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辛

全国高分无人飞行器智能感知技术竞赛决赛开赛
2017-08-25 14:45

 

多架无人机从不同位置同时起飞,进入结构复杂的室内,它们灵巧地躲避开墙壁,稳稳穿过一道道窄窄的门洞,在室内有条不紊地自主搜寻……这可不是科幻电影里的场景,在上海交通大学霍英东体育中心的赛场里,10支由高校学生组成的年轻队伍,正紧张地进行着首届全国“高分”无人飞行器智能感知技术竞赛决赛的比拼,他们将研发的智能算法应用到无人机上,实现无人机智能感知与协同搜索。

小小身体,大大智慧

一架架小小的无人机,可谓“五脏俱全”。机身前方搭载有双目摄像头、超声模块和光流计,还配有激光雷达、3D陀螺仪等设备,通过这些机载传感器,搭载有智能感知算法的无人机分工协作,辨别复杂场景,避障通行,自主搜寻灰砖墙上所有的目标并进行拍照取证。

除了多机协同搜索目标,竞赛队伍们通过视觉处理和精准控制算法,实现无人机自主钻圈、停机坪锁定,并精准降落。该项目需要无人机能够对全局进行搜索,识别停机坪,并自我定位,通过精准控制实现自动降落。考察了参赛队伍对无人机控制、导航、识别的能力。

“装上智能感知的大脑,无人机就成为飞行机器人,我们将所涉及到的技术元素融入到竞赛项目中,以挑战赛的方式推动无人机智能技术的普及与发展。”竞赛前身上海交大小型无人机挑战赛创办者和本次竞赛的项目内容策划上海交大邹丹平老师说。

瞄准前沿科技,挑战创新极限

近年来,以大疆为代表的消费级无人机刷新了大众对摄影的认知。而今,行业无人机已逐步渗透到了如地图测绘、环保监测、农业植保、交通巡逻等诸多领域。如自动引线、电力巡检,查处违建,交通监控、观测空气、土壤、植被和水质状况、农药喷洒等诸多应用都有无人机的身影。在人力成本、工作效率、灵活性等方面,无人机已彰显人力无法企及的一面。相比消费级无人机,行业应用无人机面临的任务和环境更加复杂,对无人机的自主和感知能力提出了更大挑战。而智能感知,将是提升行业无人机应用能力的关键瓶颈。研发具有高度智能的无人机将成为人工智能2.0时代不可或缺的一环,亚马逊、Intel、微软等国际一流企业已加入到无人机智能的研究中。未来的无人机必定越来越走向自主化与智能化。

以此背景,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管理办公室、教育部科学技术司、上海交通大学共同组织推动,全国“高分”无人飞行器智能感知技术竞赛,竞赛以“感知天地、智创未来”为主题,旨在加强智能感知技术的研发、人才培养、创新孵化、技术应用、产学研合作。参赛队伍带队老师熊惠霖表示,此次竞赛,不仅有助于无人机智能技术的发展创新,也培养了学生的钻研能力,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在此过程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支撑上海智慧城市建设,助力产业发展

据介绍,经过多年发展,上海目前已形成了完整的无人机产业链,涵盖了基础技术研究、技术转化、产品、用户、市场。“高分”无人飞行器智能感知技术竞赛将为无人机产业提供新技术,培养新人才。将遥感、高精度导航定位、地理信息系统融合到无人机平台上,促进智能感知无人机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竞赛评委无人机领域专家中国工程院樊邦奎院士说:“无人机时代即将来临,未来我们将实现‘家家有机器人,人人有无人机’,无人机将不再局限于室外环境、专门领域,而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个人贴身助理,可以协助人们完成各类复杂任务,无人机产业将迎来爆发式的增长。”

分享到:

0
一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