其是城南已是商贾聚集,游民杂处,管理难度越来越大。为加强京师防备与治理,朝臣屡有加 筑外城之议。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都御史毛伯温奏请修筑外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给事中朱伯宸复上书奏请加筑外城。世宗俞允,诏令首辅严嵩总理其事。原计划环绕京师四面加筑外城城垣,自正南一面修起,转而北上。但因当时国库空虚,筑城耗资巨大,朝廷力不从心。至内城南端修成时,人力物力皆已告罄。不得不与内城南墙一线相连接,使北京城形成“凸”字形轮廓。为方便出入,特开两小门,曰东便、西便。虽以东、西名之,实则门向朝北。
    永定门乃外城南垣正门,坐北朝南,与内城正阳门相对,成为北京中轴线上最南端之终点,属7座外城城门中规模最大、最为重要者。取名永定,含有国祚 永昌,天下安定之意。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又于城中加筑瓮[注释1]后复在城前又修筑箭楼,由此构成一套完整的防御体系。城楼三层为重檐歇山顶,上铺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气势非凡。居永定门之左者曰左安门,永定门之右者曰右安门。居外城东墙者曰广渠门,居西墙与广渠门相对者曰广宁门(清道光时避宣宗讳 更名为广安门)。居内城南墙东向延长线者曰东便门;西侧与之相对者曰西便门。北京方言称其他诸门皆不可儿化,惟独上述两门可儿化为门儿,以二者于北京城门中规制最为简小之故也。事过境迁,沧海桑田。上述诸门多已灰飞烟灭,仅存地名(永定门已复建)。故事重提,总有“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之失落,不禁临风无语,感慨万千。特撰此文以记之。

  顺治元年(1644)清兵入关,定都北京,城门沿用明朝旧称,并分别为满洲、蒙古、汉军八旗所居。镶黄旗居安定门内,正黄旗居德胜门内,正白旗居东直门内,镶白旗居朝阳门内,正红旗居西直门内,镶红旗居阜成门内,正蓝旗居崇文门内,镶蓝旗居宣武门内。

此外,民国二、三年(19121913),有人向袁世凯建议于正阳门与宣武门之间开辟一新城门。因故至民国十五年(1926),新门开辟而成,初名兴华门,十七年(1928)改名和平门。民国二十八年(1939),日本侵占北平期间,于东西长安街的东西两端城墙,开辟两个新门,名为长安门、启明门,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改称复兴门、建国门

而今天北京城基本格局形成于明代。全城又分为紫禁城、皇城、内城和外城等四个部分。清承明祚,江山易主。虽格局依旧,但名称却多有更改。
    紫禁城即今故宫博物院,有四门,南为午门;北为玄武门(清康熙时为避圣祖玄烨讳,改神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上述四门经磨历劫,终得幸存,至今保存完好。
    皇城七门,今已不存。居皇城正南者曰大明门,为皇城第一道城门,清代改为大清门。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更名为中华门。在更换城门匾额时,司事者曾想到利用匾额背面刻字。但取下观之,竟刻有“大明门”三字,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先辈用之在前也。今已不存。皇城正门曰承天门,清代改为天安门。


 [注释1]瓮城,又称月城、曲池,是古代城池中依附于城门,与城墙连为一体的附属建筑,多呈半圆形,少数呈方形或矩形。当敌人攻入瓮城时,如将主城门和瓮城门关闭,守军即可对敌形成"瓮中捉鳖"之势。

瓮城是为了加强城堡或关隘的防守,而在城门外(亦有在城门内侧的特例)修建的半圆形或方形的护门小城,属于中国古代城市城墙的一部分。瓮城两侧与城墙连在一起建立,设有箭楼、门闸、雉堞等防御设施。瓮城城门通常与所保护的城门不在同一直线上,以防攻城槌等武器的进攻。

瓮城在中国最早出现的时代有待考古发掘论证,不过目前已知匈奴所筑统万城即已出现了瓮城的雏形。西汉至北魏

城时期,为追求壮丽的视觉效果,城门门楼多为两至三层的崇楼,并在门前左右设置双阙,从这一点看,这一时期的城池似不会设置破坏视觉效果的瓮城。但某些城 市(如前凉都城姑臧)有翼城的设置,即在大城的一侧或多侧(姑臧为四面)建设方形小城,两城之间以城墙连接。隋唐时期的长安和洛阳城门没有设置瓮城。

国古代城池中,瓮城的设置兴盛于五代和北宋时期。在曾公亮所著的《武经总要》中,第一次出现关于瓮城的记述:其城外瓮城,或圆或方。视地形为之,高厚与 城等,惟偏开一门,左右各随其便。北宋东京城依照这一原则设置了瓮城。《东京梦华录·卷一》记载“……城门皆瓮城三层,屈曲开门,唯南薰门、新郑门、新 宋门、封丘门皆直门两重,盖此系四正门,皆留御路故也。北宋州府城市也多有瓮城之设,其代表如平江府(苏州)和襄阳城池。

南宋临安、辽 金上京均无设置瓮城的记载。但南宋静江府(桂林)瓮城设置极为完备、复杂。金中都仿北宋东京而建,设有瓮城。元朝时期为防止汉人据城反叛,曾令各地拆毁城 池,而由于元朝蒙古族统治者并不面临强敌入侵的问题,因此元大都和元上都均没有设置瓮城。元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元天顺帝方草草修筑大都瓮城。

西安城南门的瓮城明朝重视对城市的防御,在南京应天府、中都凤阳府、北京顺天府,以及西安、归德(今河南商丘)、平遥等府、州、县级地方城市,以及长城山海关、嘉峪关等关城,均设置了瓮城。其中以南京聚宝门(今名中华门)瓮城最为庞大复杂。

朝鲜王朝的重要城市如汉城、水原也设置了瓮城。但朝鲜瓮城与中国的不同之处在于仅有一面与城墙相连,另一面通常留出豁口。日本城堡中二之丸橹楼的设置与中国的瓮城及箭楼相似,均为敌军攻破第一道城门之后的缓冲区。

需注意中国及朝鲜的瓮城与西洋式城堡中“barbican”的区别。后者多指城堡大门两侧的碉堡和塔楼。

瓮城-材料和工艺    
期的城池,城墙主要是用土夯筑(或版筑)而成,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筑城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筑城材料和工艺的不断发展。东晋时期,出现了用砖包砌的城墙。到了 唐、宋时期,一些较大的城池都用砖包砌城墙。明、清时期,用整齐的条石、块石和大城砖包砌城墙已较普遍。明代城池的城墙,砌砖用的胶结材料有的是用糯米石 灰浆,城门起拱是用桐油拌合石灰胶结。


瓮城-典型城池    
明代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扩建的。它是一座规模宏伟的典型的封 建王朝都城,具有防御设施齐全、布局合理、工程构筑坚固等特点。该城略呈方形,由外城、内城、皇城和宫城(紫禁城)组成。内城是北京城的防御主体工程,城 墙周长约24公里,墙体最高为13米多(包括雉堞),底厚19.5米,顶厚16米。墙顶的内缘设女墙,高 1米,外缘设雉堞,有垛口11038个。沿内城城墙构筑敌台172座。内城共设城门9座,位于南面的有3(正中的为正阳门),其他三面各设城门 2座。城门上建有城楼。内城的城门外建有瓮城,其中正阳门的瓮城还增筑箭楼3座。为使瓮城得到进一步的掩护,在城门外附近构筑有大敌台。为加强城角的防 御,各城角都建有角楼。为加强整个内城的防御,在城墙外开挖有护城河,河宽3060,深度3米以上。在内城的北面中心位置建有钟楼和鼓楼。外城的城墙 建于内城的南面(东、西、北三面未建外城墙),建有敌台63座,城墙、敌台的构造与内城相同,仅强度稍次于内城。皇城和宫城位于整个城池的中心,其结构和 防御工程设施与内城相近。


瓮城-历史上的作用    
在中国长期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城池筑城体系曾发挥过很大作用。如四川 合州的钓鱼城,是南宋末年为抵御蒙古军队的进攻而构筑的。涪水在其南,嘉陵江流经其北,渠江在其东,三面临江;城池建在山顶上,南北两面为峭壁悬崖,地势 十分险要。它上控三江交汇的扇形地区,下屏战略要点重庆,是攻必夺、防必守的军事要地。南宋的余、王坚、张珏等将领,从1243年起,先后利用这里有利的 地理条件和险要地形,顺着山的自然地势构筑了钓鱼城,又在城外据险构筑了一些外围据点,形成了以钓鱼城为中心的坚固的城池筑城体系。宋军依托它从1259 年开始,抗击蒙古军队和元军多次进攻,坚持20年之久。又如明朝初年,明政府为防倭寇对沿海的侵扰,在沿海地区修建了海岛、海岸、海口筑城体系(见明代海 防筑城)。这些筑城体系的共同点,都是以卫、所的城池为主体,并与堡寨、墩台、烽堠相结合而构成的。它是一种将内地的城池筑城体系,创造性地灵活运用于海 疆不同地理、地形条件下的设防,曾有效地保障明军阻止和打击了倭寇的多次入侵,取得了抗倭战争的最后胜利。

史上最全的老北京城门珍贵照片(上)

正阳门

    左右城墙上各辟两个门洞,是城门改造的工程项目之一。东门洞直通户部街,西门洞直通刑部街。工程于1916年完工。

    正阳门面阔7间,齐城平台宽50米,进深24米,通高42米,重檐三滴水歇山顶,上铺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瓮城巨大,呈弧形,宽108米,深85米,四面各辟一门。


崇文门

    图为1912年之崇文门城楼南面。崇文门位于北京内南垣东侧,距正阳门约三里,是内外城通衢的孔道之一。城楼面阔5间,通宽39.1米深3间,通进深24.3米;楼连台高35.2米;重楼重檐,歇山式灰筒绿琉璃瓦剪边。


宣武门
宣武门城楼面活五间,通宽32.6米;进深三间,通进深23米;楼连台通高33米;重楼重檐,歇崇山峻岭式灰筒瓦绿互谅互绿琉璃瓦剪边。瓮城南北长83米,东西宽75米;西墙辟券门,其上为闸楼。瓮城南墙城台之上为箭楼,箭楼面活七间,通宽36米;通进深21米,连台通高30米。


朝阳门

    图为清末的朝阳门。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的战争中,日军的炮火摧毁了朝阳门,这幅是1906年竣工后不久拍摄的。朝阳门形制与崇文门略同,面阔五间,通宽31.35米,进深三间,通进深19.2米;楼连台通高32米;箭楼形制略与宣武门相同,面阔七间,通宽32.5米,进深三间,通进深25米。

史上最全的老北京城门珍贵照片(上)

 

东直门

    东直门城楼形制同朝阳门,但规制略小,面阔五间通宽1.5米,进深三间,通进深15.3米;楼连台通高34米;瓮同西直门,四角皆为直角;东西为62米,南北为68米;南侧瓮墙辟券门,门上建闸楼。

史上最全的老北京城门珍贵照片(上)

 

西直门

   20年代初期的西直门城楼、瓮城和箭楼,是在城墙外侧由南向北拍摄的。西直门城楼面阔五间,通宽32米;进深三间,通进深15.6米;楼连台通高32.75米;重檐、歇山、山崖为筒瓦绿琉璃剪边瓦顶。箭楼面阔七间,通宽35米;进深三间,连抱厦通进深27.8米。瓮城呈正方形,四角皆为直角;东西长62米,南北为68米;瓮城南侧墙上辟券顶闸楼门,门上建闸楼。

史上最全的老北京城门珍贵照片(上)

 

阜成门

    图为20年代初从西南向东北方向拍摄的。苍劲雄壮的阜成门城楼、瓮城、箭楼兀然耸立。阜成门城楼面阔五间,通宽31.2米;进深三间,通进深16米;连台通高31.70米。箭楼面阔七间,通宽32.5米;进深五间,通进深25.6米;连台通高30米。瓮城东西长65米,南北宽74米;其北侧墙辟券门,上建闸楼;瓮城内东北角建有关帝庙。

史上最全的老北京城门珍贵照片(上)

 

安定门

    图为1860年时从东北向西南方向拍摄的安定门城楼、箭楼、瓮城、闸楼。安定门城楼形制略同于朝阳门。城楼面阔五间,通宽31米;进深三间,通进深16.05米;楼连台通高33.13米;重檐、歇崇山峻岭、灰筒瓦绿琉璃剪边瓦顶。箭楼形制亦与崇文门略同。箭楼面阔七间,通宽32.5米;进深三间,连抱厦通进深25米;楼连台通高30米。瓮城为北羰呈圆弧状之正方形;东西长68米,南北为62米;瓮城东侧墙上辟券顶闸楼门,门上建闸楼。

史上最全的老北京城门珍贵照片(上)

 

德胜门

    图为清末的德胜门城楼西南侧面。德胜门城楼面阔五间,通宽31.5米;进深三间,通进深16.8米;楼连台能高36米;重檐、歇山、灰筒瓦绿琉璃剪边瓦顶。箭楼面阔七间,通宽34米;进深三间,连抱厦通进深9.6米;楼连台通高31.9米。瓮城为北端呈圆弧状之长方形蒸汽机70米,南北为118米;瓮城东侧墙上辟券顶闸楼门,门上建闸楼。

史上最全的老北京城门珍贵照片(上)

 

永定门

    图为20世纪初在城外护城河南岸向北拍摄的永定门城楼、瓮城、箭楼。永定门是北京城市中轴线最南端的标志建筑。永定门城楼形制一如内城,重檐歇山三滴水楼阁式建筑,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顶,面阔五间,通宽24米;进深三间,通进深10.50米;楼连台通高26米。瓮城呈方形,两外角为圆弧形,东西宽42米,南北长36米,瓮城墙顶宽6米。箭楼规制与城楼差距较大,不甚协调;单檐歇山式灰筒瓦顶;面阔三间,宽12.8米,进深一间6.70米,高8米,连城台通高15.85米;南、东、西三面各辟箭窗二层,南面每层七孔,东西每层3孔;北铡楼门为过木式方门;箭楼下城台正中对首城楼门洞辟一券洞门。

史上最全的老北京城门珍贵照片(上)

 

左安门

    图为20年代初,在左安门城外护城河南岸从东南向西北拍摄的左安门。左安门城楼为单层单檐歇山式,灰筒与顶;面阔三间,通宽16米,进深一间,通进深9米,高6.5米,楼连城台通高15米;瓮城呈半圆形,东西宽23米,南北长29米。箭楼为单歇山小式,灰筒瓦顶;面阔三间宽13米,进深一间宽6米,高7.1米,楼连城台通高16.6米;其南侧面辟两层箭窗,每层7孔;东西侧面亦辟两层箭窗,每层3孔侧面正中辟过木方门。

史上最全的老北京城门珍贵照片(上)

 

 

右安门

    图为20年代初在城外从东向西拍摄的右安门,画面中可以看到右安门箭楼和瓮城。右安门城楼为单层单檐歇山式,灰筒瓦顶;面阔三间,通宽16米,进深一间,通进深9米,高6.5米,楼连城台通高15米;瓮城呈半圆形,东西宽23米,南北长29米。箭楼为单檐歇山小式,灰筒瓦顶;面阔三间宽13米,进深一间深6米,高7.1米,楼连城台通高16.6米;其南侧面辟两层箭窗,每层7孔,东西侧面亦辟两层箭窗,每层3孔侧面正中辟过木方门。

史上最全的老北京城门珍贵照片(上)

 

广渠门

    图为20年代初在城外从南向北拍摄的广渠门城楼、瓮城、箭楼的南侧面。广渠门门楼低矮,仅一层,廊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四周有回廊。瓮城呈弧形。箭楼为单檐山顶,正面及两侧各辟箭窗二层,正面每层7孔,两侧每层各3孔,共26孔。箭楼下开拱形门洞。

史上最全的老北京城门珍贵照片(上)

 

广安门

    图为20年代初在城外从北向南拍摄的广安门城楼、瓮城、箭楼的北侧面。广安门城楼形制一如内城,重檐歇山三滴水楼阁式建筑,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顶,面阔三间通宽13.8米;进深一间,通进深6米;高17.6米;楼连城台通高26米。瓮城呈方形,两外角为圆弧形,东西长34米,南北宽39米,瓮城墙基宽7米、顶宽6米。箭楼为单檐歇山式灰筒瓦顶;面阔三间宽13米,进深一间6.6米,高7.8米,连城台通高16.6米;南、东、西三面各辟箭窗二层,南面每层7孔,东西每层3孔;北侧楼门为过木式方门系冰月楼下城台正中对着城楼门洞辟一券洞门。

史上最全的老北京城门珍贵照片(上) 

史上最全的老北京城门珍贵照片(中)

 

史上最全的老北京城门珍贵照片(中) - 学苑出版和 - 学苑出版社的博客

  1956年隔着护城河自东向西拍摄的朝阳门箭楼东侧面

  

史上最全的老北京城门珍贵照片(中) - 学苑出版和 - 学苑出版社的博客

清末在西便门护城河北岸处拍摄的西便门 

 

史上最全的老北京城门珍贵照片(中) - 学苑出版和 - 学苑出版社的博客

大清门位于天安门正南今毛主席纪念堂原址 

 

史上最全的老北京城门珍贵照片(中) - 学苑出版和 - 学苑出版社的博客

 长安右门,位于天安门西南侧 

 

史上最全的老北京城门珍贵照片(中) - 学苑出版和 - 学苑出版社的博客

长安左门,位于天安门东南侧 

 

史上最全的老北京城门珍贵照片(中) - 学苑出版和 - 学苑出版社的博客

东安里门 

 

史上最全的老北京城门珍贵照片(中) - 学苑出版和 - 学苑出版社的博客

 西安门 

 

史上最全的老北京城门珍贵照片(中) - 学苑出版和 - 学苑出版社的博客

 地安门 

 

史上最全的老北京城门珍贵照片(中) - 学苑出版和 - 学苑出版社的博客

    正对天安门正中为千步廊之通道,道内东、西建廊房各110间,又东、西折有北向廊房各34间,皆为连檐通脊、硬山、灰筒瓦顶、红墙(千步廊于1914年拆除,其东、西复墙于1958年拆除)。 

 

史上最全的老北京城门珍贵照片(中) - 学苑出版和 - 学苑出版社的博客

故宫外筒子河

  

史上最全的老北京城门珍贵照片(中) - 学苑出版和 - 学苑出版社的博客

故宫角楼 

 

史上最全的老北京城门珍贵照片(中) - 学苑出版和 - 学苑出版社的博客

景山与三座门 

 

史上最全的老北京城门珍贵照片(中) - 学苑出版和 - 学苑出版社的博客

 正阳门城楼 

 

史上最全的老北京城门珍贵照片(中) - 学苑出版和 - 学苑出版社的博客

 正阳门西侧护城河 

 

史上最全的老北京城门珍贵照片(中) - 学苑出版和 - 学苑出版社的博客

 西直门城楼

 

史上最全的老北京城门珍贵照片(中) - 学苑出版和 - 学苑出版社的博客

  钟楼 

 

史上最全的老北京城门珍贵照片(中) - 学苑出版和 - 学苑出版社的博客

1915年之前拍摄的正阳门城楼的北侧面。画面中尚可见东侧马道,宽近5米。

 

史上最全的老北京城门珍贵照片(中) - 学苑出版和 - 学苑出版社的博客

 1916年之后不久从箭楼向北拍摄的正阳门城楼南面全貌 

 

史上最全的老北京城门珍贵照片(中) - 学苑出版和 - 学苑出版社的博客

1968年拍摄的崇文门城楼

 

史上最全的老北京城门珍贵照片(中) - 学苑出版和 - 学苑出版社的博客

20世纪20年代在东便门外石桥北端拍摄的东便门北侧全景 

 

史上最全的老北京城门珍贵照片(中) - 学苑出版和 - 学苑出版社的博客

 20世纪30年代拍摄的正阳门箭楼冬景

 

 

史上最全的老北京城门珍贵照片(中) - 学苑出版和 - 学苑出版社的博客

 20世纪在城外护城河南岸向北拍摄的永定门城楼、瓮城、箭楼

 

 

史上最全的老北京城门珍贵照片(中) - 学苑出版和 - 学苑出版社的博客

20年代初从东北向西南方向拍摄的安定门城楼北侧面 

 

史上最全的老北京城门珍贵照片(中) - 学苑出版和 - 学苑出版社的博客

   20年代初从西南向东北方向拍摄的阜成门外景

史上最全北京老城门照片(下)

史上最全的老北京城门珍贵照片(下)

20年代初在城内从西向东拍摄的广渠门城楼西侧面

 

 

史上最全的老北京城门珍贵照片(下)

  20年代初在城内拍摄的右安门城楼北侧面

 

 

史上最全的老北京城门珍贵照片(下)

20年代初在城外拍摄的广安门城楼、瓮城、箭楼的北侧面

 

 

史上最全的老北京城门珍贵照片(下)

 20年代初在左安门城外护城河南岸拍摄的左安门

 

 

史上最全的老北京城门珍贵照片(下)

1900年时的崇文门城楼西侧面。城楼上下是英军还有英属殖民地的印度兵

 

 

史上最全的老北京城门珍贵照片(下)

1956年拍摄的永定门城楼南侧面

 

 

史上最全的老北京城门珍贵照片(下)

 西直门城楼、瓮城和箭楼

 

 

史上最全的老北京城门珍贵照片(下)

20年代初期拍摄的德胜门箭楼东、北侧面,瓮城已因修环城铁路而拆通了

 

 

史上最全的老北京城门珍贵照片(下)

20年代初阜成门箭楼的南侧面,城台下几个孩子在挖野菜

 

 

史上最全的老北京城门珍贵照片(下)

  宣武门箭楼

 

 

史上最全的老北京城门珍贵照片(下)

  城外护城河

 

 

史上最全的老北京城门珍贵照片(下)

 城外角楼

 

 

史上最全的老北京城门珍贵照片(下)

 东直门

 

 

史上最全的老北京城门珍贵照片(下)

地安门

 

 

史上最全的老北京城门珍贵照片(下)

大前门

 

 

史上最全的老北京城门珍贵照片(下)

安定门箭楼

 

 

史上最全的老北京城门珍贵照片(下)

崇文门

 

 

史上最全的老北京城门珍贵照片(下)

德胜门

 

 

史上最全的老北京城门珍贵照片(下)

 民国初始的安定门箭楼北侧面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17857-381742.html


下一篇:遗传学三大定律
收藏 IP: .*| 热度|

1 侯成亚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23: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