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上海交大发布循环经济全球化政策建议
2019-01-10 12:55

 

今天(2019年1月10日),上海交通大学耿涌教授和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Joseph Sarkis教授、英国伦敦大学学院Raimund Bleischwitz教授提出的循环经济全球化政策建议相关研究成果“How to globalize the circular economy”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Nature上,这是中国学者聚焦循环经济全球化的前沿研究,也是第一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学部资助下的第一和通讯作者均为同一位中国内地学者的政策性文章。

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废弃物污染严重、温室气体排放失控、水资源过度浪费等问题层出不穷,预计2050年全球资源需求将翻番。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巨大瓶颈,可持续的资源管理方式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循环经济已经在中国、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诸多国家和地区得以实践,但各国循环经济项目都是基于各国自身情况发展,相关政策制定也是基于本国国情而缺乏全球化考虑,跨国之间的循环经济合作机制尚未建立,造成全球产业材料回收再利用率仅6%,循环经济发展程度较低。而全球经济一体化及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要求循环经济突破各国地域的局限,开展全球化的紧密合作。因此,各国政府急需开展循环经济政策的国际合作,通过对全球产业体系进行系统性革新以推进循环经济全球化。

三位教授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循环经济全球化的政策建议,该论文指出,随着可持续材料、新市场和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大多数国家层面的循环经济方案有利于节约材料和能源并减少废弃物和碳排放,例如以铝业为代表的部分产业已经开始在全球尺度进行物质流管理,提高其循环效率。但是,碎片化的循环经济举措和循环经济网络还相对单薄,关于物质存量、流量和产业生产成本、效率的精确、可追踪的安全数据仍非常稀少,国际化的循环经济整合发展方案亦相对缺乏。这些都会限制循环经济效益提升,阻碍循环经济项目实施和政策优化。

耿涌,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研究成果入选2013年度基金委优秀成果,入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成立20周年巡礼及国家基金委十二五优秀成果。已在包括“SCIENCE”和“NATURE”在内的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SCI/SSCI文章256篇,EI检索文章185篇,谷歌学术总引用12297次,H-index59,ESI高被引论文共计26篇。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分享到:

0
一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