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既科学普及,日前被提上了非常高的宣传高度。但是,科普并不容易做,原因为何?
科普其实包含三个相互衔接的层面:科学、教育与传播。这三个层面各自已经很复杂,科普则天然地继承了这三者的复杂性,进而通过概念融合,又派生出自己独特的复杂度,乃至于不同的科普人群,各自会拥有不同的科普定义与科普文化。由于这种复杂性,即便是一些高端学者,也对科普有误区,并且敬而远之。比如,一些学者认为科普就是通俗的代名词,并具有一定的讥讽之意,与进入厅堂的主流科学教育差之甚远。另外一些人认为,科普指向科学低层次人群,中小学生是主体。
我们先谈谈科学的复杂性。
目前对科学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这主要是因为科学具有演化特征,其内涵一直在发展,科学两个字只是一个符号,和人名一样,无法概述其全面特征。从字面意义上来看,科学是分科的学科。通过分类,把复杂的知识体系分解为较为独立的分科知识,这在知识爆炸时代尤其重要。就如同军队打仗,如果不分为不同的军团,没有形成有效的相互配合支撑,同时指挥100万士兵,后果可想而知。面对浩如烟海的知识体系,我们每个人只能在特定的知识子集中,吸取各自所需营养。
分科的知识当然会弊端,不同的分科知识之间会形成壁垒,也就是之前常说的膜边界,类似于生物隔绝。很多人在自己的知识体系小圈子里,自成体系地生活一辈子。这种分科的思路是目前较为传统的知识组织形式,随着社会复杂度的提升,打通知识壁垒,对知识进行重组,形成更有效的知识融合,是一种不可当的趋势。但是,完全打破之前可分内知识的膜界,并不是一种可执行的方案,那又会变成一盘散沙,一团浆糊。可控的融合,是最佳的选择方案。
科学很难用一句话澄清,我们则可退而求其次,像盲人摸象一样,塑造科学的形体。我最喜欢凡尔纳对科学的总结。他认为“现代科学的主要特征概括为六个方面:一种建制;一种方法;一种积累的知识传统;一种维持或发展生产的主要因素;构成我们的各种信仰和对宇宙和人类的各种态度的力量之一;与社会有种种相互关系。”当然,其他的定义也从不同角度够了了科学的具象,比如,科学是对自然的理解和追求,可以指导人类进行自然和社会活动,是一种不自相矛盾的知识体系,趋近真理,等等。对科学概念的复杂理解也天然地造成了对科普内涵的理解。
科普的目的是有效的知识传播,实现科学教育。教育本身也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涉及教育家与被教育者,是一个双向耗能的过程。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如何高效地提升知识传递效率,较少能耗,是教育的最为核心的问题之一。科普则可以成为不同知识体系间的桥梁,可以比喻为科学之间的普通话。这样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专家,专家与非专家之间,就可以进行有效的沟通。否则,各说各话,嘈嘈杂杂,用尽力气,也是噪声,无法沟通。
在科学与教育之间,科普是一种独特的传播媒介和方式。在高科技时代尤其凸显其魅力,并逐渐被认为所承认。
借助于科学与教育的基本概念,我们可以把科普概念从简单的“科学知识普及”拓展为多个要素叠加。基于知识和教育的系统性,科普也具有系统性。否则,就有可能变成功利性的知识普及,变成教育家和哲学家否定的“知识霸权”现象。比如,有利益背景的集团,会把其相关的知识进行更深入的科普宣传,科普与集团利益挂钩。
目前在科普的系统性方面还差很多。如何避免科普的系统性与课堂知识系统性之间的区别,成为一个新的课题。毕竟科普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课堂的系统教育模式,虽然科普也是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手段。
其次,科普是一行成建制的社会活动。科普并不是简单的几场科普报告,而是要成为有建制,成体系的社会活动。这在大众科学知识普及方面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在知识体系中,可以用二元法分为课堂的系统知识以民众生活中的非系统经验知识。通过科普,可以把课堂知识与经验知识相衔接,尤其是提升经验知识体系的科学成分,部分减小课堂知识与社会经验知识之间的梯度与张力。
此外,科普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当科普成为一种大家接受的日常行为模式,就会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种行为准则。这种信息流大增的社会,是高科技时代新生活模式的必然需求。
总之,科普作为一种知识传播的方法与新的社会知识构建行为规范,目的就是打破知识壁垒,创建新的课程模式,增加知识传播的效率,为信息时代的提升增砖添瓦。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刘青松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057014-1357188.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