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六十春秋 奏响空间科学乐章
2018-11-13 15:29

 
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二条1号院里,有几栋并不显眼的灰色建筑,一群在中国空间科学领域辛勤耕耘的拓荒者们集结于此。
 
从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到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从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双星计划”,到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专项“四发四捷”、我国科学卫星系列逐渐形成;从空间科学基础研究,到满足国家重大需求;从先进有效载荷研发和集成,到空间科学研究与任务支撑保障……广大空间中心人用青春、智慧和汗水,写下了无愧于国家、无愧于时代的华章。
 
六十载荣光,一甲子激扬。在中国航天与空间科学事业的发展历程中,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简称空间中心)始终发挥空间科学“国家队”的骨干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做出了奠基性、开创性的贡献。
 
风雨兼程
 
60年前,为了研制人造卫星,中科院成立了“581”组。西苑操场甲1号,这里是581组办公室所在地,她也是空间中心的前身。
 
在这个仅有30亩地的院落里,来自中科院七个不同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夜以继日地工作,查阅文献资料,计算、试验、研制仪器。
 
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研制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因三年经济困难,1959年3月中科院党组落实中央“卫星还要搞,但是要推后一点”的要求,“大腿变小腿,卫星变探空”。
 
从1959年12月开始,赵九章领导地球物理所二部使火箭探空和卫星任务走上了稳定发展的道路。1960年成立卫星总体研究室,调研国际卫星情况,研究星上和地面相关技术,起到了卫星研制总体所的作用。
 
1963年底建成了我国第一个空间环境模拟实验室,开创了我国卫星环境模拟试验事业,为卫星上天做好了充分准备。同时还组建高空物理和空间技术的有关研究室。
 
1964年,在三届人大会议期间,时任中科院地球物理所所长和581组负责人的赵九章先生呈书周恩来总理,对发射我国人造卫星的意义、技术途径和具备的条件进行了分析,建议将研制发射人造卫星列入国家计划。
 
1965年,中科院开始筹建卫星设计院,即“651”设计院,赵九章任院长,并召开了我国第一颗卫星论证会,为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发射和今后卫星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66年2月,中科院正式成立应用地球物理所,赵九章兼任所长,后因体制调整归国防科委第五研究院,对外名称为空间物理所。
 
从1965年到1968年,人造卫星的工程研制从启动到卫星的初样研制出来,仅用了短短3年。随后,人造卫星研制工作转移给了新建的卫星技术研究院。
 
从预研到初样,人造卫星的研制工作都是在赵九章的领导下由空间中心牵头完成的,空间中心为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研制作出了巨大贡献。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也迎来了空间科学发展的新时代。
 
1979年,中科院空间科学技术中心和空间科学技术委员会成立。该中心的主要任务是研制天文卫星、资源卫星和建立遥感卫星地面站,即“两星一站”。
 
当时,天文卫星和资源卫星是按照科学卫星来立项的,以中科院自主研制为主,遥感卫星地面站则从美国引进。“两星一站”的研制工作赋予了这个新单位卫星研制的总体职能。1986年,卫星的初样研制出来,遥感卫星地面站也已经基本建成。
 
自1958年之后的30年,空间中心辗转变迁,漂泊不定。即便在这样的境遇中,空间中心始终不忘初心,牢记科技强国使命,在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实践一号”卫星、“实践二号”卫星、天文卫星、资源卫星和遥感卫星地面站的研制、发射与建设等工作中立下了难以磨灭的功勋。
 
1987年,中科院党组决定将空间物理所与空间科学技术中心合并,正式更名为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更名后,空间中心转向了更为前沿的研究,积极参与载人航天工程的前期论证工作。
 
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后,空间中心又作为应用系统总体部的依托单位,成为载人航天工程七大系统之一的应用系统的总体单位及几个重要分系统的承担单位,为国家航天事业第二个里程碑作出了卓越贡献。
 
1999年,空间中心进入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单位。在高举空间科学大旗的同时,空间中心推动立项了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并将方向瞄准了深空探测,参与探月工程的论证,并在2001年积极推动了嫦娥工程的立项,承担了嫦娥一号卫星有效载荷总体的工作。
 
随着空间科学先导专项正式立项,中科院党组决定成立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作为工程大总体,具体负责空间科学先导专项的组织与实施。2011年7月,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正式挂牌。2015年获中央编办批复,由中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正式更名为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从为了研制“东方红一号”卫星而组建的中科院“581”组,到载人航天应用系统总体、探月工程有效载荷总体,在我国航天事业的三个里程碑上都能看到空间中心的足迹。可以说,空间中心的发展历程不仅折射出空间科学在我国生根、发芽、发展、壮大的宏伟篇章,也印证了中国空间科学研究从无到有、由弱渐强的战略征程。
 
春华秋实
 
六十载风雨洗礼,一甲子硕果累累。
 
自成立之日起,“任务带学科,学科促任务”是空间中心科研工作始终坚持的明确方向: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通过承担和完成国家重大任务带动学科发展和技术突破;面向科学技术前沿,通过学科发展和技术突破促进更好地承担和完成国家重大任务。
 
在基础研究方面,空间中心主要以天基和地基探测为支撑,致力于在空间物理和空间天气研究的前沿领域研究,认知空间物理的基本物理过程,了解灾害性空间天气的物理规律,形成空间天气连锁过程的整体性理论框架。
 
比如,空间中心牵头提出并实施的我国第一个以科学突破为目标的“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简称双星计划),以及我国地基空间环境综合监测链“东半球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子午链”(简称子午工程)的建设,引领了我国空间物理和空间天气学科的发展。
 
作为我国最早、最全面地开展空间环境探测和研究的单位,空间中心目前在该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中心还是我国研制空间环境探测载荷最多的单位,多年来,相继研发了30余种星载探测仪器,承担了我国95%以上航天型号的空间环境探测任务。
 
作为我国首个开展空间环境预报的单位,从国家大型航天任务对空间环境安全保障的紧迫需求出发,空间中心还开展了日地空间环境预报方法和预报模式的研究。研究范围涵盖了太阳爆发的源表面、行星际空间、磁层、电离层和中高层大气整个日地空间。
 
中心目前已成为空间环境探测载荷研制、空间环境预报与国家空间环境态势感知体系的主力军。
 
作为我国微波遥感技术的开创单位,空间中心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承担了国家攻关、国家863计划、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气象卫星、海洋卫星等一系列科研实验计划和工程型号任务中有关微波遥感技术研究和微波遥感有效载荷的研制工作,在微波遥感技术领域填补了多项空白,获得多项国内、国际首创的研究成果。
 
在创新空间科学的同时,空间中心始终致力于带动空间技术。多年来,空间中心围绕总体技术、测试技术、空间测控通信与空间综合电子技术、轨道/姿态动力学与控制、机电热一体化设计技术、系统仿真技术、空间科学实验技术和空间科学卫星地面支持技术等方面开展研究,已为数十颗卫星型号提供了数据管理、数据传输、地面测试等任务支撑,全面具备了为空间科学任务论证、工程研制等提供大系统总体技术和专项技术支持的能力。
 
随着我国空间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空间中心在投身于国家重大任务之外,始终不忘创新为民,服务国民经济建设。
 
经过一代又一代的继承与创新,空间中心通过先进有效载荷的研制,将论文和成果写在了祖国的大地上,将凯歌奏响在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日常生活的卫星应用中。
 
作为我国空间科学国际合作的主力军,空间中心还积极参与并发起了一系列国际空间科学合作项目。
 
1993年代表中国加入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COSPAR),承办了2006年COSPAR大会;再到空间中心提出的“双星计划”与欧空局Cluster计划的4颗卫星协同探测,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地球空间的6点同时联合探测;以及2015年空间中心科学家与英国科学家联合提出的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全景成像卫星(SMILE)计划;发起“国际子午圈大科学计划”……
 
风生水起的国际合作,造就了一派空间科学发展的新气象,也向国际空间科学界更好地展示了“科技的灵魂在于开放”的理念。
 
六十年艰苦创业,人才辈出,群星闪耀。先后有赵九章、钱骥、王大珩、秦香菱、刘振兴、姜景山、魏奉思、顾逸东等院士,率先垂范、敬业奉献,在探索浩瀚太空的征程中留下奋斗耕耘的足迹。
 
岁月如梭,时光如箭。这60年的历程,是空间中心探索与开拓、创新与跨越的历程,是几代空间中心人用坚韧与奋斗铸就辉煌的历程。
 
再度起航
 
刚刚过去的2017年,对于空间中心来说,注定是载入史册的一年。
 
我国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科学卫星系列——空间科学先导专项(一期)正式收官。
 
空间科学先导专项(一期)部署的暗物质卫星“悟空”、“实践十号”卫星、量子卫星“墨子号”和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慧眼”“四发四捷”,已经或正在产出系列的基础科学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实现了一大批国际领先或先进的空间技术突破,极大地提升了中国在空间科学上的国际声誉。
 
更让每个空间中心人倍感自豪和骄傲的是,习近平主席的2017年新年贺词中,在列举2016年重大科技进展时特别提到由空间中心作为工程大总体牵头实施的“悟空号”和“墨子号”。
 
不仅如此,“悟空”“墨子”以及空间中心参与的“天宫二号”任务等空间科学重大成果作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丰硕成果的代表写入了党的十九大报告。这既表明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我国空间科学发展的关心,也反映了空间科学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中的重要作用。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今天,“十三五”建设航天强国、世界科技强国的战鼓已经擂响,肩负着国家空间科学发展神圣使命的空间中心人即将开启新的征程。
 
2018年7月,空间科学先导专项(二期)正式立项启动,瞄准宇宙和生命起源与演化、太阳系与人类的关系两大科学前沿,开展“爱因斯坦探针”“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全景成像卫星”和“引力波暴高能电磁对应体全天监测器”等卫星的工程研制。
 
作为 “率先行动”计划四类机构改革首批试点创新研究院之一——空间科学研究院建设和空间科学国家实验室建设的牵头单位,空间中心正朝着建成我国空间科学及其卫星项目和深空探测的总体性研究机构,成为国际一流的空间科学研究中心的目标稳步迈进。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甲子轮回,再度起航。在中国空间科学的发展道路上,牢记责任与使命的空间中心人永远在路上。■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18年9月刊 封面)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