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OLO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UOLONG 蒲公英的世界

博文

妇科第一瘤?

已有 4343 次阅读 2017-1-24 16:40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妇科第一瘤?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又称为纤维肌瘤、子宫纤维瘤。子宫肌瘤主要是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其中有少量纤维结缔组织作为一种支持组织而存在,可以以单一的或多个分散的肿瘤出现(注意:有的人一听到肿瘤就以为是癌症是不对的,肿瘤是 tumor, 癌症是 cancer)。子宫肌瘤根据其发生位置分成不同类型,如果生長在肌壁內称肌壁间肌瘤,向子宮腔內生長的称粘膜下肌瘤,向子宮浆膜表面生長的称浆膜下肌瘤。


目前,子宫肌瘤的患病率国际上并无公认的统一数据,在尸体解剖中,30岁以上的女性大约20%存在子宫肌瘤。随着B超、彩超的应用普及,子宫肌瘤的发现更加容易,也基本上吻合这一估算,也就是说,五个人之中就有一个属于子宫肌瘤患者。因此,有人将子宫肌瘤称为“妇科第一瘤”。


多数携带子宫肌瘤的女性并没有明显症狀,仅在盆腔检查或超声检查时偶被发现,如有症状则与肌瘤生长部位、速度、大小、数目、有无变性及有无并发症有关,可出现的临床症状包括:

(1)月经过多或不规则阴道流血

(2)急性腹痛或痛经

(3)失血性贫血

(4)腹部包块及压迫感

(5)腰酸背痛

(6)异常白带增多

(7)不孕与流产

(8)其他如红细胞增多症、低血糖等


治疗方法可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各有各的长处,又各有各的缺点。手术疗法时间短,见效快,能迅速解除病痛,但缺点是容易复发。临床观察发现,由于手术对病变局部的组织损伤和破坏,使内环境进一步恶化,所以往往使复发后的肌瘤更趋复杂。

(1)肌瘤切除术 将子宫肌瘤摘除而保留子宫,主要用于40岁以下年轻妇女,希望保留生育功能者。适用于肌瘤较大,月经过多,有压迫症状,因肌瘤造成不孕者,粘膜下肌瘤,肌瘤生长较快但无恶变者。

(2)子宫切除术 症状明显者,肌瘤有恶性变可能者,无生育要求,宜行子宫切除术。子宫切除术可选用全子宫切除或次全子宫切除,年龄较大,以全子宫切除为宜。术前须除外宫颈恶性疾病的可能性。

(3)子宫动脉栓塞术 通过放射介入的方法直接将动脉导管插至子宫动脉,注入永久性栓塞颗粒,阻断子宫肌瘤血供,以达到肌瘤萎缩甚至消失,主要适用于子宫异常出血导致贫血等有症状的子宫肌瘤。在选择子宫肌瘤介入治疗时应慎重,尤其是盆腔炎症未控制者,希望保留生育功能者、动脉硬化患者及本身有血管造影禁忌证的患者,应列为该项治疗的禁忌证。5%的患者术后有发生卵巢功能早衰的可能,也有罕见的盆腔感染的报道。

(4)聚焦超声治疗

通过将超声波聚集,局部在肿瘤内部将温度提升到65℃以上导致肿瘤发生凝固性坏死而起到治疗的作用,治疗可以使得肌瘤发生萎缩,缓解症状。适用于有症状的子宫肌瘤。治疗后无手术瘢痕,术后恢复快是其优点。副反应有皮肤烫伤、临近肠管损伤、血尿等报道。


非手术疗法见效比较快但容易复发而且副作用比较大,主要包括:

(1)促性腺激素 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s)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有亮丙瑞林(抑那通)、戈舍瑞林(诺雷德)、曲普瑞林(达必佳)等。GnRH-a不宜长期持续使用,仅用于手术前的预处理,一般用3~6个月,以免引起低雌激素引起的严重更年期症状;也可同时补充小剂量雌激素对抗其副作用。

(2)米非司酮 一种孕激素拮抗剂,可使肌瘤体积缩小,但停药后肌瘤多再长大。

(3)达那唑 用于术前用药或治疗不宜手术的子宫肌瘤。停药后子宫肌瘤可长大,服用达那唑可造成肝功能损害,此外还可有雄激素引起的副作用(体重增加、痤疮、声音低钝等)。

(4)他莫昔芬(三苯氧胺) 可抑制肌瘤生长,但长时间应用个别患者子宫肌瘤反见增大,甚至诱发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内膜癌。

(5)雄激素类药物 比如甲睾酮(甲基睾丸素)和丙酸睾素(丙酸睾丸素),可抑制肌瘤生长,但可引起男性化。


有无较之上述现有疗法更好的办法呢?有,待续。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825582-1029670.html

上一篇:致敬沙漠治理专家杨根生先生!
下一篇:心中的年
收藏 IP: 85.76.86.*| 热度|

17 宁利中 杨正瓴 姬扬 苏德辰 王旭 李颖业 赵美娣 李学宽 侯成亚 李土荣 刘学武 张海权 侯沉 孟庆仁 zhouwangpu dulizhi95 ncepuztf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4: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