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青松
客观与主观的信息与知识思考
2022-9-18 23:55
阅读:3060

作为一个理工教授,去读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等等)的著作和作品,感觉很有意思。不同知识背景的人群对事情的思考模式以及逻辑推演模式有显著不同。我朴素地认为,理工教授的主要作用是把复杂的世界简化,把自然与人的互动系统,用较为明确的方式表达出来。在思想家开始思考和表达前,我常常认为我对世界还是有一个较为明确的认知方法,这个世界于我是熟悉的。但是,一经思想家的再创造,这个世界又重新变得复杂,变得缥缈。

思想家最大的特色就是把看似简单的概念进行符号化,就像数学家一样,进行各种眼花缭乱的符号运算,得出很多和日常观点不一致的新思想。

可以较为肯定地说,以下是以我获得的科学知识背景和思维模式来推导的,并不能完全否认是不是受到了思想家们的影响,但是,以下思维具有很强的自主意识。

智能生命在地球上出现,极具偶然性。在以亿为单位的漫长的时间演化中,宇宙有其自身的运转规律。这些初始的物理和化学规律支配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过程,并通过一些特殊事件,比如超新星爆发等,重塑和创新一些细节。这些客观存在,并不以人类的出现为转移。因此,我认为这种宇宙的客观存在性是存在的,与之相关的一些知识,我们可以称之为客观的知识,比如地球围绕太阳转。符合宇宙物质发展规律的,可以被称之为真理。

作为智能生物,其最大特点和能力是具有了探索世界规律的能力。随着时间推移,其思维方式、知识获取方式以及知识体系变得原来越复杂。与人类社会和人本身相关的各种信息逐渐都具有了演化的特征。

人类最大的贡献就是在客观自然的基础上,通过几步演化,逐渐形成了具有自我特色的文明体系。人类试图在人类社会和自然之间形成一层保护膜,以维持其自身思维的独立性,虽然也受到客观自然环境的整体制约,比如能源和环境。

我在考虑这种具有演化特征时,采用能量最小原理,这几乎是自然演化的终极规律。无论是自然,还是人类社会演化都服从这一终极规律。

自然界中充斥着各种现象,我们称之为信息。古人类在和自然打交道过程中,通过梳理这些信息,并把之连接起来,逐渐形成知识。可见知识具有信息封装结构。把不同的信息连接成对,整体去考虑,可减少思考中间环节所耗费的能量,极大地提高了传播效率。比如,把某些水果的色度差别和成熟度连接起来,是采摘部落女性必备的尝试,也就是某种知识。即便是到了现代社会,这一技能也在口红色度区分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人类聚集起来,形成文明,是更大一个维度上信息,或者已经形成的知识体系上的高级封装,并且通过文明膜的作用,使得人类可以部分地独立于自然,向内可以更好地发展与人相关的信息封装与衔接,形成较为为独立的认知体系。

应该说,从一开始,基于人是自然的人以及人也是社会的人这两种属性,知识也具备了客观和主观两个特征,也就是知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其复杂性在于,无论是自然属性还是社会属性,都需要人的思维载体去总结,其思考,去实现。这样就不可避免地把人的主观特征带入到本该是客观的知识中,并对一部分客观知识产生影响,其客观性遭到损害,因此也就成为知识社会论的一定基础。这体现在人类的知识体系不同地更迭和提升。从地心说到日心说,再发现太阳也只是一颗普通恒星的实事。从客观上,这是胜利。可是从主观上,人类的自尊心一路下滑。

这个世界存在着测不准原理,以及人类的认知边界。超过这个限度,人类无法去了解其背后的真正规则。知识来自信息封装,知识边界就一定会存在。

对于客观世界的了解,我们也存在着不同尺度上的认知。对于及其宏观和及其微观的世界,我们缺乏能力去全面了解。人类最大的突破点在中尺度行为,尤其是和人类生活世界的尺度(时间与空间)相比拟的现象,人类最为擅长。乃至于拓展到千年尺度,就显得有些看不明白。

我们可以发现,所谓的现代认知理论,其讨论的主体在于近几百年的发展。而对于地球上一些原始社会行为部落的研究,不只是凤毛麟角,其可信度也要大打折扣,因为完全意义上的原始部落已经不存在,或者并不具有完全的代表性。比如,基于对热带地区的原始部落观察,得出结论,装饰比衣服更重要。因此,推论出原始的知识体系,非应用型的知识地位比应用型的要高。这一现象到高纬度地区,应该不会存在,在寒冷面前,对衣服的认知肯定比装饰更重要,虽然后者也是生活中重要的环节。

关于复杂体系的生物性特征并不是我自己的发明,我是较为忠实的信仰者。这体现在三点,1)复杂体系有自己的意识和目的;2)它会进化;3)它会和其它体系合作。第一点和第二点可称之为本体和实在的特征,而第三点,可认为是其社会特征。文明、知识、社会、习俗等等,都有这个特征。

就知识而言,它不在只是一个简单的符号, 被动地被生产,它有自己的内在目的和体系。知识是活跃的,要跳出自己的圈层,比如大学和课堂,进而和社会接轨。在讨论大学与社会关系时,我曾用这个理论作为大学主动衔接社会的理论基础。进一步而言,知识就会形成知识群落,体现去各自的群落特征,不同的知识群落还会进一步交叉融合,形成新的知识,也就是创新知识。

知识的社会性和客观性在历史发展中,自己本身也会竞争。人类社会的思想和范式发展,是一个螺旋过程,从思想逐渐集成,到中世纪的极端保守,再到思想解放运动,释放人性自由。人性也需要一段时间的解放,在自由的自然中先茁壮成长,然后才能产出好品质的思想,被新一轮的社会集成所应用。

知识也有这种特征。在其社会性和自我内在本质性之间循环发展。到了一定时候,一定需要让知识的内在特征充分发展,否则就会形成人类控制的知识发展方向,失去多样性。知识的自由发展,是一种反弹,也是社会发展的长远需要。把知识带回来的本质,其实就是知识从社会性的圈养状态,放归自由的客观状态,重视知识自身的属性,虽然背后它与人类社会目标密切相关。

当然最好的状态是把知识的社会性和实在客观性衔接在一起,不要顾此失彼,这样最能体现知识的本质,在知识体系构建、教育和传播整个链条中,对实践给予最为全面的指导。

我觉得目前一些符号思想最大的缺陷在于,过于看中人类自己创造的知识膜。比如,人类社会具有自己独特的现象,也只能用人类社会自己的逻辑去理解和解释。这样做的好处可以较为独立地研究人类社会这个体系,使社会之成为可以被研究的对象,但是先天的缺点在于,没有考虑知识膜之外的自然因素的影响。没有把人类社会放在一个更大的环境尺度去研究。人类思想的内循环,最终会形成像蚂蚁一样的死亡行军路线,收尾相连,看似自洽,其实没有了出路。

由于复杂系统的多特征,思想家更多的是盲人摸象一样地区思考其中一个特色,并形成派系。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先逐个突破,研究各个单独的特征,在争论中,慢慢发现不足,然后进行高级连接,慢慢勾勒出更为实际的理论。我猜测这应该是现代思想界的一种走向。用更为系统的理论来融合不同理论之间的矛盾。

在这一点上,怀疑主义其实还是有其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怀疑主义,就不会突破现有的思路。也就不能形成螺旋式上升的思路发展路径。

我最近读的一本书,恰好体现了这一点。

这本书是迈尔克-杨的著作《把知识带回来,教育社会学从社会构建主义到社会实在论的转向》。

迈克尔的研究成典型的否定再否定特征,思想越高级,越集成旧有的思路。从过去强调的知识社会性,再通过衔接其社会性和实在的客观性,完成了思想飞跃。在这一点上,我非常钦佩迈克尔的思想转变,体现的是大家的风范。

这本书并不是很好读,一堆社会学名词和人物接踵而来:涂尔干、维果斯基、伯恩斯坦等等。这些思想大师真能思考,硬是把抽象的社会和知识等概念具象化,赋予不同的质性可加以研究,从不同角度去争论。学无止境。社会构建主义、社会实在论、后现代主义、相对主义.....  大家观点不同,其核心内容还是觉得知识是复杂的,具有社会性和客观性,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因此,教育体系也必须融合知识不同的层级结构和特点,区分知识属性,在课堂上科学地呈现。否则,工具主义泛滥,简化了知识的传承方式,达不到教育和知识传承的真正目的和目标。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知识有边界,我们却可以让思想去遨游,利用思想实验,去探寻摸不到的彼岸。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刘青松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057014-1355910.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