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正瓴
[数学文化,求证] 未来的数学家是什么样子?丘成桐老师的论述
2024-5-26 22:49
阅读:1806

[数学文化,求证] 未来的数学家是什么样子?丘成桐老师的论述

           

丘成桐 Shing-Tung Yau 

数学家 mathematician

菲尔兹奖 Fields Medal

沃尔夫数学奖 Wolf Prize Laureate in Mathematics

邵逸夫数学科学奖 The Prize in Mathematical Sciences, The SHAW Prize

          

           

Shing-Tung Yau Wolf Prize Laureate in Mathematics 2010.jpg

图1  丘成桐老师,1949-04-04 ~,2010年沃尔夫数学奖获得主

Shing-Tung Yau Wolf Prize Laureate in Mathematics 2010

https://wolffund.org.il/wp-content/uploads/2018/12/Shing-Tung-Yau-2010.jpg

https://wolffund.org.il/shing-tung-yau/

          

Shing-Tung Yau The Prize inMathematical Sciences.jpg

图2  丘成桐老师,2023年度邵逸夫数学科学奖得主

The Prize in Mathematical Sciences 2023, The SHAW Prize

https://www.shawprize.org/laureates/2023-mathematical-sciences/

          

丘成桐 学生时期的丘成桐.jpg

图3  丘成桐老师,1982年菲尔兹奖得主,国际数学联合会

《中国大百科全书·数学》,1988

https://pics6.baidu.com/feed/7acb0a46f21fbe09123743e1c550653b8644ad97.jpeg@f_auto?token=998a0fcfb119a3f9173e7dbb48e465bf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8158453658601690&wfr=spider&for=pc

Fields Medals 1982 |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Union (IMU)

https://www.mathunion.org/imu-awards/fields-medal/fields-medals-1982

这是我见到的丘成桐老师的第一张照片,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数学》,1988

          

丘成桐老师,2024-04-30 上午,“中国数学的现状和将来”

http://dp.imnu.edu.cn/info/1134/1912.htm

https://news.ifeng.com/c/8ZLKlSLmXmh

   但是即使在海外的华裔学者,这四十年来的工作,除了张益唐的著名工作以外和当年陈省身先生再微分几何及周炜良(Wei-Liang Chow, 1911-1995)在代数几何上的重要工作是无可比拟的!

   我对这个问题考虑了很久,我得出的结论是:中国诱导学者做学问的方法太过注重于物质的奖励,没有照顾到学问本身内容的成就。

   由于缺少国际上特别杰出专家的评估,大家对于学习和在科学上的成就,不是夸大其词,就是言不及义!

   年轻人不敢去做最前沿的学问,因为部分评委不懂这些前沿学问,也怀抱私心,他们恐怕前沿学问在中国流行以后,他们自己没有一席之地。

   鼓励大学和年轻人建立明显的目标,至少有十间大学希望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而年轻人的志气必须改进,至少有一小批的年轻学子有志气成为世界一流的学者,做出突破性的工作,能够在学术界引领风骚,影响数学未来几十年的发展。

   我们不能够让我们的年轻人一生的志愿就是拿政府颁发的“帽子”,做个院士,甚至得到诺贝尔奖。做学问的的目标是要找到大自然的奥秘,找到一切有意义的规律。

          

2022-08-21,丘成桐:期望中国10年内能在本土培养出世界最顶尖的数学家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9561855

https://www.tsinghua.edu.cn/info/1182/97514.htm  

   期望中国10年内能在本土培养出世界最顶尖的数学家,发表最好的论文,做出世界第一流的学问,带领中国数学走出一条新的道路。

                                                     

丘成桐,2020-09-17,我研究教学的经验

http://image.sciencenet.cn/home/202009/22/095643l3xixjnp3exle0y9.pn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77-1251601.html

刘全慧2020-09-22丘成桐书里面很多是错的_小.jpg

   一个题目在书本里,我们以为自己懂了,有些是很明显,但有些是似是而非的,好像差不多了,事实上不是,里面有很多巧妙的东西。我们一定要动手去做,当你在一门课里面把基本功夫搞得很扎实以后,你就发现书里面很多是错的。能够发现书本里的错误时,你的基本功夫就不错了。

                                                     

参考资料:

[1] 新华网,2024-01-10,追求数学的至真至美——访国际著名数学家丘成桐

http://www.news.cn/tech/20240110/c7851e45d02640da9f95b47b149483f3/c.html

[2] 人民网,2022-08-01,丘成桐:为何很多中国学生擅长做题,却成不了大数学家?

http://edu.people.com.cn/n1/2022/0801/c1006-32490759.html

中国新闻网: https://www.chinanews.com.cn/gn/2022/07-31/9816518.shtml

   很多中国的小孩看不到数学最精华的地方,认为只要将题目做对、将考试考好,就很高兴。但数学的真谛不是做题、特别不是做别人出的题,而要自己发掘好的研究方向、好的问题,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另外,不要寄望于灵感,认为等哪天灵感一来,就能解决一个有史以来都没有解决的问题,这是不可能的。

[3] 华中科技大学,2024-05-01,丘成桐院士做客第330期“科学精神与实践”讲座

https://news.hust.edu.cn/info/1002/52086.htm

   新闻网讯 4月30日上午,著名数学家、菲尔兹奖首位华人得主、我校名誉教授丘成桐院士受邀做客第330期“科学精神与实践”讲座,为我校师生带来题为“中国数学的现状和将来”的报告。

[4] 内蒙古师范大学,2024-05-20,丘成桐:中国现今的数学处于什么水平?

http://dp.imnu.edu.cn/info/1134/1912.htm  

[4-2] 中国教育在线,2024-05-19 10:19,丘成桐:中国现今的数学处于什么水平?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MjMzMTg0MQ==&mid=2651415269&idx=1&sn=78cb0a4782c760136b22b81e0c3c124a&chksm=bc692e42ac76ef4f393a5076471d2e50942166c4af59ccdd61f56e074da9d0786516277b396a&scene=27

[5] 凤凰网,2024-05-07,丘成桐院士最新演讲:中国现今的数学处于什么水平?为什么物质奖励不奏效?

https://news.ifeng.com/c/8ZLKlSLmXmh

[6] Shing-Tung Yau, Chinese-born mathematician, britannica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Shing-Tung-Yau

[7] Shing-Tung Yau, MacTutor History of Mathematics Archive

https://mathshistory.st-andrews.ac.uk/Biographies/Yau/

[8] 澎湃,2022-08-22,丘成桐:期望中国10年内能在本土培养出世界最顶尖的数学家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9561855https://www.tsinghua.edu.cn/info/1182/97514.htm

[9] 科学网,2024-04-17,丘成桐:对基础科学的重视程度仍待提升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4/520991.shtm

[10] 刘全慧,2020-09-22 09:57,开学第一课,丘成桐给大学生指出一条成材捷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77-1251601.html  

   大学生成材之路非常简单。念好大学里的每门课程的基础上,集中精力把两门以上的专业课程学到通透的程度。达到通透的必由之路是:认真做习题、特别是困难的习题。通透的一个判据是:“当你在一门课里面把基本功夫搞扎实以后,你就发现书里面很多是错的”。

   要成为一个好的数学家,在打好基本功之后要能立体地俯瞰整个数学领域,然后发现一些重要问题。“有些研究生,…,教他做一个小题目,…,他一辈子不愿意放弃原来的想法,不停地写小文章,…”。“可是你真要做一个好的题目,其实也不见得那么难,…,并不是想你想象得要花很多能多时间,问题是你的决心怎么样。” 完成一个好题目,也就是差不多完成三个小题目的时间和精力。

                                 

相关链接:

[1] 2020-09-25,[讨论] 真空管里的自由电子、 玻印亭矢量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52052.html

[2] 2024-04-13,[数学文化,P vs NP] 正态分布的四种推导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429560.html

[3] 2024-04-02,[笔记,数学文化,悲恸] 一般的三体问题不能严格求解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427977.html

[4] 2024-04-01,[笔记,数学文化] “千禧年大奖难题”,“发现全新的研究方向或领域”,后者更难能可贵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427807.html

[5] 2024-03-30,[笔记,数学文化] 用清晰的思想代替盲目的计算:香农的信息熵(Claude Elwood Shannon)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427605.html

[6] 2011-07-15,2011暑假傻拍(3):数学、数学文化、陈省身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465194.html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热门)[数学文化,求证] 未来的数学家是什么样子?丘成桐 +1.jpg

刘进平 (热门)马可·奥勒留能看谈生死与不朽很不容易 +1.jpg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杨正瓴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07667-1435714.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29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29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