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stm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estman

博文

大学体育教学不能因噎废食

已有 4186 次阅读 2012-11-18 18:56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大学, 教育部, 中国传媒, 中国新闻网

      近期,据媒体报道,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国内多所高校取消了男子5000米和女子3000米长跑项目。而取消的原因十分一致:学生体质下降,甚至有学校担心学生参加长跑会猝死。(中国新闻网,2012-11-18 )
 
在2006年,教育部联合国家体育总局等部门发出一项涉及中国亿万学生的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其核心内容就是从2007年开始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平均每个学习日有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有部分学校采用了其他形式的趣味运动来取代长跑运动,即所谓的快乐体育。但是,6年下来,大学生的体质似乎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水桶型”和“竹竿型”的学生在大学校园内随处可见,更有甚者,不少大学生连一个引体向上都做不起来。
 
应该说,“体育”和“快乐”的结合,是一种非常好的理想。体育应该包含快乐,体育应该让人快乐,体育锻炼的过程就是让人享受快乐的过程。但有时,体育锻炼需要“忍痛割爱”,体力的消耗、腰酸腿疼的感觉、汗流浃背的场景,是体育应有的状态,但这个过程可能不快乐,因为需要放弃早晨被窝的温暖,午后约会的浪漫,网络游戏的刺激。“快乐体育”、“阳光体育”等措施,让人感受到了政策设计者良好的初衷,但其执行的后果,自然是让大学体育教学流于形式,呈现出边缘化、形式化、娱乐化的趋势。
 
体育教学的边缘化现象,就是体育课在大学的课程体系中不再重要,体育的达标要求不在清晰,学校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度越来越低,学校在师资、设施等方面对体育的投入越来越少;体育教学的形式化现象,就是体育课成为无数课程中的一“门”,她没有独特的位置、没有特别的重要性,本来需要实实在在开设的一门课,被很多“体育文化节”、“趣味运动会”和“打卡跑操”等取代,标准要求越来越低;体育教学的娱乐化现象,就是体育课在教学目标和形式方面,被当今的流行元素所侵袭,培养能代表学校水平的街舞队、啦啦队等娱乐体育队伍,成为很多学校体育教学的亮点甚至是重点。
 
体育不应是文化课程的附加、专业教育的陪衬缀,体育教育应该贯穿到大学教育的所有过程和对象。无论是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的角度,还是从每一个生命个体健康发展的角度,大学不能把体育边缘化、形式化、娱乐化。要避免这些现象,就要把体育教学置于大学教育的重要位置,体育参与要由学生的兴趣牵引转变为学校的系统要求,最终让“快乐体育”回归到“在体育中享受快乐”,“阳光体育”回归到“通过体育拥有阳光”。
 
具体而言,大学教育要把体育作为重要的一个科目加以重视,与其他基础课、技能课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有些课不仅不能传授思想,也不能教会方法,仅仅是知识点的罗列,学了就忘,或者说学了也是白学,这些课程,应该组合、简化,把更重要的教学时间,让渡给本来比较重要的科目。就体育课本身而言,不仅要有技能性要求,而且要有体质性要求。比如,选修乒乓球的要掌握接发球的基本要领,选修篮球的应知道投篮的基本技术,同时,对每一个同学,在体质方面应该严格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达标要求进行锻炼、测试、培养。
 
高度重视、分级分类、逐步达标,应该是体育教学的遵循的基本思路。具体到本文开头所提到的国内多所高校取消男子5000米和女子3000米长跑项目的事例,其实也很好解决。高校不要把这些项目作为面向所有学生的普适性要求,而仅作为个别同学的一种训练项目;参与男子5000米和女子3000米长跑的同学,可以先通过其他项目的测试。如果高校因为担心出现意外事件而放弃体育、弱化体育,或降低对学生体质的要求,从工作方式来说就是因噎废食,从教育效果来说是误人子弟。
 
体育,要让每个学生收获一个健康的身体,赢得一个光明的未来,要让国家拥有一代生机勃发的青年!希望大学教育工作者,能从战略高度重视体育,系统化的加强体育!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027-633773.html

上一篇:山东高校分类管理值得赞赏
下一篇:《问道创新》后记
收藏 IP: 124.16.155.*| 热度|

2 吕喆 吕洪波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9: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