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志伟

“掌控”盐碱地
2019-12-24 00:00
来源: 中国科学报

科研人员开展盐碱地植物种质资源调查。

▲王志春在吉林大安“脱碱1号”改良剂试验区调研。

 

▲田间试验

■本报记者 秦志伟

今年8月的一天,正在实验室忙碌的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以下简称东北地理所)研究员王志春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那头语气急促地问道:“王老师,我们的盐碱地水稻大面积死苗,而且地里还有一股臭味,到底是咋回事儿啊?”

打电话的是一位黑龙江的企业家。他今年开发利用盐碱地,种了5000亩水稻,进入伏天后却出现秧苗大面积死亡的现象。怀着焦急的心情,他找到了王志春。

类似这样的紧急情况,王志春已经见怪不怪了。“是不是这边地势低?有没有排水沟……”王志春立即放下手头的工作,帮对方分析原因、给出解决方案。

20多年来,王志春及其团队成员几乎走遍了北方内陆盐碱地,专注于典型脆弱生态的修复与保护研究工作。

首次调查北方内陆盐碱地

2015年7月,由东北地理所牵头的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中国北方内陆盐碱地植物种质资源调查与数据库构建”项目(以下简称基础专项)正式启动,王志春担任首席科学家。其主要内容之一是盐碱地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存。

我国盐碱地总面积约1亿公顷,其中内陆盐碱地占95%。“盐碱地蕴藏着具有独特生态功能和重要经济价值的植物种质资源。”王志春介绍说,调查、保存这些种质资源,可以为植物生理、遗传工程、分子生物学等研究提供基础材料,进而为培育耐盐碱植物新品种提供关键候选基因。

然而,这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科研人员需要走到野外。“把北方内陆盐碱地都囊括在调查范围内,这还是第一次。”王志春告诉《中国科学报》。

我国北方内陆盐碱地分布广泛,有很多分布在人烟稀少的偏远地区甚至是无人区,这对于植物种质资源收集是一个巨大挑战。团队成员之一、东北地理所研究员杨帆向《中国科学报》介绍,因为每年八九月是种子成熟期,白天逐渐变短,为了争取时间,大家加班加点成了家常便饭。团队成员也都习惯了在野外风餐露宿。

“有些当地农民理解了这项科研工作对生态修复、盐碱地改良的意义之后,非常配合我们的工作,还经常给我们送饭。”王志春对此记忆犹新。

这项工作取得的成果很难用SCI论文形式予以体现。所以,王志春常对团队成员说,大家要尽量做好、做扎实,这既是对科研工作的尊重,也是对农民朋友期待的回报。

功夫不负有心人。自基础专项实施以来,团队送至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的植物种质数量占年度入库种质总量的1/4,并已连续3年保持这一水平。

从研发走向示范

在完成盐碱地种质资源调查和收集工作的同时,如何对盐碱地实施有效的治理和利用也成为他们关注的重要问题。

2016年7月,机会来了。由东北地理所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东北苏打盐碱地生态治理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启动,该项目仍由王志春担任首席科学家。“该项目研究内容之一是对基础专项收集的植物进行重点深入研究,从而找出适合苏打盐碱地植被恢复和生态治理的优先物种。”王志春说。

当然,并不是所有盐碱地上的植物都耐盐碱,水稻就是一个例子。王志春解释说,水稻属于盐敏感植物,一般通过以水压盐,用水的淋洗作用使土壤出现适合水稻生长的淡化层,“但也不是说盐碱地都适合种植水稻,必须综合考虑水土资源的匹配条件”。

为此,项目组开展了差异化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也就是说,盐碱地适合长什么就种什么,一切按照自然规律来。

同时,项目组在轻、中、重度苏打盐碱地上创建了耐盐牧草生态治理、特种经济植物生态治理和水田复合生态治理等多种技术集成模式。

“相比于基础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更侧重于技术攻关。”王志春表示,项目除了研发耐盐碱植物种植与修复技术外,还进行了微生物生态及修复技术、整治工程装备研发及应用技术和调理剂产品的研发与应用工作等。

例如,科研人员经过多年反复田间试验,成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苏打盐碱土改良剂“脱碱1号”,根据土壤盐碱定量、定位分区和目标碱化度,精确计算改良剂用量,集成创新建立适用于轻、中、重不同盐碱化程度的苏打盐碱地精准改良综合技术模式,并开展应用示范,形成了精准农业和盐碱治理有机结合的优化技术方案。该研究成果在东北西部苏打盐碱地区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并获得了2019年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随后,针对苏打盐碱土化学改良剂钙源物质溶解度低、改良效果滞后等问题,科研人员在“脱碱1号”配方的基础上,反复试验研究,不断改进和优化,研制出改良作用迅速,物理、化学、营养优化调控的改良调理剂配方“脱碱3号”。

据悉,项目组已与黑龙江省丰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盐碱地改良合作协议,转化“脱碱3号”科研成果,在促进盐碱地改良技术推广应用上迈出了一大步。

开发利用和生态治理不可偏废

“目前国际上对盐碱地治理没有更好的办法,各个国家的治理途径和方法也不同。”王志春表示。

例如,项目组调查发现,整个中国东北地区盐碱地面积在上世纪持续增加,而本世纪则有所减少。王志春分析,这是多种治理措施实施及气候变化和降雨量回升的结果。

开发强度加大,是盐碱地减少的另一重要原因。但相比于高投入的开发利用,王志春认为生态治理是一种更好的方式,“将土壤盐碱全部移除,理论上不可行,实际上也做不到。盐碱地的生态功能不是农田所能取代的”。

为此,王志春团队向相关部门提交了咨询报告。他们建议,要严格界定盐碱荒地与盐碱草地,开展盐碱草地植被资源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评估,研发并大力推广盐碱草地植被资源保护和恢复技术等。

不可否认,盐碱地治理需要产业的拉动。

为此,项目组在吉林大安典型苏打盐碱地区开展集成示范,并建立4万余亩示范基地,形成理论支持下的盐碱地生态治理、生态产业与生态富民相结合的系统解决方案。项目实施企业已申请注册3个碱性稻米商标,形成3个有机稻米品牌。

正是源于这种理念,不管有多少企业家的电话打进来,王志春都希望能帮到他们。“但愿学有所用,盐碱地的治理和保护需要一点一滴地做下去。”他说。

《中国科学报》 (2019-12-24 第1版 要闻)

分享到:

0
一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