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炉匠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ujiangxiao

留言板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登录 | 注册


IP: 112.84.83.*   [23]吴跃华   2015-5-4 09:28
欢迎您来指点:《致赵美娣博主:你拿盖章说错了事!》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737936&do=blog&quickforward=1&id=887042
IP: 59.45.81.*   [22]wentdiscuss012   2014-9-28 22:55
喻海良的“一个学弟“尴尬”的研究生经历与我的回信”博文中导师、学生错误在谁我们姑且不去考虑,单纯就全篇文章而言,他发博文用意何在?是探讨科研吗?是真的为学生“主持公道,伸张正义”,还是攻击导师,借诋毁他人达到抬高自己的目的,从这篇博文本身我们不难看出喻海良的人格来。
IP: 59.45.81.*   [21]wentdiscuss012   2014-9-28 22:54
敬爱的肖老师 :
喻海良的“第100篇学术论文被正式录用感言”论文在他本人的领域《金属学报》中文版有排名第3作者的文章2篇。没有排名第1作者的。100篇能说明什么问题?

喻海良曾经发过的一个帖子如下:

另类成功,今年推荐的基金都中了

喻海良,2014-08-20

今年被国家基金委邀请参评了面上项目,一共10个项目。在10个项目中,我个人比较看好三个项目,给了其中两个项目A,一个项目B,还有一个B-,其它给的C和D。今天查看了这些项目的评审结果。很高兴,他们都获得了资助。在此表示祝贺。当然,没有给予资助的项目也没有中。或许,这也算是一种另类成功。

第一个项目的评审意见为:

课题提出采用闭开联合轧制近成形制造轴类件。提出将原来的成材率低于85%提高到95%。研究具有一定的挑战和很好的创新性。申请人具有长期楔横轧经验,团队建设合理,已经开展了相关的预研究,课题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恰当,应该能够解决提出的主要关键科学问题。主要不足:(1)项目团队虽好,但是分工不好。其中安排4个博士生、硕士生进行成型模拟与分析极度不合理。一方面,工作重叠,另一方面,博士生难以毕业。或许不需要安排这么多人从事该项研究…虽然本课题我个人认为可以优秀资助,但是有必要削减资助经费。

第二个项目的评审意见为:

本课题拟针对圆柱直齿轮滚扎成形工艺开展研究。研究内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同时,课题申请人团队已经拥有很好的研究基础,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合理。建议优先资助。课题存在以下不足:研究过程计划采用铝或者铅进行物理模拟。个人认为,这样的研究结果对生产指导意义不大,建议采用齿轮钢为研究对象。确实,铝、铅都属于易变性材料,材料变形机制与钢存在较大差别。主要申请人均承担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但是,申请书中没有提及研究进展。

第三个项目的评审意见为:

本课题为之前自然基金资助课题的延伸,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实际指导意义。课题研究具有很多独特之处,研究内容描述清楚,研究团队、研究基础均较好。建议可予资助。申请书中存在以下不足:1)在自然基金****研究过程中,研究效果一般。所列发表论文20篇,绝大部分发表在会议论文集上。只有两篇论文达到合格水平。因而,该项目延续资助,难以判断是否会有进一步的研究成绩。2)研究条件没有界定,有些地方不是很清晰。…3)本基金为延续申请基金。没有说明该基金与之前申请书之间的差别。

*****按这个发展趋势,过两年,他们应该邀请我评审重点项目了******

自己明明知道必须匿名评审,却在科学网发布这样的信息,虽然没有明说项目名称、申报者姓名,却也达到了以后一旦回国,申报基金,为自己铺路的目的,这是不是属于学术不端行为。
IP: 192.168.0.*   [20]吴跃华   2014-8-22 18:16
教授您好!我写了一篇博文《作为教师不宜称“教授”为“叫兽”:别“被人当猴耍还跟着喝彩”!》,查看地址是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737936&do=blog&id=821232欢迎您批评!提醒:有心脏病的朋友慎入 !
IP: 124.77.122.*   [19]梁进   2014-5-5 22:41
快来我的地盘领五一灯谜大奖
IP: 192.168.0.*   [18]袁顺波   2013-12-31 19:11
尊敬的用户:
   您好!若您有使用Google Scholar的经历,我们诚恳地邀请您参与“科研人员使用Google Scholar的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网址是:http://www.sojump.com/jq/2979618.aspx。非常感谢您的配合!
   
IP: 192.168.0.*   [16]杜瑾   2013-6-2 17:53
您好,我是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的一名研究生,希望您能在百忙之中帮忙填一份有关科学网博客的问卷,先谢谢您了,问卷链接:http://www.sojump.com/jq/2487466.aspx
IP: 171.122.128.*   [15]冯丽妃   2013-2-10 11:58
谢谢肖老师!
IP: 171.122.128.*   [14]冯丽妃   2013-2-10 11:18
肖老师好,谢谢您的回复,回答当然可以在博文中公开,不知您是否方便以邮件方式接受采访,我的邮箱是lffeng@stimes.cn。瑾祝一切顺利~
我的回复(2013-2-10 11:19):方便. 马上给你电邮回答一下.
IP: 171.122.128.*   [13]冯丽妃   2013-2-9 22:09
肖老师好:
  抱歉打扰您。我是《中国科学报》的记者冯丽妃,《中国科学报》与科学网一样,都隶属于中国科学报社。2013年春节即将到来,本报打算做一期聚焦华人科学家在国外如何度春节以及对祖国科学发展期望的报道,想请您谈一谈您在海外过春节的经历、感受与期望。不知您可否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以下是采访问题:
1、作为新旧交替的特定节点,春节是中国人盛大的节日。2013年的春节又快到了,请问您和家人、朋友打算怎样过今年的春节?这是您第多少次在国外过春节?与往年相比,这次过年方式有何不同之处?

2、每个人中国人的心底深处都有一个颇具神秘色彩的“年”字,您在博文中写到2012年回国见闻及儿时追忆,不知儿时的“年”留在您心中的印象是怎样的?

3、请问老师哪一年出的国?从国内成长到在国外求学与工作,这些年来您过春节的方式与小时候有哪些不同?您觉得“年”对您的意义有变化吗?

4、您如何看待国内生命科学发展现状?在新的一年里,您对国内同领域科学发展有何寄语?

5、最后想请老师谈一谈您在新年中的期望与打算。

以上为主要采访问题,不足之处,请您补充指正。
预祝您春节愉快、身体健康、阖家欢乐!
我的回复(2013-2-10 10:04):愿意接受采访.你们的问题我用什么方式回答?可以在博文中公开回答吗?顺祝春节快乐.
IP: 210.75.224.*   [12]baoning   2012-9-28 15:02
内容看懂了一点点,可脑彩虹图太让我惊叹了!像一幅印象派油画。收藏了。
我的回复(2012-9-28 20:06):还是写得不够好. 你能描述一下主要看不懂的问题吗?
IP: 120.40.88.*   [11]hailang0   2012-9-15 16:13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67280&do=blog&id=613010   支持科学网签名抗日  爱国爱家,科人有责!
IP: 210.75.224.*   [10]baoning   2012-9-11 10:57
哈喽炉匠!终于登上你的博了。
IP: 123.123.1.*   [9]石云龙   2012-7-27 17:55
跟肖老师汇报一下,不是我自己删的。不知道什么原因,在您这里的回帖(包括我的申述以及我的博文地址)和另外一位老师处的回帖(博文地址)自动没有了。我当时也没在意。看来是另有第三只看不见的手。
IP: 72.88.225.*   [8]王晓明   2012-5-18 08:51
还可以选“米国某大学”的啊。。。
我的回复(2012-5-18 13:38):不懂,啥意思?
IP: 124.205.77.*   [7]贾光   2012-4-26 20:51
   你头像是猫吗?
IP: 202.114.66.*   [6]liliyy   2012-4-9 10:42
感谢ing~~~
best wishes!
IP: 202.114.66.*   [5]liliyy   2012-4-8 19:26
尊敬的肖老师:
您好!我是武汉大学的一名硕士研究生。我在科学网的“博主委员会”中找到了您,由于毕业论文的需要,想麻烦您做一份调查问卷http://www.sojump.com/jq/1412573.aspx ,可能花费您四分钟左右的时间。目的在于了解 学术性社区 用户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的成果可能会有助于加强您与他人的学术交流。
打扰您啦,谢谢您!
祝好!
我的回复(2012-4-8 21:02):Done.
IP: 119.56.91.*   [4]huayuwujie   2011-10-27 15:54
肖陆江:TQ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2 11: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