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驿站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老李 一个行走者的思想历程

博文

翻闲书的一点想法

已有 8479 次阅读 2020-4-22 14:44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OIP (7).jpg

把过年期间买的一本书《赋能:打造应对不确定性的敏捷团队》看完,这本书是一位美国将军写的,这位将军是前些年在阿富汗、伊拉克等地执行反恐任务的联合特种部队司令,如今将军已经退休,成立了一家公司。关于这位将军的信息如下:

alg-resize-gen-stanley-mcchrystal-jpg.jpg

Stanley Allen McChrystal(1954-) is a partner and founder at the McChrystal Group. He is a retired United States Army general best known for his command of Joint Special Operations Command in the mid-2000s. His last assignment was as Commande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Assistance Force and Commander, United States Forces – Afghanistan. He previously served as Director, Joint Staff from August 2008 to June 2009 and as Commander of JSOC from 2003 to 2008, where he was credited with the death of Abu Musab al-Zarqawi,

斯坦利●麦克里斯特尔将军在这本书中提到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赋能”,其实很简单,就是基于信息共享的分权与去中心化。我相信这种组织模式在未来会越来越多,信息时代这是必然的组织发展趋势。

OIP.jpg

坦率地说,这本书新观点不多,之所以读完,也是多年养成的一个习惯:既然开始读了,就一定要读完。不过书中介绍的一个故事很有趣,即美国海军准将佩里打开日本国门的历史掌故还是打动了我,这段经历也是我经常在课上说的事情,可惜感觉没有少效果,那就记录一笔吧。

matthew-calbraith-perry-quote.jpg

(图片中的文字可以翻译为:日本人的超级好奇心是非常显著的!)

1852年美国海军准将马修●佩里(Matthew Calbraith Perry,1794-1858)任东印度舰队司令官,受美国总统菲尔莫尔的授权去远东打开日本市场。佩里率领四艘战舰于当年11月出发,1853年到达日本,要求日本开放市场,并为美国海军提供补给,由于美军战舰是蒸汽轮船,外表看起来是黑黑的,因此日本人称它为“黑船”。当年日本天皇要求下一年答复,于是1854年2月佩里带着七艘战舰以及1000余名士兵再次来到日本,迫于美国人船坚炮利的武力威胁,于3月31日与美国签订了《日美神奈川条约》,两个月后又追加签订了《下田条约》。至此,日本国门被打开。从这以后,日本开始踏上快速发展的轨道。东亚的政治版图也因此开始彻底改变。

023.jpg

093.jpg

每每想到这段历史内心都感到很憋闷,大清比日本早13年(1840)被西方列强打开国门,遗憾的是,大清仍然浑浑噩噩,要等到55年后(1895)才能真正意识到世界已经变了。而日本在15年后的1868年就开始了明治维新,经过短短30年时间,迅速成为亚洲第一个工业化国家,而我们大清半死不活的洋务运动也到了寿终正寝的时候。我就想不明白了,为什么中国历史上保守的势力总是如此强大?

45605872.jpg

后来日本在佩里的下船处建立纪念碑,放在我们这又会是什么情形?这是很值得反思的事情。

根据耗散结构理论,一个系统必须保持开放状态,才能从外界获得信息、能量等负熵,才能维持系统的进化。否则,我们永远也无法走出退化的循环。

关于书籍的信息如下:

斯坦利●麦克里斯特尔著,《赋能》,林爽喆译;

出版单位:中信新出版社,2019年10月出版;

难度系数:2.5

价格:58元。

说明: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没有任何商业目的,仅供欣赏,特此致谢!



读书荐书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829-1229608.html

上一篇:爱的能力也是需要学习的
下一篇:有多少平凡的执着其实就是生活本身
收藏 IP: 101.88.161.*| 热度|

4 杨正瓴 韩枫 周忠浩 王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1: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