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quew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acquew

博文

醍醐灌顶的一席谈

已有 2901 次阅读 2014-1-15 16:35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工作性质决定了会接触各行各业多种类型的人,有腰缠万贯但危机意识很强的企业家,有行事严谨又不失幽默的科研者,也有衣着朴素但出言惊人的地方官员。这次借着工作联系的时机,听一位科技官员放松地侃了好“长”一座大山,丝毫不觉得疲累,兴奋地赶紧要记录下这醍醐灌顶的一席谈。

话头是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篇文章开始说起的。文章提出我们国家还需要至少5-10年才有可能在某些领域赶上发达国家,成为重要的技术创新中心之一,前提是加快改革不适应创新的体制机制、依托庞大的市场应用空间等等。

他笑说,这篇文章说得还算含蓄的,他觉得中国走上现代化道路才短短几十年,中途更是因为多种原因停滞了相当一段时间,我们要赶上发达国家至少还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我没有反驳他,但心里是颇有些不以为然的,直到他缓缓将下面一段话道出。

“现在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呼声越来越高,到处都在热炒3D打印和智能制造,而且我们会很习惯地以为,在这些新兴领域上,我们和发达国家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这其实是误区,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工业化现代化基础薄弱的国家来说,就算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又如何,难道你跟刘翔同一条线上起跑你能跑过他么?”

“我们的差距在哪里?不在投入,也不在现代化的外表上,我们的差距恰恰在基础二字上。你看,所有涉及到基础的东西我们都很弱,基础设施、基础医疗、基础教育。你看我们的城市这么光鲜,但是下水道这些看不到的基础设施关键时候就掉链子。”

“制造业同样如此,我们的制造业是粗放式和群起而上模仿为主的,现代制造业、尤其是高精尖制造业所需要的材料、工艺很多都是我们不具备的。比如前阵子有个教授的一个项目,技术原理上都非常合理,样机小试的时候也还行,但是一旦应用到规模生产上,需要长时间高负荷运作时,一些不起眼的电子元件就开始出问题,烧的烧,跳的跳,材料不行,加工工艺也不行。这些元器件最后还得从日本定制,直接就抬高了成本,不符合企业的生产需求,最后只能暂时搁置。”

“所以我们现在还是在打基础,老美老欧走了几百年的路我们没可能几年几十年就走完,这个是客观规律,没法违背的。如果要赶超,只能踏踏实实打基础。但是打基础是没有办法马上出大成果的,所以谁都不愿意打,这个怪圈的破解才是现在改革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还有很多关于产业集群、大规模制造业的论述,无法一一记录。但是聊下来后,的确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什么是打基础?基础研究当然是打基础,应用研究也是打基础,教育、医疗、环境等民生更是基础的基础。我们能为这些基础的打牢做些什么呢?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58715-759384.html

上一篇:工博会随想
收藏 IP: 202.127.18.*| 热度|

5 武夷山 高绪仁 姜宏斌 chenhuansheng bridgeneer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6: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