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lyang 求真务实

博文

[随想] “了解、理解、掌握、运用”进一步改变为课程定位

已有 4395 次阅读 2019-10-25 19:39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了解, 理解, 掌握, 运用, 课程

[随想] “了解、理解、掌握、运用”进一步改变为课程定位

         

   高等教育压缩学时,可以在对未来学科专业发展需求的预测基础上,在对人才成长规律的认识基础上,将课程分成“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类型。保留少数“掌握、运用”课程,把其余课程“了解、理解”化。

   “了解、理解”化的课程考试,增大选择题比例。不要求学生“背出”,只要求学生“认出”。

   “不要为了考100分在细枝末节上浪费时间。”就可以使学生宽知识、轻负担、缩学时。

   压缩学时的核心:不要在细枝末节上浪费时间!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509385/answer/571834270

  

推荐阅读:

[1] 2019-09-07,丁肇中:我认识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几乎没有考第一名的

http://www.sohu.com/a/339338844_120044578

   “我几乎认识每一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这中间几乎没有一个考第一名的。”

[2] 2015-07-02,数学家陈省身:不要考100分!易成为平庸之才 

http://www.sohu.com/a/20998287_194674

   做学问,掌握精髓要义。不要为了考100分在细枝末节上浪费时间。

[3] 2016-11-28,朱邦芬院士:从我所熟悉的几位中国物理学大师,看影响学生成长的关键因素

http://www.sohu.com/a/120113245_534881

   “重质不重量”怎么体现呢?周光召是出名的优秀学生,我原以为他的成绩单一定会很漂亮,后来一看,平均学分积大致是80 来分,有几门课90 多分,也有好几门课只有70 多分,完全出乎我的意料,这表明老师对学生的要求很严格。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07667-1203433.html

上一篇:聪明的酸枣,深秋还在开花:卡片机傻拍2019(190)
下一篇:《国家科技成果网(国科网)》博客,轻轻的走了!什么时候辉煌的来?
收藏 IP: 202.113.11.*| 热度|

11 郑永军 伍赛特 刘炜 苏保霞 尤明庆 孙颉 周忠浩 檀成龙 晏成和 张忆文 葛素红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3: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