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驿站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老李 一个行走者的思想历程

博文

按标题搜索
评价前移导致热爱与好奇心只能隐身或后退
热度 1 2025-3-20 04:07
评价前移导致热爱与好奇心只能隐身或后退 李侠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 新年伊始,杭州深度探索公司推出的大语言模型DeepSeek以其杰出表现,迅速火遍全网,并引发世界范围内的关注。随着关注热度的持续升温,人们不禁想知道为何DS的横空出世不是由体制内的科研机构做出来的,反而是由一家 ...
8856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1
传播科学精神的赛道上企业科学家更具优势
2025-3-19 02:46
传播科学精神的赛道上企业科学家更具优势 李侠 尹辉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 众所周知,科学精神在当下的传播效果并不理想,笔者曾对此做过一些研究,发现主要困境在于,社会各阶层对科学精神的理解与内化程度存在显著差异。我们可以把科学精神的内涵分为三层结构:表层结构是求实精神或求真精神 ...
3092 次阅读|没有评论
别忘了,还有那些美好而无用的事情
热度 2 2025-3-16 14:16
3月12日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又有3位博士生毕业(刘豪、李双、杨可鑫),新年伊始好兆头,今年陆续有多位同学进入预答辩——答辩的毕业环节,目测今年应该是毕业学生最多的年份之一。很高兴,最近这几届学生学习热情很高,而且目标明确,相信他们会收获过去几年间他们辛勤付出所带来的回报。人生总要去追求一些美好 ...
8620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2
毕淑敏与心灵可乐
热度 1 2025-3-11 06:01
夜里看一本译著,整本书翻译得云里雾里的,甚至连语言都不通顺,估计译者根本没于懂作者在讲什么,由于没有看过原文,不评价了。但是把好好的心情浪费了,需要重新调整,本着猜谜的心情从书架上随便找来一本书,看上10页作为调整的耗材,恰好翻到这本毕淑敏的散文集《让人生慢慢美好》,恍然想到那是很多年前买的,原 ...
6822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学问要往远处大处着眼”
热度 2 2025-3-9 06:18
夜里修改与校对学生文章,查资料间隙不经意间看到张奚若先生的名言: 学问要往远处大处着眼,不然就是精深也是雕虫小技。 ——张奚若 对于张先生的这句名言,甚是认同,所谓远处无非是指所做学问要关涉未来,所谓大处就是指研究要聚焦大问题、大现象、大事件,这也是人文社科学者以宽阔视野服务社会的具体体现 ...
2583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2
美国科学天才奖的人才早期孵化经验及其启示
热度 1 2025-2-27 04:25
美国科学天才奖的人才早期孵化经验及其启示 王珂 1 ,李侠 2 ( 1. 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 2.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上海, 200240 ) 摘要: 青少年科技人才的选拔与培养能够为日后的科技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供给和智力 ...
7564 次阅读|没有评论 热度 1
尚东涛教授和《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热度 1 2025-2-25 02:08
昨日在学院办公,疲惫之余,取信突然发现竟有9本《洛阳师范学院学报》的杂志(2024年全年),有些恍惚,我已经好几年没有给这个刊物投稿了,为何还会给我寄刊物,想来想去还是因为编辑部的老传统,而老传统哪里来的呢?毫无疑问,这是尚东涛教授的风格,一定是他留下的好传统和嘱托。如今东涛教授已经退休,在没有 ...
5729 次阅读|没有评论 热度 1
清除科学进步征程上的科研生态“藤壶效应”
热度 9 2025-2-16 14:39
清除科学进步征程上的科研生态“藤壶效应” 李侠 (上海交通大学 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 进步概念是启蒙运动的产物,自18世纪以降,这种乐观的信念被人们所普遍接受,并被拓展到人类生活的所有领域,科学领域自然是这种信念的最坚定捍卫者。近代科学的四百年没有辜负人们的期待,这期间一次次伟大的科学 ...
24609 次阅读|17 个评论 热度 9
麦克唐纳与《后真相时代》
热度 1 2025-2-13 22:13
正月十五一过,年就算过完了,悠闲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开学后马上就要进入昏天黑地的瞎忙状态,调整状态可比调整时差难多了,从放松到紧张还是要有一个温和的斜坡,读点闲书就可以起到这个效果。这几日把那本一直没有看完的麦克唐纳的《后真相时代》看完,我挺喜欢这类书,以新颖观点取胜,而非学术炫技。书里没有那 ...
9413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11 17: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