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为引领 当好卫星工程“大管家”
2018-11-13 15:29

 
一项空间科学卫星任务从建议提出到发射运行可分为六个阶段,分别是战略规划阶段、预先研究阶段、背景型号阶段、工程立项与研制阶段、科学运行阶段、科学产出评估。
 
其中,工程立项与研制阶段对卫星项目的成败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即便前期进行了大量的规划、论证,深入的预先研究与背景型号研究,其最终的目标都是为了保证卫星的成功发射。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作为空间科学卫星的工程总体,专门设立了空间科学工程管理中心(简称工程中心),对立项后的空间科学卫星工程进行研制管理和组织实施,履行空间科学卫星工程大总体职责,统筹协调卫星、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地面支撑和科学应用六大系统。
 
全生命周期管理
 
一般而言,卫星工程分为立项论证、方案、初样、正样、发射、在轨测试交付与总结评价等阶段。
 
而卫星工程管理则覆盖了从论证到卫星退役全过程有关活动的管理,主要包括综合论证、工程立项、总体设计、系统协调、研制生产、发射测控、在轨测试、交付运行、总结评价、离轨处置等。因此,将工程中心比作一个“大管家”其实再合适不过了。
 
当一个卫星项目进入工程立项程序时,工程中心要组织对项目进行综合论证,包括卫星工程的科学背景、科学目标、有效载荷配置以及工程初步方案和任务对六大系统的要求等;通过可行性综合论证之后,便进入整个工程型号任务的方案阶段,工程中心要密切跟踪方案设计。如果方案设计可行,便转入初样阶段。在初样阶段,工程中心主要负责通过协调各种资源,来支持卫星初样阶段的工作。
 
当然,工程中心的“眼里”不只有卫星系统。“我们需要统筹协调,因此不仅需要关注卫星,还需要关注地面支撑、科学应用等系统。”空间中心主任王赤告诉《科学新闻》。
 
因为科学卫星发射成功,并不是任务结束的标志。科学卫星发射之后的管理非常重要,需要持续跟踪数据处理与应用过程,协助科学家团队组织科学数据的分析与研究。为此,工程中心还专门成立了运行与成果管理部,以便统筹和推进科学卫星在轨运行、数据保障与成果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努力实现科学卫星产出的最大化。
 
与此同时,作为空间科学卫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运载火箭的选型工作也属于工程中心的工作范畴。此外,联系发射场、申请频率与轨道、申请发射许可等工作都由工程中心负责。
 
在这个庞大的复杂系统工程中,作为名副其实的“大管家”,工程中心始终以科学目标为引领,不放过空间科学卫星工程管理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从信息管理到进度管理、从经费管理到质量管理,再到技术状态管理,全力配合各方并努力协调,只为确保科学卫星重大原创性科学产出目标的最终实现。
 
“首席科学家+工程两总”
 
作为我国系列科学卫星的主要研发单位和用户单位,空间中心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实践,探索出一条科学卫星体制机制创新之路,实行的科学卫星工程管理体制行之有效,得到了科学界、航天工程界和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
 
“我们建立了首席科学家具有最终否决权的‘首席科学家+工程两总’管理制度。首席科学家在我国体制上第一次真正进入了管理体系,这是我们在管理上的一大创新。”王赤表示。
 
长期以来,“两条指挥线”(即工程总指挥、工程总设计师,一般称为“工程两总”)是我国航天工程不断取得成功的法宝。空间科学先导专项(一期)在此基础上,将“两条指挥线”拓展为“首席科学家+工程两总”制。
 
在“首席科学家+工程两总”模式中,首席科学家和工程两总的职责不同,分工明确。首席科学家在立项论证阶段牵头组织设立科学目标和有效载荷配置,在运行和应用阶段牵头组织科学数据分析和应用,确保重大科学产出;工程两总在工程研制阶段负责卫星的设计、研制和发射,确保科学目标的工程实现。二者地位同等重要,都是围绕一个共同的科学目标协同工作。
 
“首席科学家+工程两总”制赋予了首席科学家“一票否决权”,真正做到了让首席科学家“有职有权”,避免了过去科学目标“就汤下面”、让位于工程技术的情况再度发生,确保了科学成果的产出。
 
由于首席科学家的参与,有助于把科学目标这一核心要素快速渗透到卫星工程研制建设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与此同时,卫星工程两总要经常就工程情况与首席科学家沟通,使首席科学家更好地掌握工程研制对科学目标的保障情况。因此,这样的创新管理模式不仅没有影响到卫星研制的效率,反而有利于工程向前推进。
 
对科学卫星而言,没有质量的进度就意味着宝贵资源的浪费,而没有进度的质量同样意味着科学目标的牺牲。
 
为了保证科学目标的最终实现,工程中心将不断创新工程管理模式,继续着眼大局、抓住关键、担当服务,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助力空间科学先导专项(二期)的顺利实施。■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18年9月刊 匠心)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