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炉匠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ujiangxiao

留言板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登录 | 注册


IP: 58.246.161.*   [38]pufferfish   2015-12-15 13:37
Hi,
我刚注册。谢谢!
pufferfish
IP: 112.84.83.*   [37]吴跃华   2015-5-4 09:28
欢迎您来指点:《致赵美娣博主:你拿盖章说错了事!》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737936&do=blog&quickforward=1&id=887042
IP: 112.132.43.*   [36]shenlu   2014-10-14 21:14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450-833810.html
IP: 59.45.81.*   [35]wentdiscuss012   2014-9-28 22:55
喻海良的“一个学弟“尴尬”的研究生经历与我的回信”博文中导师、学生错误在谁我们姑且不去考虑,单纯就全篇文章而言,他发博文用意何在?是探讨科研吗?是真的为学生“主持公道,伸张正义”,还是攻击导师,借诋毁他人达到抬高自己的目的,从这篇博文本身我们不难看出喻海良的人格来。
IP: 59.45.81.*   [34]wentdiscuss012   2014-9-28 22:54
敬爱的肖老师 :
喻海良的“第100篇学术论文被正式录用感言”论文在他本人的领域《金属学报》中文版有排名第3作者的文章2篇。没有排名第1作者的。100篇能说明什么问题?

喻海良曾经发过的一个帖子如下:

另类成功,今年推荐的基金都中了

喻海良,2014-08-20

今年被国家基金委邀请参评了面上项目,一共10个项目。在10个项目中,我个人比较看好三个项目,给了其中两个项目A,一个项目B,还有一个B-,其它给的C和D。今天查看了这些项目的评审结果。很高兴,他们都获得了资助。在此表示祝贺。当然,没有给予资助的项目也没有中。或许,这也算是一种另类成功。

第一个项目的评审意见为:

课题提出采用闭开联合轧制近成形制造轴类件。提出将原来的成材率低于85%提高到95%。研究具有一定的挑战和很好的创新性。申请人具有长期楔横轧经验,团队建设合理,已经开展了相关的预研究,课题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恰当,应该能够解决提出的主要关键科学问题。主要不足:(1)项目团队虽好,但是分工不好。其中安排4个博士生、硕士生进行成型模拟与分析极度不合理。一方面,工作重叠,另一方面,博士生难以毕业。或许不需要安排这么多人从事该项研究…虽然本课题我个人认为可以优秀资助,但是有必要削减资助经费。

第二个项目的评审意见为:

本课题拟针对圆柱直齿轮滚扎成形工艺开展研究。研究内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同时,课题申请人团队已经拥有很好的研究基础,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合理。建议优先资助。课题存在以下不足:研究过程计划采用铝或者铅进行物理模拟。个人认为,这样的研究结果对生产指导意义不大,建议采用齿轮钢为研究对象。确实,铝、铅都属于易变性材料,材料变形机制与钢存在较大差别。主要申请人均承担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但是,申请书中没有提及研究进展。

第三个项目的评审意见为:

本课题为之前自然基金资助课题的延伸,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实际指导意义。课题研究具有很多独特之处,研究内容描述清楚,研究团队、研究基础均较好。建议可予资助。申请书中存在以下不足:1)在自然基金****研究过程中,研究效果一般。所列发表论文20篇,绝大部分发表在会议论文集上。只有两篇论文达到合格水平。因而,该项目延续资助,难以判断是否会有进一步的研究成绩。2)研究条件没有界定,有些地方不是很清晰。…3)本基金为延续申请基金。没有说明该基金与之前申请书之间的差别。

*****按这个发展趋势,过两年,他们应该邀请我评审重点项目了******

自己明明知道必须匿名评审,却在科学网发布这样的信息,虽然没有明说项目名称、申报者姓名,却也达到了以后一旦回国,申报基金,为自己铺路的目的,这是不是属于学术不端行为。
IP: 192.168.0.*   [33]David3883   2014-9-20 10:26
科学网喻海良的博客非常有名,至今仍在周排行排第5位。看了他的简历,“2011年5月~2014年5月 沈阳大学,教授”,可是,在沈阳大学所有的网页上却找不到他的名字,实在是奇怪!
他的“第100篇学术论文被正式录用感言”能说明什么?
喻海良在博文 “这篇文章为什么我选择在PLOSOne上发表”回复jiangjiaomei 的评论,认为浏览量甚至强于citation,对吗?
IP: 192.168.0.*   [32]吴跃华   2014-8-22 18:16
教授您好!我写了一篇博文《作为教师不宜称“教授”为“叫兽”:别“被人当猴耍还跟着喝彩”!》,查看地址是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737936&do=blog&id=821232欢迎您批评!提醒:有心脏病的朋友慎入 !
IP: 124.77.122.*   [31]梁进   2014-5-5 22:41
快来我的地盘领五一灯谜大奖
IP: 192.168.0.*   [30]袁顺波   2013-12-31 19:11
尊敬的用户:
   您好!若您有使用Google Scholar的经历,我们诚恳地邀请您参与“科研人员使用Google Scholar的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网址是:http://www.sojump.com/jq/2979618.aspx。非常感谢您的配合!
   
IP: 111.161.0.*   [28]geltern   2013-7-28 10:55
柳州市中医院给我检测结果是39例治疗组,11例对照组。前后改变多少我也不清楚,这是因为我缺乏数据统计知识,不知道该如何总结VEP的数据,只有治疗前后的VEP数据图。(但我能从治疗前后VEP波形图的改变看出来患儿VEP各项数据的改变,因为VEP的波形改变非常明显)。您是否了解VEP数据呢?如果了解,我给您原始数据,您能否帮助我总结为行内认可的数据表呢?

这个是当时检测报告的简文: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1880-711915.html
我的回复(2013-7-28 22:39):你的摘要读了. VEP的统计可以仔细做做,这个到不难. 比较难的是如何把何琪治疗法量化, 方法规范地描述出来, 量化成部位, 刺激时间,强度等. 这样才能有真正的对照实验, 即虽然给了刺激,但部位, 强度不够则没有效果,以此才能证明何琪刺激是有效的. 一个科学发现最重要的性质是可重复性.即能够被自己和别人不断地重复. 能被别人重复才能被公认.以后我们的讨论可以用科学网的短信功能,这样通信内容就不公开了.
IP: 111.161.96.*   [27]geltern   2013-7-27 11:29
医生更不懂了。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虽然弱视研究已经和大脑视中枢损伤联系起来(1981诺贝尔获得奖者WIESEL等人关于VEP的研究),但弱视临床依然停留在视觉范畴(医生通常认为视通路,即:视网膜的光刺激是唯一能够提升视觉功能发育的途径),而不是脑功能范畴(我的临床观察显示,大脑功能补偿机制同样可以提升视觉功能发育)。

虽然我有临床经验,但学术方面存在先天不足。作为神经学家,您能否帮我查查以下两个问题的文献,并帮我做个回答可以吗?
(1)当初做临床检测时,患儿在我治疗半个半个小时候,治疗前后的VEP的振幅和潜伏期会发生明显改变,振幅提升,潜伏期提前。然后,视力会随着相应的提升。当时做检测的眼科主任查完文献后,发现世界上并没有同样的试验报告,我的这份是首例。这篇报告发到中国斜弱视防治组主任那里后,他们并不相信这份实验结果(因为我的出生)。

您能否帮助我查查相关文献,确认一下就是目前国内外是否真的没有这样的试验报告?

(2)通过大脑功能补偿机制治疗脑功能损伤疾病是否能被主流医学接受呢?(利用正常功能区替代受损的脑功能区,恢复正常的大脑功能)。如果能接受,该从何种角度写比较好?

虽然您是教书匠,但您对目前主流学术水平的理解和掌握应该觉有很丰富的经验。如果您认为我的临床观察具有研究意义,我很希望能够得到您在学术方面的帮助,一起合作写一篇论文发表。
我的回复(2013-7-27 23:42):你有多少例VEP 的实验? 治疗前后的幅度和潜伏期分别是多少? 我觉得你可以总结一下写出来发表. 研究结果不必得到专家认可才能发表.你先发表就是你的发现.一个发现也不必有多少专家认可.只要结果是可重复的,别人没见过的就行.
IP: 111.161.0.*   [26]geltern   2013-7-23 18:48
您是如何看待我的临床发现呢?希望能够得到您的回复geltern@163.com。
我的回复(2013-7-27 10:31):我是教书匠,临床不懂.我觉得你应该把病历整理一下找治疗弱视的专家看看.
IP: 111.161.0.*   [25]geltern   2013-7-12 11:41
改正一下:
从更深层次说,我发现的现象揭示了”传入系统-中枢系统(大脑皮质)-传出系统“三者直接的关系 ,即:
外部刺激(传入)-体感神经通路(传入)-大脑皮质相应的功能区(中枢)-LTP效应(中枢)-大脑皮质相应功能区的补偿机制并修复弱视患儿的大脑视觉功能损伤(中枢)-视神经通路(传出)-视觉器官的相应调整,例如:弱视患儿会发生屈光调整(远视治疗)、角膜调整(散光治疗)、眼肌调整(斜视纠正)等的临床表现。
IP: 222.161.201.*   [24]geltern   2013-7-10 13:58
作为一个原创发现,请您先不要联系任何现有理论,否则很容易发生误解。

我在临床实践发现,作用在头颅的持续刺激(半小时左右)能够提升弱视患儿视功能和改变弱视患儿的VEP波形(提高振幅和提前潜伏期),持续疗程的治疗可以实现治愈弱视的临床效果。起初,我以为和中医穴位有关。但通过对比调查发现,这个效果在随机选择头颅刺激点的情况下可以重复实现。这个结果显示,临床效果和中医穴位无关。

那么,为什么作用在头颅的刺激会改变视功能呢(或者:作用在视区外的刺激会影响大脑视皮质功能呢)。传统观点认为,视通路是连接视器官和大脑视皮质的唯一通路。可我的临床观察证实,影响大脑视皮质功能有内外两种途径:(1)视通路(外源性)(2)大脑不同功能区之间的补偿机制(内源性)。

进一步说,根据1981诺贝尔获得奖者WIESEL等人的观点,”弱视的主要受损部位在大脑视皮质“。我的临床观察显示,作用在视区外的刺激强化体感功能区的活动,并补偿附近受损的大脑视皮质,恢复弱视患儿的正常视功能发育,并表现为提升视觉功能和改变VEP等临床效果。

然而,这个现象却非常容易被人们误解。(1)容易被误认为是中医按摩(2)由于现代医学对大脑皮质整体功能理解依然处于瞎子摸象的阶段,通常会在研究中选择性忽视这种现象。(大脑不同功能区之间的相互补偿机制)

另外,这个现象的本质应该是解释了LTP效应(Long time potentiation)的意义,LTP效应一方面是记忆、意识形成的生理基础,另一方面也是大脑”功能补偿机制“的生理基础。从更深层次说,这一现象揭示了”传入系统-中枢系统(大脑皮质)-传出系统“三者直接的关系 ,即:
外部刺激(传入)-神经通路(传入)-大脑皮质相应的功能区(中枢)-LTP效应(中枢)-大脑皮质相应功能区的补偿机制(中枢)-神经通路(传出)-视觉器官(弱视患儿会发生屈光调整、角膜调整、眼肌调整等的临床表现)

我的观察和经验主要是来自于临床,但学术水平不高,如果有什么错误,您就直接指明即可。
IP: 222.161.201.*   [23]geltern   2013-7-10 10:14
我的临床实践发现,以神经元可塑性为基础的大脑皮质功能代偿功能是一种大脑皮质的自我保护机制。作为一种由上百亿神经元构成的组织,大脑皮质在日常活动中会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损伤或者联接异常,功能补偿机制可以及时利用正常的功能区替代(或者补偿)受损功能区,保证大脑皮质整体功能的正常运转。

临床现象:作用在视区外的颅刺激(临床技术)可以修复和弱视相关的大脑视皮质损伤(首先表现为VEP潜伏期和振幅的明显改变,随后表现为相应的视力提升)

结论:这一观察结果显示了,相应部位的颅刺激是主动诱发功能补偿机制的关键,引导正常的体感功能区补偿受损的视觉功能区。

意义:作为一种大脑皮质自我保护机制,大脑皮质功能补偿机制的主动利用能够有效地治疗一系列和脑功能区损伤有关的疾病,例如:弱视、耳聪、预防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等....

我个人觉得,这种机制是一种自身抵抗疾病的强化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您觉得呢?
我的回复(2013-7-10 12:38):大体理论上是完全对的.你说的临床现象具体是怎么回事,刺激是什么?
IP: 111.161.96.*   [22]geltern   2013-7-9 16:29
肖教授,你对大脑功能补偿机制(compensation)这个生理现象了解的多吗?我认为我的临床实践应该是发现了主动诱发这个生理现象的方法及相关临床意义,但由于学术水平不高,我很难用专业化的言语去解释,希望能够得到您的帮助,最好能和您合作。

提示:南加州大学的voytek等人发现前额皮质的左侧和右侧之间存在大脑功能补偿机制,而我的临床现象发现,大脑不同功能区之间也存在这一现象,例如:体感皮质会补偿受损的大脑视皮质,在临床上体现为,作用在体感的刺激会提升弱视患儿的视功能,修复弱视患儿大脑视皮质的损伤...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1880-678723.html
我的回复(2013-7-10 06:04):实际上大脑皮层是最能代偿的器官.我有空可以写个科普介绍一下. 一个简单的例子是当你戴一副新眼镜时开始会很不舒服,但慢慢就适应了.不是眼睛在适应,而是控制眼睛肌肉的神经系统在不断地适应,调节焦距和眼距,使眼睛产生的视觉信息在脑子里达到最清楚. 脑子是在不停地学习的,学习的内容就包括调节运动和姿势,用以代偿由于损伤和疾病造成的缺陷.
IP: 124.64.98.*   [21]pkulisa   2013-6-19 23:22
您好,我是三联书店《新知》杂志的编辑,《新知》是一本新创刊的杂志,定位为智识生活类杂志。不知您是否愿意赐稿给我们?我的邮箱是yulisha.lisa@gmail.com,如果您有兴趣的话,麻烦给我回复一封邮件,我可以先把5月份新出的创刊号pdf版发给您看看。
IP: 192.168.0.*   [20]杜瑾   2013-6-2 17:53
您好,我是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的一名研究生,希望您能在百忙之中帮忙填一份有关科学网博客的问卷,先谢谢您了,问卷链接:http://www.sojump.com/jq/2487466.aspx
IP: 68.199.155.*   [19]ymsx   2013-5-18 10:10
教授,把您那删去几千字的讲神经学的历史的文章发给我学习一下,我虽然不懂,还真是爱看,也不觉得枯燥,嘿嘿。下次来D.C住一段,跟着你走走野外。大安!周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19 13: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