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晓

中国一流科技期刊的未来之路
2021-09-16 10:32
来源:中国科学报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科学家将自己的重要成果和代表作发表在国内优秀期刊上。借着这缕春风,在我国创办的英文科技期刊的数量和影响力有了显著增长。中国一流科技期刊的未来之路怎么走?

9月13日,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10周年回顾活动暨“新时代的科技出版”论坛在北京举行。专家们在论坛上深入讨论了新时代我国科技出版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机遇期来临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周忠和在此次论坛主题报告中提到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中国SCI期刊发表中国SCI论文的比例呈下降趋势。“对科技出版业来说,这不是一个好现象。”他强调,“我们必须要加快发展自己的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是科技创新成果交流传播的重要载体,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园地,也是争夺国际科技创新话语权和知识产权的主要平台。

2018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2021年5月,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

与会专家相信,当前,中国的科技出版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朱作言看来,必须不断了解和研讨最新的科技出版发展趋势,与时俱进地调整自身发展策略,不断丰富和优化出版技术手段,才能跟上新时代国际科技出版的步伐,为我国的科技创新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中文期刊,不应放弃

作为科研人,你愿意将研究成果投给中文科技期刊、用中文发表吗?

周忠和曾做过统计,截至2018年,在全球约2.45万种Scopus收录期刊上发表的1129.45万篇论文中,用英语发表的论文最多,占93.42%,中文论文数量排第二位,占2.93%。

在专家们看来,一个国家科技交流使用的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对其科技发展会有影响。“比如,以英语为母语或官方语言的国家,其科技发展具有天然便利和优势。”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梅宏举例说。

面对国际科学交流中英语占绝对优势地位的现实,梅宏认为,有必要着力推动中文成为国际科技交流语言之一。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成为科技强国是必须前提之一,而作为科技强国,中文也应该成为国际科技交流语言之一。

那么,中文科技期刊如何突围?

“好的科学成果用什么文字发表不重要,中文科技期刊不应被放弃。”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科院院士袁亚湘表示。

在周忠和看来,现阶段中英文科技期刊应承载不同功能。“英语统治科技期刊和论文在短期内不会改变,面向在国际学术交流增强影响力应当以发展英文科技期刊为‘主打’,中文科技期刊将会在科学传播、科学教育、科学政策、科学与人文学科的融合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他指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包信和提出,用人工智能技术把中文论文自动翻译成英文,有望解决科学交流这一本质问题。他在论坛上介绍,由科大讯飞和《中国科学》杂志社合作开发的中英文互译工具已经在SciEngine平台试运行。

撤稿,不怕!

科研诚信将是发展中国科技期刊绕不开的问题。清华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朱邦芬曾用“两个史无前例”来形容中国科研诚信的现状,涉及面之广和问题严重程度史无前例、受到广泛关注史无前例。

在此次论坛主题报告中,朱邦芬说,在对一些涉嫌学术不端的案件调查处理中,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往往牵头组织小同行认真调查研究,最终得出明确结论。而我国的“顶级调查”只是参与的行政机关多、级别高,参与的专家职称高,然而小同行少,调查研究的认真程度远远不及,更无科技期刊的参与。“中国科技期刊要成为世界一流,必须要有能力、有愿望去处理科研诚信问题。”他强调。

许多专家也观察到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中国期刊撤稿很少。专家们认为,这并不表示论文没有问题,反映出的真实情况是大家认为“撤稿让期刊不光彩”。同时,期刊编辑部处理学术不端也面临能力不足的困难。

对此,出版界已经意识到,建立鉴定学术不端行为的工作规范势在必行。“希望能够在行业内形成达成共识的指导意见,同时积累大量案例以便指导期刊的实践工作。”《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肖宏提出。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未来,中国科技期刊既要紧跟国际出版趋势,学习国际先进出版方式,更要立足新时代的中国国情,充分利用我国在体制和政策上的特色与优势,以百倍的信心和饱满的热情服务于我国科技工作者和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

据了解,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是在学部主席团统一领导下、各专业学部常务委员会和学部学术与出版委等共同承办的高层次学术活动,旨在推动前沿科学理论和技术探索,充分发挥学部对我国科学技术前沿和未来创新发展的引领作用。该论坛自2011年创办以来,论坛已成功举办120次。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分享到:

0
一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