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0xu000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0xu0008

博文

论文如秘籍,科研似佛经 精选

已有 3570 次阅读 2020-7-26 23:27 |个人分类:科普|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文/徐鑫

时间:北宋哲宗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

地点:少林寺藏经阁

人物:大辽南院研究所首席科学家萧峰,雁门关研究所客座教授萧远山,燕子坞研究所研究员慕容复,前首席科学家慕容博,吐蕃国立研究所首席科学家鸠摩•king•智

萧峰踏上一步,昂然说道:“我做科研,是在保土安民,而不是为了一己的荣华富贵,因而杀鼠取组织、发表论文。”

忽听得长窗外一个苍老的声音说道:“善哉,善哉!萧居士宅心仁厚,如此以天下苍生为念,当真是菩萨心肠。”

五人一听,都是吃了一惊,怎地窗外有人居然并不知觉?

而且听此人的说话口气,似乎在窗外已久。慕容复喝道:“是谁?”不等对方答话,砰的一掌拍出,两扇长窗脱钮飞出,落到了阁下。

只见窗外走廊之上,一个身穿青袍的枯瘦僧人拿着一把扫帚,正在弓身扫地。这僧人年纪不小,稀稀疏疏的几根长须已然全白,行动迟缓,有气没力,不似身有武功的模样。慕容复又问:“你躲在这里有多久了?”

那老僧慢慢抬起头来,说道:“施主问我躲在这里……有……有多久了?”五人一起凝视着他,只见他眼光茫然,全无精神,但说话声音正便是适才称赞萧峰的口音。

慕容复道:“不错,我问你躲在这里,有多久了?”

那老僧屈指计算,过了好一会儿,摇了摇头,脸上现出歉然之色,道:“我……我记不清楚了,不知是四十二年,还是四十三年。这位萧老居士最初晚上来看文献之时,我……我已来了十多年。后来……后来慕容老居士来了,前几年,那天竺僧波罗星也来盗文献。唉,你来我去,将阁中的文献翻得乱七八糟,也不知为了甚么。”

萧远山大为惊讶,心想自己到少林寺来偷研论文,全寺僧人没一个知悉,这个老僧又怎会知道?多半他适才在寺外听了自己的言语,便在此胡说八道,说道:“怎么我从来没见过你?”

那老僧道:“居士全副精神贯注在论文之上,心无旁骛,自然瞧不见老僧。记得居士第一晚来阁中借阅的,是一本《JBC》,唉!从那晚起,居士便入了魔道,可惜,可惜!”

萧远山这一惊当真非同小可,自己第一晚偷入藏经阁,找到一本《JBC》,知道这是老牌知名学术杂志之一,当时喜不自胜,此事除了自己之外,更无第二人知晓,难道这个老僧当时确是在旁亲眼目睹?一时之间只道:“你……你……你……”

老僧又道:“居士第二次来借阅的,是一本《PNAS》。

当时老僧暗暗叹息,知道居士由此入魔,愈陷愈深,心中不忍,在居士惯常取书之处,放了一部翟中和的《细胞生物学》,一部沃森的《双螺旋》,只盼居士能借了去,研读参悟。不料居士沉迷于发表文章,于正宗科研却置之不理,将这两部著作撇在一旁,找到一册《Cell Research》,却欢喜鼓舞而去。唉,沉迷苦海,不知何日方得回头?”

萧远山听他随口道来,将三十年前自己在藏经阁中夤夜的作为说得丝毫不错,渐渐由惊而惧,由惧而怖,背上冷汗一阵阵冒将上来,一颗心几乎也停了跳动。

那老僧慢慢转过头来,向慕容博瞧去。慕容博见他目光迟钝,直如视而不见其物,却又似自己心中所隐藏的秘密,每一件都被他清清楚楚的看透了,不由得心中发毛,周身大不自在。只听那老僧叹了口气,说道:“慕容居士虽然是鲜卑族人,但在江南侨居已有数代,老僧初料居士必已沾到南朝的文采风流,岂知居士来到藏经阁中,将我祖师的科研心得、历代高僧的实验体会,一概弃如敝履,挑到一本《Nature》,却便如获至宝。昔人买椟还珠,贻笑千载。两位居士乃当世高人,却也作此愚行。唉,于己于人,都是有害无益。”

慕容博心下骇然,自己初入藏经阁,第一部看到的科学杂志,确然便是《Nature》,但当时曾四周详察,查明藏经阁里外并无一人,怎么这老僧直如亲见?

只听那老僧又道:“居士之心,比之萧居士尤为贪多务得。

萧居士所修习的,只是如何克制少林派现有科研论文,慕容居士却将本寺七十二项目一一囊括以去,尽数录了副本,这才重履藏经阁,归还原书。想来这些年之中,居士尽心竭力,意图融会贯通这七十二项目,说不定已传授于令郎,发表文章了。”

他说到这里,眼光向慕容复转去,只看了一眼,便摇了摇头,跟着看到鸠摩•king•智,这才点头,道:“是了,令郎年纪尚轻,功力不足,无法研习少林七十二科研项目,原来是传之于一位天竺高僧。大轮明王,King,你错了,全然错了,次序颠倒,大难已在旦夕之间。”

鸠摩•king•智从未入过藏经阁,对那老僧绝无敬畏之意,冷冷的说道:“甚么次序颠倒,大难已在旦夕之间?大师之语,不太也危言耸听么?”那老僧道:“不是危言耸听。King,请你将那部《Cell》还给我罢。”鸠摩•king•智此时不由得不惊,心道:“你怎知我从那铁头人处抢得到《Cell》?要我还你,哪有这等容易?”口中兀自强硬:“甚么《Cell》?大师的说话,教人好生难以明白。”

那老僧道:“本派科研传自孟德尔(注:遗传定律发现者孟德尔是一名僧侣)。佛门子弟做科研,乃在强身健体,护法伏魔。发表任何论文之时,总是心存求真务实之念。倘若不以科研求真为基,则发论文之时,必定伤及自身。

论文发得越多,自身受伤越重。如果所发的只不过是意义不大的东西,那也罢了,对自身危害甚微,只须身子强壮,尽自抵御得住……”

忽听得楼下说话声响,跟着楼梯上托、托、托几下轻点,八九个僧人纵身上阁。当先是少林派两位玄字辈高僧玄生、玄灭,其后便是神山上人、道清大师、观心大师等几位外来高僧,跟着是天竺哲罗星、波罗星师兄弟,其后又是玄字辈的玄垢、玄净两僧。众僧见萧远山父子、慕容博父子、鸠摩•king•智五人都在阁中,静听一个面目陌生的老僧说话,均感诧异。这些僧人均是大有修养的高明之士,当下也不上前打扰,站在一旁,且听他说甚么。

那老僧见众僧上来,全不理会,继续说道:“但如钻研的是本派上乘科研,例如干细胞、新冠肺炎、癌症研究之类,每日不以慈悲佛法济世救人调和化解,只求发表论文,则戾气深入脏腑,愈陷愈深,比之任何外毒都要厉害百倍。King原是我佛门弟子,精研佛法,记诵明辨,当世无双,但如不存慈悲布施、普渡众生、科技向善之念,虽然典籍淹通,妙辩无碍,却终不能消解修习这些上乘科研时只求发表文章所种的戾气。”

群僧只听得几句,便觉这老僧所言大含精义,道前人之所未道,心下均有凛然之意。有几人便合十赞叹:“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但听他继续说道:“我少林寺建刹千年,古往今来,唯有孟德尔祖师一人身兼诸门绝技,此后更无一位高僧能并通诸般科研,却是何故?七十二科研项目立项任务书一向在此阁中,向来不禁门人弟子翻阅,King可知其理安在?”

鸠摩•king•智道:“那是宝刹自己的事,外人如何得知?”

玄生、玄灭、玄垢、玄净均想:“这位老僧服色打扮,乃是本寺操执杂役的服事僧,怎能有如此见识修为?”服事僧虽是少林寺僧人,但只剃度而不拜师、不传武功、不修禅定、不列“玄、慧、虚、空”的辈份排行,除了诵经拜佛之外,只作些烧火、种田、洒扫、土木粗活。玄生等都是寺中第一等高僧,不识此僧,倒也并不希奇,只是听他吐属高雅,识见卓超,都不由得暗暗纳罕。

那老僧续道:“本寺七十二项科研项目,每一项都能伤鼠要害、取鼠性命,凌厉狠辣,大干天和,是以每一项目,均须有相应的科研价值为之化解。这道理本寺僧人倒也并非人人皆知,只是一人参与到四五项科研之后,在科研真理上的领悟,自然而然的会受到障碍。在我少林派,那便叫作‘论文障’,也叫‘SCI障’,与别宗别派的‘知见障’道理相同。须知科研在求渡世,发表论文在求成名,两者即使不是背道而驰,也常相互克制。只有济世救人之心志越高,慈悲之念越盛,论文才能发表得越多,但修为上到了如此境界的高僧,却又不屑去一味发表论文了。”

道清大师点头道:“得闻老师父一番言语,小僧今日茅塞顿开。”那老僧合十道:“不敢,老衲说得不对之处,还望众位指教。”群僧一齐合掌道:“请师父更说佛法。”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注:

1.   据网上推算天龙年代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0909/13/9232250_408137945.shtml);

2.   公元1093年,萧峰大闹少林寺这一年,苏轼流放岭南和海南;

3.   遗传学奠基人孟德尔是一名奥地利的僧侣;

4.   僧人常常能示科研的真,如奥地利的孟德尔,中国的僧一行;

5.  科研领域有个说法叫:publish or perish,发表或者灭亡,在基金竞争压力如此之大的今天,不发表文章是很难生存的。孟德尔,黎曼这样的人物永远地存在于历史之中了。

二维码.jpg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876720-1243736.html

上一篇:遗传学最大的遗忘
下一篇:金庸小说中谁的科研能力最强?
收藏 IP: 182.33.162.*| 热度|

8 郑永军 焦飞 徐耀 陈有鑑 王启云 徐骁青 王生亮 杨磊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7: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