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xca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oxcar 学了物理而没有搞物理 却自觉不自觉地用物理

博文

大学:培养人才OR被“人才”培养? 精选

已有 4485 次阅读 2011-12-31 11:45 |个人分类:教育|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培养, 大学, 人才, 引进

   若干天前,我在看过一篇关于大学如何培养人才的博文(王瑞:大学该如何培养人才 )后,就曾本能地闪过一丝念头——人才如何培养大学。今天,也是2011年的最后一天,俺故作郑重地提出一个话题:大学,你究竟是用来培养“人才”的呢?还是用来被“人才”培养的呢?

    如果把俩问句撂在网上让大家投票表决,估计绝大多数人会毫不怀疑地选择前者。因为学生们来读大学自然就是受教育被培养的,大学若不培养人才,要之何用?既然大学的宗旨在于“培养人才”,又怎会有“大学被‘人才’培养”这等奇谈怪论?!不过,我的看法这次真的有点儿与众不同,我认为现如今的大学,特别是中国的一些大学,还真不见得是“培养人才”的,相反,是“靠人才来培养”的。理由如下:

经过了10多年“教育产业化”的改革和大学生、研究生的海量扩招,我们在见够了校园中成群结队的人和每年收学费和日常花费中数额不菲的财之后,却难见到很有才的人才(即使绝对数量没有减少,相对比例也已大幅度下降),而只是见到大学生、研究生的平均素质的明显滑坡。毫无疑问,通过不断强化的应试教育对中学生们智力、精力和体力的疯狂榨取和功利化导向,到大学阶段,大学生中能够继续保持强烈的求知欲(而非求职欲),还保有足够的灵气和锐气,堪为可造之材、能够被培养成人才的优秀学生已经不太多了。也因为浮躁的社会风气和功利主义的盛行,能够恪尽职守、全心全意地培养学生的老师的比例也再下降,有些老师越来越像老板,把课题组整得越来越像公司,此时“用人”已经代替了“培养人”,成为新的主题词。

    有的大学,并不认为自己培养出来的是“人才”,或者有能力培养“人才”。关于“人才”,在时下大学里似乎更喜欢在其前面加上“引进”二字,自己培养的基本被忽略不计。现在中国许多大学的大门都是“朝外开”的【1】,在录用教师时也更倾向于从其他单位甚至其他国家“引进”,而对自己培养的人才很不“感冒”。之所以这样做,或许是怕被扣上“近亲繁殖”的帽子而倍感难看,更多的时候,是对自己培养的学生没有信心,不认为他们是“人才”,甚至认为土产的毕业生根本就“不合格”【2】。在这种情况下,可就很难再说“大学培养人才”了。

    与大学培养“人才”相反,现在中国的大学还有一种“被人才培养”的倾向。现在说起某个大学好不好,虽然也还在于民间口耳相传的口碑级评价,但这已经比较OUT了,更被普罗大众和校长们重视的是各类形形色色的排行榜。这些排行榜一定要把全国的大学排出个“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或者“四猛四绝十三杰”出来,依据当然是一些量化的数据指标。这年头儿,指标(指膘)厚实数据高就是王道,而诸多指标中,关于“人才”的指标,例如有木有和有多少院士、江河湖海高原山川学者、跨世纪和新世纪外带拔尖人才和各种专家委员等就显得格外地重要。这还不算完,有了这些人才,自然也不愁能够搞来项目和经费、能够吸引来学生,并在这些资源的基础上批量生产N多篇文章。总之,借助这些“人才”的形象和力量,大学就可以被培养得光鲜亮丽、八面威风,在排行榜上的位次自然会噌噌地蹿升。。。。。。

    由此看来,中国的不少大学如今似乎更期待“被人才培养”,为了尽快解决能够培养大学的这些人才的问题,花大气力砸大把的钱引进人才成了大学不二的选择,相比之下,自己培养的人是否有才、是否能培养或成长为人才就很不被当回事儿了,结果越发不看好“培养人才”了。当大学多热衷于“被人才培养”的排名游戏,而不愿意承担起“培养人才”的使命的时候,中国的高等教育如何能够自信、自立和自强?

 

参考:

【1】          吕喆:中国的大学校门朝哪儿开?开多大?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11635&do=blog&id=288894

【2】 吕喆:也谈国产博士是否合格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11635&do=blog&id=289662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11635-523950.html

上一篇:营养因子vs.营养
下一篇:我卖的是花牛!不是花生!!
收藏 IP: 61.167.60.*| 热度|

28 赵明 张志东 陈小润 武夷山 王涛 赵凤光 孙学军 杨正瓴 李方和 吕新华 吴飞鹏 张天翼 侯雄坡 郭桅 尚松浩 孟凡 曹聪 吴锦宇 张骥 赵斌 陈建军 杨学祥 曾新林 边一 徐长庆 邱敦莲 xqhuang ddsers

发表评论 评论 (4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6 18: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