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傍晚公布了2014年诺贝尔物理奖(简称NB奖),获奖“项目”让许多科教界人士大跌眼镜——高亮度(高效率)蓝光发光二极管(LED)这种成果居然拿了诺贝尔奖?!更让咱中国人在甲午年感到有些添堵的是,获奖的三个人居然全是日本人,更有甚者,获奖者居然有一个连博士学位都未曾取得、也没有日本名校“第一学历”、更不曾在国际驰名大公司就业的“土憋”小硕——中村修二。这,让盼NB奖盼得眼睛比蓝光LED还蓝的中国科学界情何以堪?看到科学网的诸位博友密集挖出再推出的各种有关信息,我们不禁要问一句,类似于中村修二这样的NB奖得主,中国会有吗?俺的答案是,或许会有的,当然绝不可以叫“中村修二”,可以考虑戏称之为“中国修二”。
如果我们去根据网络上披露出的信息,去分析一下这位中村修二是如何“屌丝逆袭”成功获得NB奖的,会注意到几个不重要和重要的要素。
没那么重要的:
(1) 出身没那么重要
这个道理不用我讲了,NB奖评奖委员会根本不看“第一学历”,也不大关心被推荐获奖的人是否拥有名校的博士学位,甚至不如何看重该人做出NB成果时就职单位的地位实力,这些其实早有N多先例了。只要被推荐的获奖项目是站得住脚的,且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或推动技术及产业进步的意义,就够了。
(2) 职位职称头衔帽子啥的也没那么重要
我从相关的几条文字信息中,并未看出这位中村先生做出这项成果时的职位职称级别信息,想必也就是个在日本公司体制中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地熬到相应职级的职员,好像也没取得啥耀眼的头衔帽子。只是老板觉得他的想法挺靠谱,就投了钱让他去做,并给了他出国进修的机会和条件,结果做成了。
重要的:
(1) 系统扎实的科学知识、技术训练和高超的个人能力
中村修二是在没有实验员和助手的情况下,仅用了短短4年时间就攻克了两个材料制备的重大难题,实现了高质量氮化镓薄膜的生长及其空穴导电的调控。这显然需要他在此前受过完整系统的科学知识学习和技术训练,还需要有足够强大的个人能力才能做得到。
(2) 独到的眼光
在有机会做事(老板有钱可投并允许你提方案)的时候,做什么和怎么做,是每个研发人员需要思考的问题。一个人要做出具有重大意义的开创性成果,无疑在选题和确定方案路线时需要有独到的长远战略眼光,而非短期的“占掠”眼光。
(3) 敢于独辟蹊径,不盲目跟风
中村在材料体系选择和掺杂方式这两方面都没有简单地赶“大牛”做“跟风”研究,而是很“二”地坚持自己的体系和方法,结果成功了。从这个意义上讲,汤森路透们NB奖的预测失败也就不难理解了。因为,NB奖并不总是“挖坑”奖,不会只眷顾那些挖一个大坑深坑让许多追随者一拥而上、前赴后继去“填坑”的学术先驱。
。。。。。。。【待博友填补】
话说回来,“中国修二”会有么?我对此持乐观态度。
若问“中国修二”在哪里?或许曾经在、正在或将在你我的课堂或实验室里。在我们没完没了地抱怨本科生、硕士生甚至博士生的大规模“扩招“带来的诸多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看到,正是因为大规模扩招让大学和研究所的实验室不断有更多年轻的面孔出现,让有研究的所谓“研究型大学”越来越多【尽管短期内不见得能做到“研究行”】,也让中国每年有了大批的大学毕业生、硕士和博士。这些人支撑了中国各行各业的蓬勃发展,逼迫着GDP必须快速增长,这其中,就有不少土硕土博走上了大大小小公司的研发岗位,也让越来越多的公司有了自己的研发。或许,今天的研发仅仅是解决眼下的问题、跟踪研究开发(山寨)和降低成本;但谁也无法断言,所有公司都永远就只有这种研发模式,在未来的日子里,中国公司的前瞻性研究也会越来越多,也将有机会产生具有巨大产业价值的原创性成果。事实上,大规模的扩招和经济发展给中国带来的“研发红利”,像人口红利一样,都是我们应该加以充分利用的。
当然,并不是我们有了每年数以百万计的大学毕业生、数以十万计的研究生,在规模上从“村”扩大到了“国”,就自然而言地会像放“窜天猴儿”一样地“放卫星”拿NB奖,我们还必须努力地去“修”,并且不怕人家说你“二”。
“修”是通过必要的“修养”和“修炼”,获得足够的“修为”的过程,对于有志于做出对科学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做出杰出贡献的年轻人来讲,这个过程是必不可少的。不肯坚持足够长的时间稳稳当当地做事,而是心浮气躁、急于事功地总想着跳槽,是无法深入钻研的,也很难做出重大的成果。因此,我对每个毕业生的忠告永远是先勤奋工作、努力“入行”。所谓的“二”,是一种执着和坚持,是一股子“轴”劲儿【以前针对“魔咒”,写博文论述过,“磨”与“轴”】。
在每年十月初的NB新闻的喧嚣中,我们应该多用平和的心态看待NB奖的评选结果。多鼓励大家(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做好自己的事,不断地成长和进步,努力自强不息,千万不要自怨自艾、自暴自弃。既然“中村修二”们都能行,我们“中国修二”也有机会行,也可以行。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5 23: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