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大早,从CCTV-2的《第一时间》中听了一耳朵“教育部的通知”,恍惚听到是以后不许再限定应聘者必须有什么985、211学历了,果然,科学网也有报道,“教育部表示,凡是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举办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活动,要做到“三个严禁”:严禁发布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严禁发布违反国家规定的有关性别、户籍、学历等歧视性条款的需求信息,严禁发布虚假和欺诈等非法就业信息,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就业歧视”。【1】这个通知显然非常非常的给力,所以离开引来科学网博友的一片“叫好”之声并且同时也引发了相关话题的热议【2-4】。本来我也是想“为这个通知叫好”的,可是一抬眼就在置顶区看到赵明老师的“叫好”博文,看来我的“叫好”可以省省了。话虽如此说,可是在这当口儿总该写点儿什么,只好玩个读门绝活儿——撷英一下、“叫HOW”吧。
这个HOW,是仨英文单词的首字母,即How,Orgnize,When......
首先是How,俺想问问教育部及其所属机构和大学,真正怎样落实这“三个严禁”?特别是关于985、211的那条!各单位发布的消息中固然可以回避开985、211这两个极容易让俺们联想起911的数字【以下为了简洁起见,简称911】,但在实际招聘环节中,只要一小部分大学头顶的985、211的光环尚在,就没法让面试官们不拿它当回事儿。他们可能会做出的改变,那也也无非是把原来白纸黑字的“非911不可”的明规则改为潜规则而已。其实以前单位招人用人包括导师招收研究生的时候,也是会顾及应聘者和学生的出身的,只不过那时候除了所谓“重点大学”的说法以外,有的只是民间传说的“某个大学好不好”的口碑和个人印象。有些大学和专业,纵使头顶没有重点大学、重点学科的光环,只要生源质量过得去,又能规范的组织教学和实习,其毕业生能够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在真正懂行的业界内部还是有相当好的口碑的,根本无需“拉大旗作虎皮”。现如今一部分大学有了“911”这面大旗,下面的学生和老师便如鱼得水,即使是新创办的、目前毫无根基的学科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时也会凭借911的招牌之间秒杀那些出自家底儿厚实的普通院校中优势专业的毕业生。
话又说回来了,通知中固然可以“严禁”,但实际的招聘工作的要做得很规范很公平,才能真正做到“严禁”,所以,上招聘活动的组织(Orgnize)是个关键问题。鄙人没参加过招聘活动(无论是作为招聘人还是应聘者的经验都是匮乏的),是在说不出太多的话。仅从偶尔浏览到的一些被热炒的招聘信息就能看出,有的信息过于“严谨”了,甚至已经到了很“严紧”的地步。其规定那叫一个细,细化到了圈里人看一眼就知道是为何人量身打造的地步,简直就是一Order(订货)了!圈外的人只有跟着看热闹起哄的份儿,如果也想混进来凑热闹,便只能是去当陪绑的或者做分母。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部如果想把这好事儿做底,光发这样一个通知恐怕还不够,或许应该再来个细则,明确一下发布的招聘信息发布的规范,以及如何确保其公平。
话说911和其他诸如年龄、户籍、学历、性别等“歧视性条款”,原本不该是必要条件,而只能是招聘者的选人的参考条件,只是option而已。能堂而皇之地写进招聘信息,本来也是招聘者想以此直接吓退很多投简历的人。不写这些,意味着是个活人就可以来应聘,他们也难免会有招架不住的感觉。让太多的人以为自己会有机会便轻易投出太多其实根本没有希望的简历,也是一种巨大的浪费。从这个意义上讲,Orgnize不仅仅应该针对招聘者,也应该针对应聘者。教育部及其下属的大学应该通过明确地告知毕业生们,对自己的前程应该有个比较合理的目标(object),在不能容许被人歧视的同时,也不要歧视自己所学的专业和本来自己适合去做的那些工作。
最后,俺还想顺便再问问教育部,在何时(When)真正落实这些“严禁”?对此有木有一张时间表?或许现在还是大专院校们招聘教师和职员的旺季,发这个通知是说给他们听的,但也千万不要出现今年春天发布了通知,到了今年秋天更大宗的招聘会开起来、明年研究生录取搞起来的时候,“通知”中的“严禁”又被丢到脑后去呀!
参考:
【1】 科学网:http://blog.sciencenet.cn/blog.php?mod=new
【2】 吴飞鹏: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1814-681517.html
【3】 赵明: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0615-681684.html
【4】 王铮: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11-681731.html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吕喆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11635-681777.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